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有人

字数:6806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过了一会儿。  “跟了多久?”

    “一直同赵姑娘在一处。不过其中有一位, 中间提起了冰灯, 赵姑娘似乎有些兴趣。”

    “冰灯?”

    “是。”金公公躬身,“赵姑娘听了想要一盏, 奴婢便记住了。这会儿陛下在,奴婢正好禀一句,得了令,也好叫内官监去采买。”

    内官监专管采办皇帝所需的器物, 要一盏冰灯, 自然不是什么大事。

    赵陆淡淡道:“你倒事事顺着她。”

    “罢了罢了,”赵陆从通炕起身, “你就去十二监走一趟, 再替我传一件事。等咸熙宫的人住进去了,让他们记得在宫中摆宴。”

    “是。”

    *

    孙太后搬进咸熙宫,赵陆便预备在咸熙宫中设宴,又让礼部去准备册封一事, 好让孙太后双喜临门。

    等到了日子,赵陆一早起来,沐浴更衣后, 乘步撵去了咸熙宫。

    咸熙宫已布置妥当,长乐宫的珠玉稀宝通通搬了过来, 将整座宫殿衬得愈发金碧辉煌。

    赵陆到的时候, 孙太后尚未起身, 他便道:“朕在四处走走罢了, 不必惊动母后。”

    语毕, 领着金公公往后殿走去。

    咸熙宫东西有延楼,一应东西置办妥当,等宾客来了,就可陪同孙太后赏戏。

    走了一圈,咸熙宫的小宫女来回,说孙太后已起身,受邀的王公大臣及夫人也都到齐,请陛下去春禧殿,宴就可开了。

    赵陆点头,转了方向,朝前走去。

    一场宴席主宾尽欢,等孙太后带着人去看戏时,赵陆就告退了。

    赵陆走的时候,命人去告知孙太后。孙太后正因为席间吃了酒,要更衣,闻言便道:“倒也好,不用瞧见他那张脸。”

    又问:“孙家的女孩儿可来了?”

    金钗回:“来了,在春禧殿等着,娘娘去时,叫人带上她们即可。”

    孙太后点头。

    不多时,孙太后便被簇拥着走出咸熙宫,往后头的延楼走去。

    金钗遣了一个小宫女,去春禧殿领人。

    孙语兰三人正在忐忑,既觉兴奋又觉不安。她们可是参加了太后娘娘的宴席,一会儿还要陪太后娘娘去赏戏。莫说在分宜,哪怕放在整个京城,又有几人能有这份殊荣?

    三人中孙语兰最是心慌。她见过孙太后,也隐约体会到,孙太后的脾性实难相处。之前那次,还不知道哪里惹了她,这一回语言举止,更要提防小心。

    正想东想西,忽听得门外有人问:“三位姑娘可能起身了?太后娘娘已去了延楼,姑娘们也跟我来罢。”

    孙语兰抿唇,不答话。

    孙妙竹觉得奇怪,看她一眼,然后去开了门,笑着回:“我们已好了,请姐姐带我们去罢。”

    小宫女点头:“三位姑娘随我来。”

    路上人并不多,偶尔碰见结伴而行的贵妇人,小宫女便领着她们遥遥一拜。

    走了一半路,又遇见一个妇人,小宫女福身下拜:“周太妃。”

    周太妃似乎并未想到有人会向她行礼,她忙道:“起来罢。”又问,“你们可也是去看戏么?”

    小宫女笑吟吟回:“是呢,奴婢正领着贵人们去太后那里。”

    “贵人……”周太妃喃喃,又道:“那你们便走罢。”

    等离开了,孙语兰再按捺不住,悄声问小宫女:“这位姐姐,以前我们怎么没有听说,宫里还有一位太妃?”

    小宫女笑道:“那是没人同你们说罢了。况且无端端的,讲这些做什么。”她放轻声音,像在同自己说话,“谁知道这周太妃在想什么——”

    忽然间说出湖阳公主不是昭帝亲生这些话,将宫里搅个大乱。

    三人自然没有听见后一句,只是想起方才那一位太妃的模样,孙语兰又奇怪道:“但我瞧那位太妃,倒和别的夫人不同。”

    如惊弓之鸟,连有人朝她行礼,她都神色微诧。比起其他夫人,更显得没精打采。

    听到孙语兰的话,小宫女忽站住脚步:“姑娘不要怪奴婢多嘴,这种话可不能乱说。有心人听了,倒以为姑娘在暗说太后娘娘对周太妃不好呢。”

    孙语兰心下一惊,忙讪笑道:“是我笨嘴笨舌的,姐姐可不要放在心上。”

    小宫女继续朝前走:“我不过听一耳朵就算了,姑娘尽可放宽心。”

    “是呢,我知道姐姐自然心善。”

    “还有一句话。三位姑娘册封之后,必要来咸熙宫常常问候太后娘娘的。周太妃现下也住在这里,要是不小心碰见了,三位姑娘还是不要逗留的好。”

    孙语兰立刻应道:“谢姐姐指点。”

    余下二人也都应了。

    *

    这厢。

    回了养心殿,赵陆忽问:“席上请了温家的人么?”

