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十回 琵琶女妙手划音 茶荼君灵思弄画(上)

字数:3545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次日,东方未晞,因着多日未去慈宁宫请安,济兰起早吃了点糕点后便往慈宁宫去了,想着赶去伺候老祖宗进早膳。待她进了慈宁内殿,见乌林珠正给老祖宗递茶漱口,倒着实惊讶了番。乌林珠见济兰来了,心下虽想着‘怎么这么快就能走了’,面上却仍是笑吟吟的。待济兰给孝庄行过礼后,她又给济兰行了礼,后便退到旁侧了。

    孝庄朝济兰招手道:“快过来我瞧瞧,一连九天都没见你了。”济兰坐下握着孝庄的手道:“玛姆越发精神了,我一进来还以为是活佛降世呢!”孝庄笑道:“你这丫头光哄我!好话不费工夫,你就紧着说。”又转对乌林珠道:“你也别站着,过来坐。”灵芸领着一班宫女撤干净了早膳,又去端了茶点来,苏麻喇则站在孝庄身后给她揉肩。乌林珠坐下道:“皇后的气色也越发好了。”济兰笑道:“托你的福。”又对着孝庄道:“这转眼皇上的生日又快到了,我昨儿去问了皇上,皇上说一切照旧,只一点我有些为难,特来请您想想法子。”孝庄道:“有什么可为难的,说来听听。”

    济兰接过灵芸递来的盖钟,顾不上喝只放到一边,说道:“宫里宴席的乐舞向来都是那九类,满洲、蒙古、朝鲜、回部等的乐舞都有,唯独没有汉人的。皇上见每年万寿宴上,汉人大臣们面上虽都带笑,实则提不起多大兴致,便想谕礼部增加汉乐舞。”孝庄边刮茶汤边问道:“是皇帝托你来跟我说的?”又说道:“我早说过了,宫里绝不许进汉女。皇帝想看汉舞那便让他自己来跟我说。”济兰忙道:“老祖宗息怒,怪我没说清楚。皇上正是记着您的话,才想让我从后宫中选一二十个长得灵秀的宫人出来,送去礼部那儿学。可这日子也近了,又要选人又要教的,就怕到时候跳的不像样子,丢了皇家的颜面。”

    孝庄饮了口茶道:“玄烨就是这性子,想一出是一出。这舞又不是朝夕可练成的,那些汉臣们在外头什么样的舞姿没见过,个个眼睛毒着呢!”济兰道:“正是呀,况这后宫中哪有人跳过汉舞,就是连着二十日没日没夜地练也难拿上台面呀!”乌林珠忽问道:“非得是汉舞?汉乐不可?雯妹妹不是会七弦琴嘛,让她教一教,二十日一支曲子,还是学得来的。”孝庄道:“她身子不好,病了一冬了刚好点,别让她费这心了。”济兰却道:“依我看,这倒也是个法子,不必雯妹妹教,让礼部去找乐师,咱们只要找出这么个人去学就行了。”孝庄道:“还须找个会点的人去,总比现学的强。”

    灵芸听此道:“奴才斗胆插一句嘴,奴才倒是知晓一人会弹琵琶。”孝庄回身道:“琵琶?这倒是比七弦热闹点。”济兰也道:“玛姆说的是,那琴声听来总是孤寂之音。”又问道:“是谁会?”灵芸道:“秀敏曾亲口告诉过奴才,她会弹琵琶。”孝庄不信,道:“那丫头看起来木木讷讷的,竟还会琵琶?别是唬你玩的。”济兰道:“没准是真会!皇上曾夸她小曲儿唱的格外好,无乐哪成曲呀?想是会点的。”

    乌林珠道:“就算会,也不知道是不是可成材的。若是朽木,岂不是白费心思去教了,还是再找些人吧。”灵芸接道:“奴才虽未听过她弹琵琶,但她的性子奴才是知道的,她这人肚里有七分也只会往外说二分,她既说会琵琶那必是弹得不错了。”孝庄笑道:“好,这性子很好!现今太多人,肚里只二分货,嘴上却说得个天花乱坠,一不小心,就被他忽悠进去喽!”济兰笑问道:“那我便叫她来一试?”孝庄道:“去叫她来,再派人去内务府取把好琵琶来。”济兰听后,打发了人分去御茶房和内务府,这祖孙三人便边话闲情边等秀敏。

    且说昨夜,许是药性挥发了,秀敏拿着红膏看了片刻就迷糊着睡了过去,一夜无梦,直睡到第二日辰时才醒了过来,醒时屋内依旧空无一人。秀敏细细梳妆了番,出门正伸懒腰时,忽见白菊急急走来了。秀敏道:“这会子回来做什么?”白菊平了口气道:“快去慈宁宫,太皇太后要见你。”秀敏惊问:“见我做什么?我规规矩矩的没犯事呀!”白菊道:“我怎么知道是什么事儿,又不与我相干,你去了不就知道了。”秀敏不知是何缘故,心中惶惶不安,一路小跑着到了慈宁宫。

