第八十二章 真情似金

字数:8435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小爷爷本来还云里雾里的,叫这两个小伙子一说,一点拨,他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这不止是住进了医院,而且是住进了这家医院的特护病房,被人特殊护理了。这特殊待遇是谁给我的?这一定得是个身份特殊的人。

    而后面发生的事情又叫他脑子里一团浆糊。

    几个有权威的医生先后而至,还跟进来十几个年纪轻轻的小医生。

    小爷爷也是个有见识的人哪,可也被眼前这阵势震住了。

    他们在给小爷爷做会诊。

    这些做会诊的医生们刚走,先前那几个男女小护士便接踵而至。

    这回小爷爷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尊贵!”

    两个小护士:一男一女,站在靠墙一边。

    小爷爷要吐痰。女护士上前,递过痰盂。

    小爷爷:“这……。”小爷爷本意想说,这怎么好意思麻烦你。

    小爷爷要方便。男护士赶快扶起小爷爷,小心翼翼扶着他到了卫生间。

    小爷爷一声叹“哎!”什么也不说了。

    总之:

    小爷爷要喝水,女护士上。

    小爷爷要起床,男护士上。

    小爷爷该吃饭了,女护士端来温水给小爷爷洗手。然后又让小爷爷做好舒服了,再支起吃饭用的饭桌。

    另个男护士已经提来热乎乎的饭菜,放在吃饭的小桌上。这时,他们两个又退出门外,静静地等候着。

    吃完饭,他们又是各有分工。收拾碗筷桌子的,伺候爷爷喝水漱口的。

    小爷爷坐在床上停了一会,稍作休息,小伙子就过来了。

    他挽着小爷爷的胳膊,在静静的封闭式的走廊里遛弯儿。

    小爷爷很听话,顺从地配合着他们。

    话说小爷爷不顺从能行吗!不为自己,还得为这些孩子们着想啊。这叫人在医院,身不由己。更奈何这是军队医院,军队化的管理,更叫一个严。

    其实小爷爷被蒙了,就是再怎么军事化的管理,也不至于事事都有人护理,因为就小爷爷目前的病情,不必如此这般。现在这样如此这般,也不乏是有人这般这般的特殊叮嘱。

    小爷爷这一天终于在小护士那里探听到了,他能如此享受这般特殊待遇的这一谜底。

    “是首长安排的。”小护士认真的对小爷爷讲。

    “哪个首长?”小爷爷一问。

    “这要保密。”小护士一答。

    小爷爷不再问了,小爷爷分明是吃了一悶。

    小护士笑容满面,照样跟小爷爷闲聊……。

    小爷爷在这里稀里糊涂地享受着贵宾级的待遇,他心里不踏实呀!

    一天两天三天,仿若云里雾里。

    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受宠若惊。

    小爷爷首先想到了徐强,一定是徐强所为。

    可小爷爷转念又想,徐强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吗?不可能!直接否定。但他敢肯定,就是和徐家人有关系。

    徐家人……徐家人,一定是他!

    小爷爷住在病房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喝水聊天儿……。

    每天主要任务就是打针吃药,等待医生的查房问诊。

    每天皆如此,一连是一个星期了。

    小爷爷不是受宠若惊了,是消受不了了。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与日俱增。

    一个在家过惯了闲散清静日子的小爷爷,对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甚是不适。在自家里,无拘无束的多自由啊!

    清晨起来听鸡鸣,活动活动坐院中。老伴如影紧相随,爱犬依偎悄无声。儿孙不断来探望,家里温馨乐融融。日子过得蛮舒坦,衣食无忧与人同。谁知陈年往事起,老朽愤愤鸣不平!

    “徐家人哪!我们姚家人败给你们了!我姚家子孙不争气呀!”小爷爷越来越生气。

    越想气越大,怒火中生,欲发泄又不能。小爷爷心一堵,心脏病又复发了。小爷爷脸色发白,无力地靠在床头。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匆匆而来的医生;忙忙碌碌的小护士……

    正因为身在医院抢救及时,几天以后,小爷爷又能正常下地,正常饮食起居了。

    小爷爷这回这一折腾,可知道了自己病得厉害了。要不是身在医院,恐怕这条老命早已休矣!

    其实徐强早就知道会如此这般,早有一手防备。小爷爷什么脾气他早已领教过,他是不会轻易了结此事的。

    所以这也得叫做“有备无患”。

    哈哈!这是三十六计以外的一计,有备无患计!

