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来的故事

字数:3834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在齐衡出生之前,他爹爹是京城第一美男子,为齐国公府次子。齐大人和平宁郡主少年夫妻,很是恩爱,平宁郡主虽有些霸道,但对这桩婚事也是很满意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人子嗣不丰,统共就齐衡一个嫡子,而平宁郡主自然是不会允许齐大人纳妾的,好在齐衡也争气,日子便也这样安稳的过着。

    齐大人既然是齐国公的次子,上头还有个嫡兄,正是娶了兵马大元帅的长女的那位,这位千金姑奶奶一进门就把丈夫房里的莺莺燕燕一扫而空,拔花除草,弄的夫妻俩膝下只有一子,而且还是药罐子,可齐衡这位堂兄为等弱冠之年就熬不住了,长房无人,这偌大的齐国公府的重担,便落在了世子齐衡身上。偏偏襄阳侯也就平宁郡主一个独女,还是在宫中长大的,可想而知齐衡早年的生活环境,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是集万千压力于一身。

    除了年幼时那个长年躺在屋里养病的堂兄,齐衡连一个兄弟姊妹都没有,而且平宁郡主对于一切可能成为她儿媳妇的女孩子严防死守,日常连表姐妹也不怎么来往。直到后来认识了陈家兄弟,然后进了盛府读书,齐衡才算是有了兄弟之情,但在平宁郡主日夜灌输男女大防理念之下,齐衡对盛家三个兰姑娘坚定的保持距离,只有阿娇当时年纪尚小,倒是没觉得什么,没想到最后还是自己先陷了进去。

    顶着小公爷名号的京城第一美小公爷到了该娶亲的年龄,身边自然是围了一堆小迷妹。无论是去踏个青,赛个马球,都能结下缘分来,虽然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些个都是孽缘,况且此时齐小公爷的心中,已经被一个叫做阿娇的小翁主所占据,没有地方再放得下旁人。

    在阿娇七岁生辰那年,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收到了一对无锡大福泥娃娃,是齐衡提前了很久让人去定制的,是齐衡亲自画的图纸,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穿着喜庆的大红衣裳,胖嘟嘟的憨厚可掬,齐衡还亲自在娃娃下刻了字,阿娇很欢喜的收下了。再一件事就是当年的会试,沉浸在恋爱中的齐衡发挥失常落榜了,齐衡本打算过了会试让父母亲去堂邑侯府定个亲的想法也随之破灭了。过了没多久,宫中传出了皇子刘彻要金屋藏娇的诺言,还好被阿娇一口回绝的,齐衡心底送了口气。

    再后来,七国之乱,朝中宫变,朝堂之事牵扯着各家,齐衡为了能兑现迎娶阿娇的诺言,主动请缨跟随顾廷烨去军中,军中的生活让齐衡快速的成长起来,无尽的杀戮、死亡让这个从小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小公爷知道了当下的可贵,在那些个日日夜夜,他心中所想,不过一人而已。凯旋回京后,便对帝王的赏赐,齐衡更想要的是一纸婚约。

    还好命运终不负他,在俩人的坚持之下,阿娇终于成了他的妻子,大婚那日,满城风云,十里红妆。婚后的日子平静而幸福,第二年阿娇便诞下了齐国公府的第一个孩子,小世子齐琅,齐大人看着自己的长孙无比欣喜。这位京城第一美男子觉得长孙肖己,长大后定是个美男子,指不定比自己儿子齐衡生的还好。

    过不了一年,阿娇又怀上了,这对于子嗣一向单薄的齐家而言可算得上是件大事了,因着前面一代齐家的情况来看,这次是小心的不能再小心。阿娇看着自己比平常孕妇略大的肚子道:“元若哥哥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齐衡笑笑:“阿娇的孩子,男女都好。只是已有了琅儿,我倒是希望是个女孩,像你一样,一定听话可人。”阿娇心下道:听话自己肯定算不上了,不过没想到齐衡竟然还是个女儿奴。可惜在几个月之后,诞下了一对双生子齐瑾和齐瑜,齐衡想要个女儿的想法破灭了。

    之后,皇帝刘启的身子终究是撑不住了,于年末薨逝。太后娘娘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时伤心过度,身子也愈发不好,新帝刘彻的政见多激进,和太皇太后意见不统一,少不得惹太皇太后大怒,险些废了刘彻另立他人,馆陶和阿娇少不得从中周旋,稳定朝政。刘彻最后出于政治需要,暂时放下了朝中权利,另娶了几位诸侯王的翁主为妃,却整日往大姐平阳公主府中游乐,还与以舞姬卫氏有了孩子,宫中又是一场风波,最后还是王娡出面,才平息了宫妃的愤怒,安抚了各王。

