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参观
字数:11056 加入书签
显而易见的, 有了半官方组织的蹴鞠比赛,边城人的兴致都很高涨,羊毛作坊最多的一天能卖出二十多个皮球。
简初夏见了还让做了小些的适合孩子们玩的皮球。
一时间街头巷尾闲暇时间都是练球的众人,不论男女老少,爱的玩的数不胜数。
简初夏也算松口气, 把人民群众的娱乐板上了正轨。
而前去都城的西域众人听说还在都城赖着不走,同时朝廷也派人去互相学习语言, 只有那几个老和尚勤勤恳恳的想跟茂和安传教。
但茂和安信不过上面的教义, 以语言不通为由, 逼着僧人们学习大茂的语言文字, 同时也派出官员互相学习,势必要弄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 再考虑要不要宣传。
西域的商人们不舍得走,僧人们在苦逼的学习, 金国蠢蠢欲动一段时间,现下又进入了平静。
已经为战场做好了准备, 边城人还是安心的准备着秋收后的蹴鞠比赛。
比赛的事传出去一个月,大家都已经练的有些规范, 简初夏跟霍广君也经常去看大家练球, 颇有些乐趣。
只是简初夏的身子越来越重, 毕竟肚子里是两个孩子, 嬷嬷们也对简初夏说一般双胞胎基本都是要早产, 月份在七个月八个月就差不多要生。
算着时间简初夏也差不多了, 最近嬷嬷们让简初夏多活动活动, 到时候好生一点。
简初夏为了生孩子不受罪,即使累的很也让霍广君扶着自己每天走上几圈,只求生产的时候能顺利。
这几天不仅将军府的人紧张,外面听说简夫人要生产都不敢在将军府附近吵闹,路上遇见出来逛的简夫人也是小心让人避让。
简初夏看的好笑,为了不妨碍到别人,还是每天在自家将军府小院子里逛一圈。
他们家这个院子也没怎么扩建过,说是将军府其实比都城之前家里的那个宅子大不了多少。
更不要说现在简家住的宅子了,现在的宅子游廊庭院,水塘杨柳,几进几出的大宅子,是茂和安迎娶三妹之前特意赐下来的。
看的简初夏都一阵羡慕,想回去看看,但一想,自家在都城将军府的宅子也不小啊。
想归想,他们估计也很难再回到都城了,也许是孕妇都多虑,简初夏想着想着心情就不好的很。
直到晚上又精神起来,但霍广君这些天累的很,简初夏不想让霍广君陪着自己不睡,也就假意躺下了,腹中阵痛也只是忍了忍还以为没事。
可是到了夜里,简初夏实在忍不住了,疼的惊呼一声,还好霍广君本来就怕小妻子有事,浅眠的很,简初夏喊了两声,霍广君就赶紧起来。
见小妻子已经疼的面容扭曲忙道:“是不是要生了,我喊嬷嬷们过来!”
简初夏疼的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这几天本来就是预备着要生产了,嬷嬷们都住的极近,那几个经验极足的嬷嬷们一看就赶紧道:“是要生了,大家别慌,都按预备的来。”
嬷嬷们早就跟下面的人说过多少此要备着干净的布,时常备着热水。
下人们自然不敢不听,这嬷嬷一吩咐,众人便强按着紧张,按着之前嬷嬷们教的做自己的事。
这突然生产,也算看的有条不紊,霍广君原本想在屋子里呆着,宫里的嬷嬷还是把霍广君赶了出去,走了出去喝了口茶,霍广君才觉得满手都是汗。
刚开始还好,后面听着小妻子越喊声音越疼,霍广君听的眼圈都要红了,直到天蒙蒙亮,两声嘹亮的哭声才打破了沉寂。
听着里面大喊着:“是一哥儿一姐儿!龙凤胎!”
