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 43 章
字数:6079 加入书签
大丫结果李辞当天没有回县城, 打算第二天早上回县城。一大清早的天还没亮就起床准备出发, 黄豆这个小家伙还特意起来送李辞,说是天黑乎乎的不安全。
李辞对黄豆挺放心的, 每天都坚持锻炼的孩子身体就是不一样。黄豆喜欢跑步喜欢练武, 李辞教给他健身用的他每天都坚持着。
看黄豆现在十二岁已经快赶上自己的身高了,李辞不禁想到黄豆刚出生那会,谌秀秀又不管他, 饿的皮包骨头。
谁能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黄豆也长的这么健壮了。“行了, 一会儿就来车, 你赶紧回去睡觉。”
“姐,我随时都可以睡, 送你上车我再回家。大不了今天请假, 我都不想读小学了, 还好你同意我读初中了。”
李辞抬头一看不远处还有一个在等车的,不像是村里人,穿的一身中山装, 大概有一米八五的样子, 身材挺拔不消瘦也不胖。
李辞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这应该是矿厂的人, 看样子就是城里娃, 还是读过书的知识分子, 和下乡的知青还不同, 更成熟稳重应该有二十来岁了。
早上坐车的人不多, 车上只有李辞和那个男人。李辞坐在进门第一排,那个男人选择的中间地段。
“辞丫头,今天怎么这么早?”
“婶子今天您早班啊,昨天我姐姐结婚,我请了价干脆今天一早去。”
婶子听到喜事也跟着乐呵:“是嘛,那恭喜了。早和婶子说婶子也要去热闹热闹,你结婚可别忘了婶子。”
“婶子你说笑了,我还小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家里还有一个姐姐,轮不到我。”
售票大婶笑嘻嘻的说:“也不小了,你今年可十六了。要不婶给你介绍一个,就是怕你条件太好看不上人家。”
对于这种问对象催婚并且热衷于做媒的,李辞真的敬谢不敏。“婶儿我还不着急,我现在工作比较忙,等我二姐出嫁后要是有需要我再咨询您。”
“嗨,现在的女孩子啊,怎么一个个的和你一样心大。你这年纪轻轻的咋就想着工作,以后可不得后悔。你看你十几岁听我侄儿说现在可是大官,和县长书记一起做事的那种。孩子听婶劝,这工作啥时候是个头。”
李辞面上笑了两声,这大婶也忒有意思,早前没看出来,这是多想给自己介绍对象啊。自己又不是嫁不出去了,还越过自己爹妈给自己找。
“呵呵婶您说的也有理,我爹他们肯定也有考虑,说是矿场里年轻孩子多,这婚姻大事我可不能自个做主。”
一路唠嗑李辞都烦了,好容易到了县城。“叔市委大院停一下,我下车。”
“好嘞。”
李辞下车后售票的大婶又开始八卦,八卦对象是和司机大叔,谈柏含顺着听了一耳朵,跟着搭了一腔话。
售票婶子更来劲了,不要钱的泄露李辞的个人信息。“那丫头确实本事,就好几年前那会就在报纸上这东西,现在都成了啥团书记的。你说一个农村丫头,就这么容易当了官,看到没刚才那个市委大院她在里头分房了。”
谈柏含试探的问了一句:“她家里是矿厂的?”
“嗨,梨花塘村的好多不都去了矿厂,姓李的就那么几家。他们可真是命好,好容易就成了工人。”
谈柏含无心再听售票大婶抱怨,出于礼貌和修养他让他做不出不去倾听,正好车到了站。“到站了。”
谈柏含没来过几次县城,还不太熟悉,一路询问着去了供销社,并且同时也在记路。他不是这的人,但是往后不知道要在这工作多久,到一个地方首先要摸清楚情况。
谈柏含买了一些生活用品,矿厂那边也有供销社但是没有县城这边东西齐全。今天休假,谈柏含一个人跑来逛一圈。
中午选择的国营饭店,各地的国营饭店特色都不同,谈柏含之前来过一次,不过那时候行色匆匆无心品味美食。
点了一个高汤牛肉粉,一个粉蒸肉,一个地三鲜。一个人能吃撑了去,谈柏含也做好了打包回去的准备。
“书记咱们还是去食堂吧,国营饭店太贵了。”
“我已经和万师傅定好了,别磨蹭了。”
谈柏含又一次看到了那个女孩,一群人中只有她最小,但是看得出来是身处高位。女孩和服务员也很熟,服务员很开心的聊天安排好桌,赶紧就帮他们上菜。
“哇,书记好多菜,看上去就超好吃。”
“大家别客气,开始吃。”
“书记,您吃一块蹄髈。”
“谢谢,我以茶代酒敬各位,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才能出成绩。”
谈柏含在嘴里酝酿了一番李辞这两个字,他吃完饭李辞她们还在继续。谈柏含一直坐着没有动,不由自主的居然等到了李辞她们离开之后才走。
人身处的位置越高事越多,上面通过了县团委请求,县团委可以在县及其下属各学校和各工厂设立团委支部。
李辞和她的手下忙起来了,初中和高中必须设立团委,这些工厂和学校的人不一定愿意配合。
另外选人用人也是大问题,到底是由教育部门和工厂自己选人,还是由团委选人然后分派去各个地方。
李辞倒不是硬要争这个选人的权利,虽然选人肯定是一个油水比较多的活,都是想争到手的。但是这些人最后还是给李辞干活的,用起来顺不顺手只有李辞自己能体会。