    金公公答:“并没请温家的人。”

    十二监的人要是将温家的名字报上来,那才是真的没眼色。

    想了想,金公公道:“或许是跟着忠勤侯来的。”

    温祈元和忠勤侯的关系不错,要是跟着他进宫赴宴,倒也合情合理。

    “忠勤侯……”赵陆低头,思虑了一会儿。

    忠勤侯祖上有军功,便被授了爵位。一代代传下来,到了现在,已经金玉其外,再没有出过像样的子孙。

    这一代袭爵的是嫡长子姚霑,也是一个绣花枕头,吃喝玩乐,祖上的积蓄都快被他败光。

    和这么一个人关系不错……

    赵陆回神:“她可醒了?”

    前一句还在念忠勤侯,下一句忽就说到赵姑娘,金公公微愣,道:“想是醒了,可要奴婢去瞧瞧?”

    “不用。”赵陆回身,“先替朕更衣。”

    过了午时不多久,果然,赵宜安便带着她的宝贝冰灯来了。

    她一进来就高兴道:“回来了。”

    赵陆正在宝座上摆弄九连环,闻言抬起头,问:“谁回来了?”

    “你呀。”

    赵宜安笑眯眯拉着延月跑过来,声音清甜。

    她爬上通炕,要将小桌上的茶壶茶杯移开,应秋连忙过来,接下了这些东西。

    赵宜安又转身,将延月拉到跟前。延月怀里捧着的,正是赵宜安的冰灯。

    只见赵宜安小心翼翼打开盒子,就准备赤手去抱灯,延月忙阻道:“姑娘不可。”

    应秋放下茶壶茶杯,过来说道:“让奴婢来拿。”

    三个人忙了一阵,最后将赵宜安的冰灯放在了小桌上。

    流光阵阵,剔透玲珑。

    赵宜安两手托腮,细细欣赏了一会儿,赵陆的声音就忽然响起。

    “你忘了昨日将我这里弄得湿透了?”

    金公公一去了十二监,第二日,内官监就遣人送了许多盏冰灯来,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满满一车。

    赵宜安看得眼花,又怕化了,就让人都埋在雪堆里。她便一日一盏,拿到赵陆这里来玩。

    但暖阁太热,不多时,冰灯就融得没了样子,只剩呆呆的一块冰。

    昨天就是这样,赵宜安命人将冰灯放在脚下,最后没顾及,把团花地毯弄了一滩水迹。

    赵宜安便小心翼翼道:“等它开始化了,我就拿到外面去,好么?”

    赵陆低下头:“随你。”

    听见话,赵宜安又露了笑颜,还去窗下拿了消寒图,等延月为她研好墨,她就接着画新的。

    “我自己听见的。”

    赵陆便道:“你想看么?”

    赵宜安伸出指尖,沿着画好的梅花瓣外缘,轻轻摩挲:“不想。”

    但她却很想做另一件事。

    抿唇抬起头,正巧对上赵陆探究的目光。

    赵宜安突地移开眼睛,就听见赵陆问:“你在想什么坏事?”

    *

    御花园的雪果然比养心殿的好看。

    亭台楼阁,飞檐堆霜,连黄琉璃瓦都比养心殿的通透了不少。

    赵宜安捧着手炉,花石子路在来前就已经被扫干净,但她故意走偏,想去踩雪。

    延月心惊胆战,在手上和她拉锯,轻拽着她往石子路上走:“姑娘,别去。”

    “去哪儿?”

    延月一惊,忙福身下拜:“陛下。”

    赵陆只看着赵宜安:“你要去哪儿?”

    赵宜安偏过头,没有作声。

    赵陆又上下打量她一番,道:“过来。”

    延月心里一松,有陛下在,可再不用担心了。

    赵陆一开口,赵宜安便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一同进了清望阁。

    清望阁有两层,金公公早遣人开了门,在二层烧起炭盆,奉上茶果,等着二人前来。

    赵宜安一入阁,延月和应秋就将她扶到赵陆身边坐着,等暖和了,又替她脱下斗篷。

    赵陆饮了一口热茶,对她说:“你去外面看看。”

    又穿回斗篷。

    推开门,赵宜安霎时就被阁外风光吸引。

    这儿能俯瞰几乎整个御花园,园中古柏苍翠,郁郁葱葱,针叶上还有残存的积雪。往北望,甚至能瞧见宫外白顶的山川。

    “那是哪儿?”

    赵陆过来辨认:“西山。”

    赵宜安跟着喃喃:“西山……”

    闻言,赵陆转头看着她。

    赵宜安小时候生得玉雪可爱,又性子活泼。昭帝爱若至宝,暇时常在身边带着她。昭帝一生,几乎没出过宫门,唯有几次,陪着年幼的湖阳去西山,祭奠她早逝的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