霍广君再也坐不住,就是要往里面走,霍广君也不理那些要他看孩子们的嬷嬷们,直冲冲的就朝小妻子走过去,也不管什么血污不血污,搂着小妻子安慰道:“以后,以后都不生了,再也不生了。”
本来还觉得疼的简初夏一听就笑了出来,又看霍广君这么大的汉子眼红了一圈,简初夏背着人偷偷给霍广君擦了擦,轻声说:“没事,都过去了,我想看看孩子们。”
霍广君听小妻子这么说,才让人抱着孩子过来,他也凑过去看了看,只见孩子都皱巴巴的,也没什么好看的。
简初夏看了看也说道:“真丑,小猴子一样。”
这话让嬷嬷婢女们都笑了出来:“哪有当娘的说自己孩子丑的啊,龙凤胎,孩子们不免瘦小了些,这长两天就变样了。”
简初夏自己也笑,见陪着辛苦一场的众人道:“今日也是仰靠各位了,霍府上下各个有赏。”
众人连忙答谢,简初夏觉得疲惫,霍广君退下让嬷嬷们给小妻子清理身体,让她好好睡一觉。
霍广君虽说也几乎一夜没睡,但精神却好的很,等小妻子睡了,他才去仔细看了两个孩子,男孩稍微早出来一些是哥哥,女孩是妹妹,两个小孩子凑的极近,估计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即使现在丑丑的看着也讨喜。
孩子生下当日就有不少人前来道喜,霍广君收下谢礼,只说满月了请大家吃酒。
简初夏足足睡了一整天被喊起来喊了点汤,这回精神已经恢复不少。
简初夏从未想过自己在异世活下来,还生了两个孩子,怎么想都觉得世界奇妙。
两个孩子的名字一直定不下来,可算着满月就要抱出去怎么都要想了,霍广君的意思是全由简初夏作主。
简初夏差点想喊霍元甲,最后还是收住了自己的脑洞。
最后千挑万选,哥哥叫了木源,妹妹叫了木芙。
简初夏也算是挑花了眼,小名一个叫小六,一个叫小月。
就算纪念他们是六月出生的,反正名字嘛,喊着喊着顺口了,霍广君倒是觉得小妻子名字起的好。
简初夏知道自己说什么霍广君都不会反对,也就不理他,自己念了几次,也觉得可以。
但到了满月当天一说出来名字,就让霍枫笑的直不起腰来,说他们俩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起个名字这么随便。
简初夏瞪他一眼,当天又收到都城来的信,说是算着差不多满月,特意来道贺,但是简初夏看看就把信往霍广君手里一塞,拉着霍枫一起看。
这一看,傻眼了,信里面说,茂和安,三妹,祝阁老,还有简大哥,四弟五妹,反正一帮子人要来给双胞胎过百天。
百天也就是两个月后啊,这就算了,信上还说,估计要留到看完边城第一届蹴鞠比赛再走。
这算什么事啊!
这群人是没事干了吗??
上次茂和安来的匆忙,也没什么迎接,这次却是微服私访,意义就大不相同啊。
而且不光他来,看样子还有几位朝臣也跟着。
这可突然给边城出了个难题。
霍广君看了看也叹口气道:“我就不应该炫耀我的兵有多强壮,看样子都要过来了。”
霍枫也是欲言又止。
简初夏看着不对劲,眼神问霍枫怎么回事。
霍枫只好道:“我上次写奏章跟陛下提了一嘴参加比赛的人有多少。”霍枫叹口气:“我还写信给翰林院那群人炫耀咱们边关四城现在多繁华,多热闹,还有马上到来的蹴鞠比赛多少人参加,嘲讽了一下他们不能看。”
合着源头出在这啊!
简初夏同情的想了想顺宜府的梁知府跟泰泗道的刘将军,上司们突然要来检查工作了,就再两个月后,惆怅。
简初夏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接手了图书馆的事,现在图书馆也就是收尾工作,放入书籍,招聘人员,倒也不累。
霍广君也就放心让简初夏去忙,两个人现在每日做着边城的事,再去哄哄孩子,小日子过的也舒畅,除了两个月后的帝后出行。
先是城里面的安全问题,幸好以前就抓的严,现在更是再排查一遍,再者就是蹴鞠比赛的事。
如果真的那么多大佬来看,就不能随便发展,规则赛制必须要定下来了。
以前霍广君跟简初夏只是想给边城百姓找个事情做,赛制也就跟着以前的一样。
可是怎么比还没个规则。
简初夏也就对这事上了心。
问管家要来报名比赛的球队名单,只见密密麻麻的数了数,有四十八支正式队伍。
由于边关四城的联系紧密,不少队伍都是几个城百姓混合组队,简初夏自然不会对这个有意见。
已经说好了秋收之后开始比赛,时间就定在九月十五日。
首先第一轮是淘汰赛,四十八支队伍淘汰一半,剩下的二十四支队伍继续抽签比赛。
剩下的十二支队伍,要在十月初抽签分为三个小组,小组内争得第一的队伍直接进入决赛,剩下的九支队伍继续抽签比赛。
其中还设置了一个幸运队伍,也就是九支队伍中轮空并未抽到对手的话就直接进入决赛。
也算是增添了娱乐性。
八支队伍宣出两队优胜者,跟最先进入决赛的三支队伍,幸运儿队伍,总共六支队伍进行总决赛。
决赛第一轮,淘汰一半的队伍,第二轮第三轮,三支队伍分别比赛,以进球数算出冠亚季军。
说起来队伍繁多,但是现在修建的球场多,可以让六支队伍同时比赛。
也就让第一轮的淘汰赛四天就比完,淘汰赛第二轮还算有看头,则是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六天比完。
十二支队伍休息五天,开始小组赛的赛程。
三个小组的比赛同时进行,三天内比完。
直到最后的总决赛分冠亚季军的比赛,是一天一场。
预计单单比赛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其中的裁判,维护现场秩序的人,都需要一一布置。
认真办一场比赛真的不容易。
每场的比赛就还是让乡里比较公正的乡绅贤士当裁判,这个消息一出,不少乡绅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将军府能不能选中自己。
这可以说是四个城的大事,能在这么多人当中当个裁判是何等的荣耀啊。
简初夏跟霍广君也是千挑万选,选出了40名裁判,其中三十名正式裁判,二十名替补裁判,裁判助理若干。
赛制一公布,可以说球队每个人都拿了规则好好研究,不少人心中都想着,只要挺过前两轮比赛,自己的队伍说不定就是那个幸运儿!