另外,李辞也希望尽量公平一些,让更多的有才华却没有关系的人脱颖而出,需要一批干实事的人。
为这事在县会议上可算是争论不休,李辞提议多方共同监督,因为最后要用人的是团委,所以团委必须全程参与并且把关。
领导也不想为了这点事一直闹,干脆点名由团委牵头,下面关联单位联合,选出一批人员。李辞达到了目的,但是后续工作开展起来也确实麻烦。
因为谁都有亲戚想要塞进来,有些领导不把李辞放在眼里,而有些呢就巴不得和李辞说几句好话打打感情牌。
李辞少不得要去和他们沟通协商,底线是必须要的。第一是逢进必考,考试始终是一道门槛。至于那些领导的亲属,李辞也只能说选出有才能的。
李辞的观点和后世一样,一轮笔试一轮面试。笔试的题目由她个人出,谁也不会提前知道,考卷也是她单独批改。
面试题就由这些单位的领导一起出,并且一起做考官,综合评定。当然了这样操作还是会有一些空子可以钻,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就这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知道自家人的本事,如果李辞出的题一个比一个难,那他们基本没什么可说的。
李辞在出题前也想过,就出一些基本的公文写作方面的题,几个算数题,还有一篇文章。有些借鉴后事公考题目,排除敏感的以及太难的。
这样一来李辞还同意开一场培训,都是有关考点的。李辞也是比较坚持的人,好话狠话都说了,大家一想还是有机会。
只要进了面试,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施展手脚。至于笔试,人都把考点给了,回去多读多背呗。
报名前有一个公示期,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李辞挂了牌不打紧,还特意让人去人流量大的地方传播信息,甚至在供销社门口立了牌,张贴了公告。
公示期为期半个月,李辞也只能做到如此,报名期为十天,这个也是过期不候的。机会李辞给了,剩下的就要看自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报名之后会给一个号码牌,这是进入考场的凭证,另外为了防止替考,李辞还让人给考生拍照。每个考生那些号码牌要拍一张照片,在考试的时候考场内有工作人员核对。
这件事一直忙了好几个月,李辞先给报考的人讲了一些知识点,并且按照人头去市里印刷数份资料让他们传阅,之后就躲起来一心出题去了。
很多人想替自家后辈亲属找李辞补补课,李辞出的这些知识点可以说闻所未闻,大家都没学过,同一起跑线上。
有关系的人家就把注意打到李辞身上,想让她单独辅导。李辞机灵躲得快,下面的人只说书记找安静的地方出考题去了。
很长一段时间,团委都是闹哄哄的,可惜李辞一直不在,后来没办法逐渐的也就人少了。李辞吩咐好工作一直到考前几天才回来。
把累积的工作处理,再完善一下考试步骤。有人得知李辞回来的消息都上门来求卷子,李辞只好推说请人在制卷子中,她也不知道详情。
送礼的一波一波的来,李辞从来不收任何人东西。这事她已经明说了,她自个天天吃食堂,送吃的没用。其他的东西她用不上,钱她也不需要。
一直到笔试开始李辞才松了一口气,这一次的考生挺多的,团委的人都在里头监考,借用的高中的教室,连着一排五个教室。
收卷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用封条封住名字和考号,全由李辞打包好带走。选择题的部分大家一起批阅卷子,在团委的一个会议室里,一人一份很快就改出来了。
交叉核对检查一遍之后李辞才把试卷全部收起来,剩下的部分就只有她自己能批改。李辞一个人在房里呆了三天三夜,一日三餐都是下属送进房的。
三天之后批改完了,大家一起统计分数。统分完成后还得请各单位的领导一起来开封条。当时封封条也是他们亲自签字的,扯掉了就不会再有。
这也是防止他们疑心李辞有私心,几个领导来了笑呵呵的说李辞太客气,他们都很信任李辞。但是手上检查的动作却不停,检查一遍之后才扯开封条。
“既然分都已经统计出来了,我们就来看看结果。是选三十个出啦对吧?”
“您没记错,咱们开始分吧。”
挑选出三十个人后,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些领导看到了自己的人自然开心,有些却落榜了当然不开心。
最终的成绩还是分出来了,团委的人又张罗着贴红榜,接下来的面试也是在半个月之后。李辞又拉着这些领导制定题目,面试一共三个题目,李辞定一个,这些领导一共制定两个。
李辞的题目没有答案,是后世开放性的题目,李辞的这个占五十分,另外两个题目各五十分。这些人也就知足了,总比李辞一言堂好。
定完面试的题目李辞总算有空回去一趟,最近都没回去。张小花都以为咋了,还让人过来看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