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僧侣

字数:3109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这些西域人的到来让平静的边城掀起一股热潮, 街头巷尾都是讨论那些西域人如何古怪, 他们的骆驼是如何高大。

    简初夏跟霍广君只能尽力招待他们,但是语言不通,只是半猜半蒙对方的想法。

    但是跟西域人做买卖, 还是要先跟都城陛下商议过才能做下一步。

    那些西域人总算明白霍广君的意思, 其中有几个人却慌慌忙忙摆摆手,叽里呱啦说了一通简初夏他们也没明白过来。

    最后当中有个人急了,把帽子一摘,简初夏见这人是个光头,又见那些人露出僧袍, 简初夏看了霍广君一眼。

    现在大茂的道教盛行, 佛教与其他什么教派都一样, 人数少的很,可见西方的佛教还未传进来。

    按简初夏的想法, 宗教有存在的价值,交流佛法的同时也是在交流文化。

    但是他所传的教义,却需要经过大茂朝廷的筛选, 不能放纵他们的发展,霍广君虽然对这些一知半解, 但也知道传教的事不能放松。

    最后经过艰难的交流才知道这其中有九个僧人, 他们想面见大茂的皇帝向陛下进贡佛法,也不知道这群人怎么商量的, 还说可以进贡珍宝给大茂的皇帝。

    简初夏跟霍广君想了想, 这正是陛下跟三妹大婚之前, 若是真的能把这些千里迢迢赶来进献经书的僧侣带到陛下面前,不得不说是一份大礼。

    朝中早有开商路的心思,如今这些僧侣的出现不得不说是个很好的契机。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要有更得力的人一看着这些西域人。

    霍广君跟简初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邹匡,当年鼎鼎有名的黑山王邹匡到了霍广君身边做了个小小的百夫长,被许多人暗地里嘲笑多少次。

    邹匡的手下也是多番撺掇,只有邹匡心里虽然不服,但强忍着做了几个月的百夫长,件件差事都做的极漂亮,慢慢的同样是百夫长的职位,人家邹匡做起来就是比别人强。

    这邹匡本身就强壮,又习得一身好武艺,军中人也服气,霍广君见时机成熟,便让邹匡做了自己的亲兵,至于邹匡手下的人还是听邹匡指挥。

    这些年来邹匡做事认真,他本身就是粗中有细的性格,霍广君交代的事情办的稳妥,这几年去了一身匪气,看着也是个良将了。

    霍广君本来想着只是送些东西到都城,也就不让邹匡去,现在倒是又想倒了邹匡。

    邹匡一听去都城也起劲,想他邹匡早些年走南闯北,就是都城的门没敢踏进去。

    如今这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拒绝,霍广君也就将送西域僧人进都城的重任交给了邹匡。

    送走这波人,简初夏心想不好,有什么事给忘了。

    这才跟舒儿一起傻眼了,瑜姐儿呢!

    舒儿这才匆匆去了瑜姐儿家里,只见瑜姐儿母亲红着眼睛,似乎是刚哭过。

    舒儿一看这样不对,赶紧问道:“瑜姐儿娘,你家闺女呢?”

    这瑜姐儿母亲见到舒儿,赶紧站起来道:“我那闺女,前两天说是要出去闯荡,我说女孩子家出去闯荡个什么,今天早上起来,见她东西都空了,收拾了包裹,人都不见了。”

    舒儿一听惊着了:“她可有说去哪?”

    瑜姐儿母亲一听就开始掉眼泪:“说是要去都城吧,我也不知道,都怪我平时太惯着她,这可怎么办啊。”

    虽然面前的人哭的伤心,舒儿听了还是慌忙着小跑回去了,这都什么事啊!

    简初夏听了舒儿说的,也是当下的就站起来了,一忙一乱,竟然忘了看住瑜姐儿,简初夏吩咐门口的小厮找霍广君回来。

    霍广君也是叹口气,让人快马去追去都城的马车,务必要把瑜姐儿以她母亲的名义带回都城。

    不管怎么样,不能让瑜姐儿对三妹的婚礼有一点损害。

    这瑜姐儿也不知道脑子怎么长得,怎么就干这糊涂事,她去都城能改变什么?她也不想想清楚。

    简初夏心里叹气,霍广君怕她气着伤身,好生安慰了一会,反正外面的事情也弄的差不多了,当下就没出门,陪着小妻子睡了一觉。

    最近简初夏越来越嗜睡,霍广君也只能小心将养着,生怕累着小妻子。

    但是西域那些人大张旗鼓的进了边城,不信那金国不知道,就怕他们趁着乱再做些什么。

    算着又到了秋收的时间,这几年金国一到这时候就会来骚扰一番,以前边城还停工停学,去年跟今年已经是照常做事。

    但是边城里面照常不代表金国的进攻不强。

    实在是霍广君这几年用水泥把边城的城墙从外又扩张了五里地,这五里地里面是霍广君准备好的给边城留的余地。

    打仗只在这里面打就差不多了。

    再往前就会真正伤到边城的根本。

    边城发展到今天不容易,就凭着霍广君跟简初夏的心血,就不会让边城出事。

    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