这些认真比赛的人还不知道,他们的蹴鞠比赛将要迎来一群大茂的大佬团队做观众。
简初夏写好赛制也不亲自去跑,都交给手下得力的人,自己在家带着孩子。
孩子刚出生前几个月简直是一天一个样,之前看起来又瘦又小,皮肤也看着皱巴巴的,长了一个月多明显就好看多了。
两个孩子也十分乖巧,饿了渴了就哼唧两声,完全不像他们在简初夏肚子里面那样闹腾。
简初夏每天回来就要看看两个孩子,盼着他们快点长大,又想让他们永远是个小宝宝。
九月份的时候,茂和安携着三妹跟朝中大臣先到了贤惠山,霍枫一番招待,又带着大佬们去看了贤惠山如今专门养殖的山货跟可以快速成长的树木,这些树木是简初夏给霍枫的。
一两年便可长成,是现代专门培育出来做一次性筷子跟轻便木材的木头,这些木头白皙光滑,在大茂卖的非常好,价格也比较平民。
大茂的大佬们看了成片的木林,心中无限感慨,这边关四座城就数贤惠山发展最晚,但看着用不了多久就能追上其他三座城的进度。
贤惠山不光种植树木,药材也在其中,以往药材都是从中原江南运回来,现在反而可以惠及四周。
简初夏对霍枫的帮忙也就是给了最初一批的木材种子,其余的都是霍枫自己运作。
可以说贤惠山的发展百分之八十都靠霍枫。
大佬们来的时候,贤惠山的闻将军同样也出点来迎接,这闻将军就是都城冯五的舅舅。
因着那次牧场跟陛下的谈话,陛下果然没多久就召见了冯五的舅舅跟外祖父。
思前想后,还是让冯五的舅舅闻栋来了贤惠山做了贤惠山的守城将领。
那冯五的外祖父虽然遗憾,但也知道是自己年龄大了,陛下体恤才让儿子前去,他们闻家沉寂两代,终于又握上弓箭上前边。
当然这一切还要感谢自己的侄子冯五,他那炫技,无意间帮了自己外祖父一家。
这次来边城,冯五也在列,正是茂和安特批的,说是冯五今年就十八了,可以来边关看看,以后少不了也是个将才。
冯五的祖父冯阁老则也在,看着孙儿风光,心里也得意,看了看老神在在的祝阁老,忍不住想炫耀。
祝阁老只当没看见,他子女缘分单薄,只有一堆学生在侧。
贤惠山去过自然是直接去边城,简家人格外激动,简大哥是好几年没见过二妹,几个小的则是精心给小侄子侄女准备了礼物。
霍广君跟简初夏早早的就在城门口迎着众人,只见陛下跟三妹在前,霍广君夫妇赶紧去行礼,茂和安跟三妹哪能让他们真的跪下,一番寒暄过后。
带着众人去专门建好的别院里安置这一行人。
众人都歇下后,茂和安跟简家众人都想去看孩子们,简初夏就让舒儿把孩子们带到别院里。
三妹先上手抱了抱,只觉得这两个孩子软乎乎的,看的惹人喜爱,也许是两个孩子见的人多,根本不认生,谁抱着都是笑眯眯的,十分讨喜。
大佬们来边城其实也没闲着,由霍广君领着看了水泥作坊,养猪作坊,羊毛作坊。
因为简初夏养的猪特别好吃,价格又都降了下来,现在不少大臣每天都少不了吃顿肉,都很好奇最开始养出来猪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一站则是城中的那一大片果林,有着专门府衙雇的人养护,但是城中百姓可以随意取食。
现在这片林子,多年栽种,不时补充,都已经有几千棵果树,城中百姓也不会刻意糟蹋,路过口渴都可摘上几个,并不会特意损坏。
但是林子还是比较偏,离城中心跟水泥广场那边繁华的地方还是远,再说城中基本家家院子里都学着简初夏种上果树,足够一家人吃了。
除了孩子们,没人会特意跑这么远来摘果子,只有无事出来游玩才带着家人出来逛逛。
现在九月初,果子还并未全部长熟,单单这样看着就有果实累累的感觉。
