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字数:5274 加入书签
李氏伸下手去,要掰开孩子的手, 秀巧却看她再也硬不起心肠来。
那罗氏又推了推不过四岁多的荣哥儿道:“你也过去叫你外婆, 舅妈。”
荣哥儿怕生, 不敢往前, 钻到了罗氏身后,怯怯地望着秀巧。那罗氏将他拉出来说:“快去叫舅妈!”
秀巧走到李氏身边, 将淑姐儿的手拉开,李氏退后了一步, 秀巧对着罗氏说道:“金家大妈,把你孙女领好了。”秀巧拉着李氏要往里走。
只听得罗氏哭着大喊:“亲家, 你就能眼睁睁地看着俩个孩子没了爹没了娘?”
秀巧转头, 只见罗氏已经扯着两个孩子跪在地上, 她哭着叫道:“你千不看, 万不看看在两个孩子的份儿上,就饶了他们的爹娘吧!我求求你了。孩子的爹娘,也是怕你受了委屈啊!断然不是什么诬告。淑姐儿, 去求求你舅妈!”
淑姐儿往前走了两步,看着秀巧不敢往前, 秀巧说道:“我们家和你们家早没什么来往,这种舅妈、外婆的称呼还是不要用了。你们赶快走吧!”
“我们上哪里去?孩子都没爹娘了,他们怎么着也是活不下去了。倒不如今儿在你家门口一头撞死算了。”
李氏要上前去拉,被秀巧挡住, 秀巧看向那罗氏道:“你要寻死, 我不好拦着你的。不过这个门口是我们家的地盘, 来人,将他们请出去些。别死在家里的地盘上。”
罗氏没有想到这个以前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如今是这般模样,她往地上一坐,哭骂道:“皇天老子啊!这是不给我们金家活路了啊!做了大官,狗眼看人低,不认穷亲戚了啊!”
老爷子走出来,看见罗氏这般模样,他指着罗氏道:“金家嫂子,你好歹也是秀才娘子,为何如此泼皮?”
“儿子媳妇都快没命了,两个孩子也养不活了,我还要脸皮作甚?只求你朱老爷看见我家金秀才的份儿上,就放过两个孩子的爹娘吧?求求您了,行行好吧!”那罗氏哭天抢地,好似这事情全然是朱家陷害了他们家那对儿子媳妇。
围观的人群多了起来,本来朱家就是烈火烹油,平时啥事儿没有,都有人在门前探头探脑,更何况如今出了这样的热闹。
淑姐儿八九岁的半大小姑娘,瘦瘦地弱弱地跪在那里啜泣,而那荣哥儿不过四岁多,懵懵懂懂,跪在那里嚎啕,加上老婆子哭地挖心挖肺。到底不是人人都明白事情的,这会儿说三道四的人多了起来。
老爷子一个教书匠,斯文了一辈子。老太太一直被人成为师母,是个明白人,但是想想她当初问张氏借钱被一碗砻糠给打发了,只能一路上抹着眼泪回来,也没有跟那张氏闹腾,就知道也是个不愿意拉下脸的。
“亲家,你跟我家老头子一起读书,咱们两家认识有快三十年了,你不能见死不救啊!”罗氏说道。
总有人烂好人的跑出来说话道:“看看也是作孽啊!两个孩子,一个老母亲,这是又多大的仇,不就是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吗?得饶人处且饶人。”
秀巧看向那个说话的,秀巧冷眼观过去,一个矮胖的男人站在人群中说道。又是那帮子人,只能说是熟悉的味道,年前在饭馆门口也是这群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原谅他们了,就是膈应到了自己,如果不原谅他们,就是朱家太过于狠心,赶尽杀绝。这倒是挺两难的。
秀巧走了过去道:“正月里还没过呢!在别人大门口哭哭啼啼,大妈,您这是打算做什么?”
她拉住了李氏的手,道:“阿娘,您和阿爹先进去。”说着让老两口进去,老爷子看着她问:“你一个姑娘家,能行吗?”
“阿爹,您先进去,我来跟金家大妈说两句。”
“他舅妈,你这是做什么?我也不想要什么,指望你们家能别计较了把孩子的爹娘放了。”
秀巧看向她说道:“你孩子的爹娘又不是关在我家里。是关在了牢里,等着年后审案,是按照大楚的律条来处置的。跟我们家没什么关系。”
那罗氏被秀巧一说,停了哭闹道:“这事情到底是因着你们家,他们才进的牢里,你们如果不追究,事情就没有了。”
“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追究呢?你总要讲个道理出来。”秀巧客气地问道。
“看在两家的情谊上,毕竟老太爷与我家老头子是多年的交情。你家大姑也是金家的儿媳,以后也是要荣哥儿祭拜的。”那罗氏抬出了朱蕤的大姐。
秀巧道:“没有成亲,她就在我们家,以后我们家中每逢祭拜总有她一只碗在,不劳金家。”
“当日你婆婆是认下张氏,认下我们这家亲。”
“没错,她还送了嫁妆给张氏,让我也当她作大姑子看待,你家淑姐儿出生的时候,张家不来相看,是婆婆去伺候的月子,淑姐儿到三四岁大,我带的时候挺多的。”秀巧带着笑说道。
“所以啊!咱们俩家的亲,你不能不认。”
“是我们家不认吗?当女儿一样地看待,我家公公跌伤了腿,等着救命,问你家张氏借二十两银子,我婆母拿到了一碗砻糠。你们家是怎么说的?给出去的钱,就是别人家的钱,又不是借的。可有半点情分?”
