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字数:4228 加入书签
黄梅时节的江南常常伴着阴雨,花村临着卯江,背靠鸪山,外围长着一圈桂竹,进村的大路只有一条,路旁遍长着半边莲,一到五月间村子里总漫着薄薄的雾气,村里家家户户的分布便看不太清明。
陈文彬带着三五个家丁在村口张望着一时不知道进不进去,分明眼前的路看着十分直白,但看着远处的雾气一时又没了注意。
他来得早,此时雾气最浓,陈文彬表面泰然内心十分纠结,家丁们倒是疑问自家老板怎么如此忸怩,不过没人敢问就是了。
庆宝跟了陈老板很多年,陈老板对他一家多有照顾,这次来江南采买也一起来了,不过今日天未亮老板就带着他们一起来到这小村落外倒是令他有点惊讶,以往采买布匹材料之类的都是庄里专门负责采买的管事来做,就算陈老板要亲自办事也只会在城中市场溜达,今日却溜达到这山野里来了,倒是费解。
庆宝左右张望间看到进村那条小路透过雾气缓缓走出几个村妇模样的人,庆宝粗看时心里嘀咕着:这还怪吓人的。那几人看到陈老板一行也有点诧异,有个穿着靛蓝色粗布外衫的妇人大着胆子缓缓走到陈文彬跟前,问道“不知道你们来这花村是要做什么呢,看你们在这村口站着也不进去。”
“不瞒你说,我们本想进去,奈何雾气太沉,一时间看不太真切这花村的样貌,还以为找错了地方。”陈老板忙回答着,说话间眼睛时不时不着痕迹地看向妇人的蓝色外衫,心里叹道“可算是找对了。”
“这里就是花村了,不过因着最近总是下雨,起早总是能见着许多雾气,可别说你们了,我们自己来来回回也是多加注意的,一个不留神说不定脚就踩空,掉路旁草丛里去了。”
另一个妇人走上前说道,“我们还得赶紧去镇上市集,不行就晚了,你们从这边进去就行跟着大路走,不多时就能看见人家。”说完拉了拉蓝色衣服的妇人便要告辞。
陈文彬看她们要走,连忙叫住那两人,看了看她俩篮子里的鸡蛋和小菜,“不知两位是否是要去集市做生意?”“是啊,起这么个大早也是为了早点去占个好地儿不是,实在是晚了,我俩真要走了。”“两位莫急,陈某愿意买下你们篮子里的所有东西,也烦请两位给陈某带路进这花村一趟。”
两人互相看了看觉得这样也好,这人面善,也免得到市集上跑那么一趟了,于是把东西交给陈家家丁后,两人便带着陈文彬一行人进了村子,进村的大路尽头处立了一块石碑,花村二字已经看不太清,石碑底下稀疏长着几株开着蓝色小花儿的植物。
陈文彬见后连忙走到石碑前蹲下,摘下了一朵小蓝花用手捻了捻,很快手指尖便被汁水染蓝了,陈文彬心中大喜,连忙站起来,问那两人中穿蓝色外衫的妇人,“在下这次来这花村,其实就为了一件事,方才村口见夫人穿着这外衫的色调十分罕见,心下便确定了三分,此时看着这蓝色的花,”说着将手掌张开展示给那两位看,“心中确已十分笃定。”
“老爷,这,这难道就是那布的染料?!”庆宝跑到陈老板跟前一边看他的手指一边看那夫人身上的外衫。
“是啊,终于让我找到了!”陈文彬看向那两个一脸莫名的妇人,告诉她们自己此行南下便是为了这一株在他们眼里不足为道的小草。
陈家世代都做着布匹生意,前段日子有一位贵客拿了一匹布来到店里要求定做一套女裙,颜色十分美丽,陈老板对这布的来源十分感兴趣,在昭京城中遍寻无果,布主人只说这布是很久之前到江南游玩时在一处小镇的集市上见到,觉得颜色独特便买了下来,最近才找出来准备做身衣裳,看着庄里记录布匹颜色材质的本子,陈文彬暗想也是时候添些新色了。
陈家一行人来到江南后找到了这个小镇,一路打听过来,觉着这花村周围可能就是这染料生长之处,便想进村里看看。
“原来是这样,我家那位时常去鸪山上打野味采果子,不如你们到我家去问问我相公,也许他知道哪里这花比较多,我身上这外衫也是当初他上山带回来的。”
“如此,便叨扰了。”陈文彬随着妇人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时不时低头看路边是否有那草的踪迹,可也奇怪,除了石碑那里有稀疏几棵,这一路上竟一株也未见到。