    小爷爷身有疾病,又不能沾气。可他和姚爱的事,只要是他一想起,他就生气,这谁能管得住。要想过去这个坎,还得是小爷爷通了才可。小爷爷思想通了,万事皆通。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住进医院。时时准备着,得给他生气的空,得让他发怒,得让他发泄!得让他把几十年的淤在心里的怒气、火气、全放出来。他心里不再积怨了,他身体也才不会受损,才健康。

    小爷爷身体好,他和姚爱才能心里坦然。

    小爷爷真的接受了他们俩,姚家人才都心中快乐。

    姚爱说得没错,得到所有家人的祝福的婚姻,才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婚姻。

    其实小爷爷心跟明镜似的,不争气的姚家人,何止姚爱一人。把他弄到这里来,没有子仟应允,徐家人一方面办得了吗?

    一朵白云飘飘而来。站在小爷爷床前:“爷爷!您该吃药了。”

    一朵白云又飘飘而出。

    小爷爷矜持不了了。

    徐强,好小子!这软皮糖抻的。你是属蜗牛的,不给我露头。保密!保什么密!保什么狗屁密!真以为我老糊涂了。真以为我只知杌勒把响,不知井(景)在何方。好小子!真是当兵的,跟我搞迂回战术,逼我就范。我是想就范,可我那死去的大哥他能答应我吗?

    小爷爷坐在床头。从未忘却的桩桩往事,将他的思绪又带回了当年。

    大哥年长自己十几岁,父母早亡,是大哥百般的疼爱他。大哥宁愿自己一个人受累吃苦,也供他去读私塾识字念书。一心让他成为一个知书达理之人,为姚家争口气,也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母。

    该成亲了,大哥大嫂急着给他张罗亲事。媳妇娶到家了,大哥大嫂才放了心。

    可那让他最痛心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大哥坐在茶桌旁的椅子上喝茶,看着对桌而坐着心事重重的自己。

    他不急不慌的用茶杯盖子,拨着杯子里浮在上面的浮茶叶子。呷了一口茶水,“儒真!别担心。大哥也并不白给,咱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总之,吃亏了,咱不干!”

    大哥是那么的自信。

    于是大哥高价聘请了有名望的律师去迎战。

    令人叹息的是:官司只是一个回合,大哥就惨败。

    大哥被告知:触犯了“青苗法”。

    赔了银子,蹲了局子,丢了面子。大哥连憋气又窝火,往日的颜面和威风扫地而光。

    大哥这一憋气带窝火,得了急症。

    打官司的全程他都陪着大哥,可他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徐木匠家打赢了官司。

    后来大哥因此事气绝身亡!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它就如刀刻斧凿一般,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不能磨灭。那怨恨凝聚在心头,难以化解。

    事发以后,徐家就搬到别的村去了。

    随着时光的推移,姚家堡的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此事。

    有一个人悄悄地告诉他,当时姚家和徐家的官司输得干净麻利快,都和一个人有关。那个人就是徐强的爷爷。徐木匠的亲弟弟。徐老爷子的二儿子。据说,徐老爷子的儿子在外做事。碰巧回家看父亲,知道了此事,就找了县里的一个律师同学,说明了打官司的理由……

    后来,解放了。村里又有消息传来,徐家这个二儿子,是个做大事的人,是个了不得的大官儿。

    一向心高气傲的他,心中更增添了无法排解的郁闷。一种永无宁日的危机感悄悄袭来。

    因此他告诫家人:所有姚家的男男女女,都给我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尾巴都给我夹起来!谁要是不知天高地厚翘尾巴,惹事生非,毁了姚家的名声。我必将他赶出家门,永无回家之日。

    后来,又有消息传给姚家说徐木匠得个急病死了。

    他听到以后没有过多的反应,只觉得本该如此。这是天意!

    后来徐家的事,他再也不关心了。徐家已经搬出很远了,与姚家在不会有什么瓜葛了。既然如此,就井水不犯河水了。

    谁知,徐家的后人,与姚家的后人,一对年轻人竟然鬼使神差的恋乎在了一起。

    这还了得。

    他还记得,当他手里捧着叫徐强的小伙子,给他孙女姚爱写的求爱信以后,本来就不高兴的他,越看越不对劲儿。

    原来并不全是因为徐强与孙女偷偷恋上了,败坏了姚家门风让他不高兴。更让他无法容许的是,这个徐强!竟然是至大哥儿而死的徐家的后生。这样的事,岂能容忍。话说大嫂不也是因大哥的离世,抑郁寡欢,得病而死的吗!