    待秀敏跟着一小太监进了内殿后,见皇后、乌林珠都在,便愈发胆战心惊了,边回思自己有无过错边跪地行礼道:“奴才叩请太皇太后、皇后、林主子万福金安。”孝庄道:“瞧你这面色不大好,是生着病呢?”秀敏道:“回太皇太后话,奴才是病了些日子,但已好了大半,也没有耽误御茶房的茶事。奴才一直恪守本分,未曾逾矩一分。”孝庄笑道:“谁又问你这些了,竟说上这么一车。起来吧,赐坐。”

    灵芸拿了张金裹脚杌子来放到秀敏身后,秀敏急跟她打眼语,问是何事。灵芸含笑不语,只微点了两下头便又回到了苏麻喇身侧。秀敏忐忑着坐下了,因着不敢私自开口问,只得干笑着。济兰道:“今儿找你来,也不为别的,只是听人说,你擅弹琵琶,便想让你为太皇太后弹一曲解闷。”秀敏正诧异着‘皇后是如何得知的’,又瞟见灵芸暗笑个不停,便猜到是她多嘴了。秀敏道:“皇后过誉了,奴才的技艺还担不起‘擅弹’二字,承蒙太皇太后不嫌,奴才能为主子们解闷,实乃奴才之幸。只是奴才并未带琵琶进宫,这时也无物可弹。”

    孝庄道:“既让你来了,岂有不备琵琶的道理,早给你预备下了。”又对站在不远处托着长条盒的公公道:“给她拿去。”秀敏打开那盒盖,见里面卧着位如柳似月的妙音佳娥,凤尾式的琴首,象牙白的相颈,紫檀雕的腰腹,再系上四条玉带样的弦绦。这般上品的琵琶,秀敏见所未见,一时竟看迷了。济兰见状问道:“为何不拿出来?可是出了什么岔子?”秀敏忙道:“这琵琶好的很!只怕奴才今日要糟蹋这把好琵琶了。”孝庄笑道:“懂得好坏必是行家!你若弹得好,这把琵琶就赏你了。”

    秀敏笑道:“奴才还想向太皇太后讨一物。奴才这指甲进宫数月未打理,已有些糙了,望太皇太后能赐我锉片一使。”孝庄听后便唤灵芸去取了套精致的修甲用具来,秀敏细细磨锉修剪后又净了手,方才虔诚地请出那位琵琶仙子。秀敏问说:“太皇太后想听什么曲儿?”孝庄回道:“我也不知这琵琶都有些什么曲儿,你就拣首最拿手的来弹。”秀敏先试了试音,又调了调轴,一切就绪后又微提口气,方才落指滚弦。

    初声便是石破天惊,济兰毛骨一悚,气息瞬而凝止。弦声渐密似急雨奔袭,渐紧如刀剑出鞘。又如赴敌之兵,正衔枚疾走,旋又转缓,似伏草而行。众人皆屏息以待,眼见一场暗月下的生死交锋将起。忽闻利箭出弓,风驰电掣;后接连弩,万箭齐发。一时金鼓奋起,刀戈相接。孝庄心悬一线,不知鹿死谁手。秀敏发全力而倾于指,挑轮抹弹,揉挽排推。其声如何?凤泣龙吟;其势如何?瓦坠梁抖;其形如何?铜心铁骨。两军拼死搏杀,马嘶如天雷,人吼如鼎沸。灵芸见秀敏汗如雨下,手滚无影,一时目瞪口呆,哑口难言。慈宁宫内外宫人皆仰首侧耳,个个非奋即恐。激战不久,便有一方拜下阵来,疾驰的马蹄声交伏而起,一方落荒而逃,一方穷追不舍。济兰捂紧胸口默祷道:“快跑,快跑,千万别被斩杀于此!”乌林珠握紧茶盅默喊道:“快追,快追,千万不可放虎归山!”孝庄只感心塞鼻窒,不知这马还要跑多久。忽而一声裂帛悲泣之音,四弦同划而止,戛然无声。

    殿内众人皆无一人能言,都还未从那战场上抽出身来。秀敏长舒一气,拿出帕子拭汗道:“奴才献丑了。”孝庄略缓了些道:“曲名为何?好一曲沙场战音!”秀敏道:“曲名为《楚汉》。”孝庄忙问:“那可是讲的刘邦和项羽?”秀敏道:“正是。此曲所记乃是垓下之战,楚霸王项羽三面受敌,四面楚歌,后与刘邦决战乌江之典。”济兰急问道:“那最后谁胜谁败?”秀敏道:“项羽自刎而死,刘邦全歼楚军。”济兰回思起最后一声悲鸣,扼腕叹道:“可惜了。”乌林珠道:“这便是天命难违,项羽注定要败给刘邦。”孝庄道:“以往我当这琵琶,都是那些狐媚子弹了勾引人用的。今日听你一曲,只觉荡气回肠,有说不上来的痛快!可见呐,这天地万物本无正邪之分,只看用的人罢了。有人拿它当手段,有人拿它当手艺,一字之差,境界就大不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