一听霍广君说去年果子成熟的时候,落在地上烂了许多都没人捡,听的大家一阵可惜。
祝阁老跟冯阁老则是对视一眼,这边城的发展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上许多,为何这么多果子放这无人盗取?为何烂在地里都没人取用。
还不是因为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根本想不到来吃。
既然都要了果林,那就离顺宜府很近了,顺着道就去了顺宜府,只见顺宜府也是一片热闹场景,家里女人纺织种田浆洗衣服,男人们多在码头把从边城运来的水泥往货船上搬。
现在顺宜府的货船又增添了许多,船只明显也大了不少,只是大船还是少,这些船只从顺宜府运送水泥羊毛制品出去。
又从江南一带运来各样货物,丰富边关百姓的生活,船只络绎不绝,一副繁荣景象。
茂和安看的心中欢喜,那顺宜府的梁知府也匆匆赶过来迎接圣驾,茂和安倒是对梁知府和颜悦色,问了几个问题,那梁知府知道当今陛下是个务实的。
自然老实回答,难处也说,优点也说,果然如同霍广君之前跟他讲的,现在有难处可以提,陛下跟阁老们肯定会帮忙解决。
果然梁知府一说自己这里建船技术一般,从江南买又太贵,这才不敢多买大船。
茂和安看了看祝阁老,祝阁老笑道:“这也不难,之前朝中就有制船的部门,以前远上东洋,也有许多大船,现在虽然不造船了,图纸应该还在,匠人们也在,回头可以派过来。”
大佬们以来就解决了梁知府心中的大问题,自然对霍广君更加信服,自己这顺宜府虽说是有着水路的优势。
但人家当初霍广君跟简初夏不带自己玩还是发展不起来了,对陛下跟阁老们谢了又谢,留这一行人吃过饭,晚上又回了边城。
接下来自然是去泰泗道走一趟。
泰泗道如今种植亚麻,也成了产业,制作纸张,麻袋,供应边城的水泥厂。
泰泗道还有不少人跑到大茂各地用独有的手艺帮人建造水泥道路,水泥房子,也是赚钱不少。
这四座城参观完了,各有各的特色,各个城中的道路全都是水泥道路,房子不全是水泥房子也是有水泥作为修补,颇为结实。
如今又是收获的季节,人人有事做,从不偷闲,就连平时的懒汉也少不了下地帮忙。
但他们的发展,其中自然以边城最为出色,可以说是一个中心地带一样,大家都愿意来边城做事。
更不要说,现在大家都抓紧做农活,毕竟还有几天,边城的蹴鞠赛就要开始了啊!
现在蹴鞠的主场地就装扮的差不多了,九月十五日当天,四十八支队伍就要齐聚在主场地上举行开幕式。
单单正式比赛选手都有五百二十八人,再加上工作人员,围观的百姓,不用说到时候也有几千人参加。
这些人齐聚在一个地方,对边城的治安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霍广君忙的也是这个事,必须让众人有秩序的进场,最好的当然是派军中的士兵过来维持秩序。
蹴鞠比赛的主会场是由蹴鞠厂为中心,在周围放上阶梯式的座位,也不收什么名票,完全先到先得,当然位置最佳的自然要留着给大佬们。
简初夏看着一堆堆事情,又看从都城来的这群人每天逛街吃东西,真想给他们分些活啊!
简初夏眼珠一转,这些人哪个不是饱读诗书,家中藏书无数,不如就让他们去自己边城的图书馆体验一番,再怂恿着捐几本书,岂不是更好?
既然这么想,简初夏就敢做,下一站就让霍广君带着他们去刚刚建好使用的图书馆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