    这还了得,他越看越气,是两手颤抖,怒气满胸。他揉搓了那封信,信的内容他没与任何人讲,包括老伴儿和儿子。他就匆忙的把小爱打发了。

    大哥临走前的话,他怎敢忘记:“儒真那!你要记住,以后我们姚家的子孙后代都不要跟徐家人有什么来往。咱们惹不起人家,咱们还躲不起人家嘛!”

    他清清楚楚还记得:当年,自己是流着泪向大哥发誓呀:“以后绝不会让姚家的子孙与徐家的后人有半点瓜葛。”

    仿若昨天,怎奈今日!老天这是成心跟我们姚家作对,跟我姚儒真作对。要我们姚家的好看是不是?揪我姚儒真的心是不是?

    月下老!我姚儒真什么时候得罪你了,你如此地乱点鸳鸯谱?

    我该怎么向九泉之下的哥嫂交代呀?是世事难料还是天意难违呀?我该如何是好!

    小爷爷脑袋直拨楞,心里如翻江倒海。

    “真是荒唐透顶!”小爷爷忘情地说了一句,随之一拳砸在床边的小桌上。

    震得桌上的杯子水壶一起咣铛响。吓得两个小护士变颜变色地跑过来。

    小爷爷立刻反应过来了,脸也发热了。赶紧朝他们摆手:“孩子们,你们不要多想,和你们没关系。”

    两个小护士这才放心地笑了。

    小女护士搬过一个北京凳,靠床边坐下来开导爷爷,“爷爷您从今以后可不能再生气了,尤其不能自己生闷气。再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您跟我们念叨念叨,我们就是那倾听者。谁再惹您生气了,你就告诉我们。您千万别动怒,我们替您出气去。”

    小护士笑眯眯地,闪着两只大眼睛看着爷爷的表情变化。小护士的几句话,像开心丸儿,果然爷爷给她说乐了。

    小爷爷看着这个小护士,满面带笑:“护士同志!刚才惊吓着你们了吧?爷爷对不起你们了。天天小心翼翼地照顾我,爷爷今后再也不乱发脾气了。我也不生闷气了,不再给你们惹麻烦了。”

    小护士更有成就感了,“爷爷!您这么想就对了。您身体有病,吃药打针只是治疗疾病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关键一环,是自己掌控着。所谓有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养病阶段就是要把心态放平,把一切烦恼丢开。

    我的老师就是这样开导病人的。爷爷我这样讲给您听,你懂我的意思了吧?心平气和才能身体好。”

    小爷爷真的被小护士的话感动了。小爷爷止不住的笑容从内往外而发。

    “是啊是啊!你们这几位医生护士的话我都记住了。刚才我是想起了一些家事,有点恼怒,失态了,让你们担心了。我上了年纪,还压不住心火,你们见怪别怪了。”

    这时小男护士也凑过来应和着小爷爷。“是呀!爷爷你说的很对。我爷爷年纪跟您差不多,他也是老爱生气,压不住心火。”

    小男护士看看爷爷没有什么反感,接着又说:“爷爷!我的名字叫增文,就是我爷爷给我起的。我爷爷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可他看到我们一家好几口人就住在四间平房里,他心里就不舒服。

    他埋怨我爸爸:‘大学毕业,当了建筑工程师,一家人却挤在破房子里住。真不如回我们清河老家享清福。’

    我们家人都劝他,让他没事出去溜达溜达,别老闷在家里。

    我们家屋子很小,又暗,人长期呆在屋里心情会变抑郁的。我们那是职工宿舍,就是那条件。

    我爷爷天天不开心,闹着回老家。老家山清水秀,非常美,房子也是很多。可我爸爸大学毕业就在这个城市工作了,这个城市有我爸爸的事业,他是不能回老家享清福的。如今老家没亲人了,就爷爷他一个人在家,我爸爸不放心哪。

    所以我们就劝我爷爷多到外面走走,多看看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不也和咱老家差不多吗?人只要心情好了,身体才能健康。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等到了那一天,我们家住的是楼上楼下,冬暖夏凉。出门有公交车,出国旅游坐飞机。你说你没有了好身体,到那时不就哪也去不了,那该多遗憾呐!”

    小男护士话刚一停,小女护士忙着给爷爷倒了杯热水,双手捧上。那个乖巧的举止,灵秀的摸样像极了自己的孙女小爱。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