那罗氏期期艾艾地说道:“这话也是没错,当初嫁张氏,是你公婆自愿出的钱。那时你婆婆来借,他们也一时凑不齐那么多不是?”
“所以就给了一碗砻糠,我婆母不如金家大妈您,她这个人可没脸在那么多人面前哭。只是她花了那么多心思,当成女儿开看待,伺候了月子,带着淑姐儿那么大,在咱们家最艰难的时候,最后居然给了一碗砻糠。咱们家是善可不是傻。你觉得金家和朱家还有情义?”秀巧叹了一口气。
那罗氏气焰已经低了下来道:“你总得看在这两个孩子的份儿上。给他们一条活路啊!”
秀巧看着蹲坐在冰凉的地上哭着的两个孩子,她仰头不让自己眼泪落下道:“活路?你可知当初我走的那一条路是什么样儿的?”
罗氏问她:“你就看着我们老得老,小的小活活地客死异乡吗?”
“对啊,朱夫人,你发发善心吧!”
秀巧看向帮腔的人说道:“这位大哥,既然你看着他们祖孙可怜,为什么你不发善心呢?你帮帮他们好了。”
“我与他们素昧平生,怎么帮?”
“说得好,你们素昧平生不愿意帮,为什么叫我们家,被他们恩将仇报了,还要帮。你这是什么道理?”
“难道就不能给我们祖孙活路了吗?今日我老婆子就死在这里。”
“别装模作样,也别寻死觅活。”
“朱夫人,朝廷可是给你旌表的一品诰命。没想到竟然这么没有仁义之心。他们老小都没有去路,你就不能发发善心?”
秀巧笑着说道:“我说过善不是傻,你没想过,从浙中的山里到京城要多少路途?两千多里。金殿上金家夫妻被关押,是去年年末,到今日一个月都不到。他们祖孙已经到了京城。你说是什么缘故?”
“两千多里地儿,京城的事情,能传到咱们家乡,就算是中了进士的捷报,也得要个二十来日,更何况是这种连罪都没有定的事情,正常的情况下,靠着风言风语传回去,且不说传不传地回去是一件事。就算是传地回去没有两三个月能行?如果真如金家大妈说的已经走投无路,就凭他们祖孙,带着个四岁的孩子,到京城来,不用个半年能到?我当初带着孩子从海宁到武进,整整走了两个月。你们能够这么快得到消息,还能这么快来京城。定然背后有人在帮忙。能有人愿意一路快马而来护送你们进京,说一句走投无路,是不是不合适?”秀巧站在罗氏身边说道。
“当初你儿子儿媳上京就是为了陷害我家相公,如今护送你上京来,难道还是为了我们一家好?你是认为我有多蠢,才会容着你们一次两次地害我们家,还要帮你们?与其求我们家,倒是不如去求能将你那儿子儿媳弄到金殿上的人,他们帮你才是合情合理。毕竟是他们出的主意,如今因为他们主意而出了事情,他们不管,难道要我们家这个苦主来管不成?”秀巧说道:“你看我给你出的这条路,不是比你来求咱们的好?”
那罗氏看着眼前这张熟悉的脸,她似笑非笑,带着一丝嘲讽,低着头看着她,让罗氏渐渐地感觉心里发起了慌来。从地上站了起来,拉起两个孩子,哭哭啼啼地走了。”
回到府里,李氏一天的好心情被这事搅黄了,草草吃了点午饭。
秀巧进了厨房,把浸泡好的芡实倒了出来。前几日,丸子其实是个叫花子的肚子,原本在武进养的时候,没吃过多少好食。
来了京城在自家里还好,她也不会由着他乱吃,但是到了宫里,皇后娘娘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都捧在他面前,丸子一个小娃娃懂什么,就胡乱地往嘴里塞,前两日吃出了病来,病恹恹地胃口不好,太医说是伤了脾胃,需要调养。秀巧就想给他做些芡实糕来,让他调养调养。
秀巧一勺子一勺子倒入小磨盘里磨成桨,朱蕤进来的时候,刚好秀巧在磨芡实,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秀巧想起阿娘说的,夫妻之间要点子乐趣,这乐趣?她抬头道:“我在磨鸡头米啊!”
朱蕤看向了她,只见她从陶钵里拿出一颗鸡头米拈在手里给他看,朱蕤过来接过这一颗,含在了嘴里,秀巧忙叫道:“还是生的呢!”
“生的也好吃!”边吃还边偷了一个香,却见秀巧虽然脸红,却对着他笑意盈盈,道:“好吃,等下便多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