    五年后,阿娇终于再次怀孕,生产前夕,却听闻最疼爱自己的太皇太后薨逝,大惊之下,孩子早产,诞下齐国公家长女齐姚。

    因着都太皇太后之事,馆陶也病倒了,听闻庶子陈聪的媳妇却十分孝顺,不仅主动从睡在她的榻前,日日侍奉汤药,给她洗澡,换衣,喂饭,梳头,甚至伺候出恭——如此,足足几个月,馆陶病愈了,她却足足瘦了一大圈,亏得不曾累倒。纵使人心是顽石,捂久了也会热的,馆陶终于放下对着庶子女的成见,况且陈聪也是可塑之才,自入仕之后也是地两位皇帝的认可。馆陶想着母后一走,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会逐步减弱,还不如趁早退出,也是母后对自己最后的告诫。便请皇上将堂邑侯府世子位赐予陈聪,自己则过起了含饴弄孙的生活。

    可惜顺遂的日子没有长久,刘彻在窦太皇太后逝世后,很快掌握了朝中大权,愈发显示出作为君王的控制力。不久派齐衡赴任闽南,阿娇怕齐衡路上出什么意外,将孩子留在京中,自己岁齐衡前去,没想到时疫爆发,阿娇护着齐衡,自己却赶上了瘟疫。刘彻忙召齐衡回京,并派太医前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阿娇在途中便已撑不住了。

    第二年,平宁郡主夫妇也过世了,齐衡没有续弦,在馆陶的帮助下,亲自抚养三子一女长大。刘彻因之前之事,到底是心中有愧,对着齐家和陈家都算客气。外人都道齐家的子女孝顺,特别是世子齐琅对着国公爷是敬重极了,也孝顺极了,从不敢有半分违背。世人只道是京城第一美国公齐衡也不容易,又要顾里头,又要顾外头,又当爹又当娘,把几个孩子抚养长大,曾有人想将女儿介绍给齐衡当续弦,但被当场回绝,场面十分难看,渐渐地也无人再提。

    齐琅到了娶妻的年纪,齐衡想定下隆虑侯陈融和隆虑公主的嫡女陈娆翁主,陈娆年岁尚小,便等大些及笄后再成亲。陈融只阿娇一个妹妹一母同出,又走得早,这外甥生的好,有当年齐大人的风采,自是乐意的,只是隆虑有些犹豫,听着自己兄长的意思,似乎想让陈娆做未来太子妃。

    这日隆虑带着陈娆进宫见王太后,正巧皇帝刘彻也在。刘彻看着眼前的陈娆,馆陶的几个孩子中陈融和阿娇不那么相像,但陈融之女却像极了阿娇,倒和阿娇之女齐姚相似亲姐妹是的。

    刘彻逗自己的外甥女说:“阿娆可喜欢皇宫?”“喜欢。”陈娆脆生生的说:“阿娆喜欢外祖母,还有皇帝舅舅。”“那阿娆日后可要嫁入皇宫当太子妃呢?”“不要!”陈娆回绝的十分干脆:“阿娆要嫁给琅哥哥,琅哥哥好看!太子哥哥没有琅哥哥好看!”太子在角落坐着,满头黑线。

    齐国公家的三子一女都长大了,各自婚嫁,齐衡也变成了京城第一美的老国公。老公爷的日常生活极简单清淡,闲来无事不是看书,就是听齐琅家的小丫头读书。

    他让小孙女读《诗经》中的桃夭,读《桃花源记》,小小女孩盘腿在炕上摇头晃脑,童音稚然,朗朗清脆,回响在明亮清雅的书房内。齐衡远远坐在窗边,侧头撑手望过来,微微而笑,神态慈祥和蔼,目中却有一抹很淡很淡的清郁,淡得像一层薄纱蒙在雾霭中,很远,又很近。

    齐衡仿佛永远是这样的神情,和气温柔,待人如春风拂面,似是人人都赞好的。

    齐衡很长寿,但也知道自己快要去见阿娇了,在临终前,交给儿媳陈娆一个放在床边的小木匣子,若自己过后,将匣子和自己一起与原配阿娇合葬。

    陈娆看着那个木雕的小匣子,古旧的铜片小锁,精致的螺钿,寸木寸金的紫檀香木,即使隔了以一个甲子多的岁月,依旧散发着明亮的光彩,还有淡淡的香气。慢慢打开,里面是一对泥娃娃。

    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穿着喜庆的大红衣裳,胖嘟嘟的憨厚可掬,可惜年代已久,当初鲜丽的釉色已脱落大半,又似常被握在掌心轻轻摩挲,面目体态都模糊了。陈娆翻过两个娃娃,在底部发现隐隐的字迹,女娃娃底部刻着‘阿娇’,男娃娃底部刻着‘元若’。刻痕都有些淡了,应是几十年前的,依稀可见字迹清隽秀丽。

    阿娇和元若,永永远远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