“陈老板,这里就是我家屋子了,有些破旧,今日因着将鸡蛋卖给你,回来过早了,我相公刚出门,怕是要回来也得有些时候了,不嫌弃的话你们可以在院中歇息一下,我给你们泡几杯茶吃吃。”
“不用了,夫人带我们进这院中已是十分感谢,不好再麻烦夫人,我们有这凳子坐着等已经非常满足,夫人只管忙自己手头的事便好。”陈文彬连连摆手说道。
“不碍事,我去烧一壶水,拿几个碗来,你们渴了就喝点。”说完就转身进了厨房。
庆宝是个多动的,在院子里一圈一圈地走着,走到篱笆旁的时候突然看见这篱笆下竟然睡着一个几岁小人儿,看她外衣已经半湿,裤子上也都是一些稀泥糊着,鞋子也磨损得看不出形状了,虽然这花村的村民生活也很拮据,但也是干净体面的,而这小姑娘看起来十分落魄,倒像是从村外来的。
正想上前叫醒她,那妇人已经提着水壶拿着碗出来了,正招呼他过去喝水,庆宝几步跑到院中,问道“夫人,我刚才在你家院子边看到那篱笆下有个睡着的小女孩儿,衣裳湿了许多,怕是这么睡下去会生病,不知……”
“什么?能给我指指在哪儿吗?”
庆宝忙跑到刚才那里,指着那小姑娘给妇人看,“就是她。”妇人走到那篱笆旁,蹲下去看了看这姑娘的脸。
“小玉?!小玉丫头快醒醒,这孩子!”妇人轻轻拍了拍她的脸,推了推,小姑娘才慢慢转醒,睁着一双迷蒙的眼睛看看妇人,又看看庆宝,疑到“二姨,我怎么在这睡着了。”像是想起了什么,小姑娘突然站起身来,摸了摸身上,递了一封信给妇人,“二姨,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她……她……”小姑娘眼睛里雾蒙蒙地,泪水打湿了睫毛。
看着手里的信,她不识字也不敢打开,妇人心中突然暗叫不好,难道她娘最后还是没能撑住?!“小玉丫头,告诉二姨,你娘……你娘是不是走了?”
“……”小玉沉沉得点了点头,头低下去也没抬起来了,“哎,小玉……”妇人也不嫌脏,将小玉直接搂进了怀里,连连叹气。
她家和小玉家其实并非亲戚,只是以前小玉娘身体还没毛病时几个村妇经常结伴去集市,一来二往也就熟稔些,前段日子小玉娘被接回了另一个镇子看病,今日竟是没想到……
“小玉乖,你娘的身后事办完了吗,可知道你娘葬在何处?”妇人给小玉摸了摸眼泪,蹲下身问着,“我知道的,都办好了,但是……我娘下葬后,大伯就把我赶了出来,说家里揭不开锅养不活我了,我不知道去哪,娘留了信给二姨,我也只记得二姨家的路,就来了。”
小玉说着说着垂下了眼睛,“嗯,先不说了,小玉丫头,来,进来,喝点热水,我去找一套你朝姐姐的衣裳给你换上,别着了凉,晚点等你二叔回来再说。”
其实妇人心中也是十分为难,她大概能想到也许那封信是小玉她娘托孤的,只是花村本就不是个富庶的村子,甚至可以说有些破落,家里每天靠着相公上山寻些吃食,自己上集市卖卖小物件为生,还有一双儿女要养……
庆宝在妇人和小玉的谈话间已经悄步走回到了陈老板身边,把这事儿说了个大概,陈文彬听后也甚是感慨这山野中的穷苦人活着属实不易,想到家中那个四岁的小女,对这小玉的同情也多了一层。
安顿好小玉后,妇人从屋子里出来,一时间看着家里厨房外面堆的柴火出神,庆宝喊了三声才应上。
看她回了神,陈老板看了看这屋子,“夫人,恕我唐突,不知道这小玉跟你家是什么关系,看她穿着似乎像是走了很远的路?”
“这小玉啊是以前我一个要好的朋友的女儿,虽然小玉喊我一声二姨,但我们终究也不是亲戚,她应是从佤镇过来的,她母亲在那里治病,不过也是个命苦的,竟然就这么去了……”说着妇人似又要出神,“哎,说来这小玉从小丢了父亲,这下娘也走了,不知道这孩子该怎么活下去。”
陈文彬点了点头,示意了解了,看看日头也快到中午了,这家的男主人应该也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