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049章
字数:5920 加入书签
此为防盗章 每天七八个工分, 一年下来倒也能换不少红薯土豆,每个月还能从队里分点儿晒干了的小鱼干, 队上还养了猪,年底按户分肉。
小渔村虽说一贯都同富裕扯不上丝毫关系, 不过平常的日子倒也不算难捱。就连闹自然灾害的那几年, 因为他们并不是全部依靠地里的出产过日子的,反倒是熬了过去。而运气不好摊上捕获的海产不多时, 也能靠地里的粗粮混过去。
农业队和渔业队尽管平时往来不多,可每到紧要关头却是同心协力一齐度过难关的。
像如今, 国家提倡买卖自由了。农业队那边除了公家的地不能动外,自留地出产的蔬果还可以卖给城里人换点儿零花钱,养的鸡鸭生的禽蛋也能卖出去。渔业队也可以卖些小鱼小虾,或是自家做些腌货, 拿坛子装了卖给外头的人。
唯一麻烦的是, 他们住的地方要去想进城,就得坐摆渡船去。可眼下各个队都只有渔船,根本就没有专用的摆渡船。这要是去其他岛上走亲访友,还能蹭渔船走, 住几天再搭顺路的渔船回来。可要是去了城里,吃住都要花钱,就为了卖这点儿东西,着实划不来。
好在,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就有那脑子好使的鱼贩子, 借着来渔村收鱼的机会,再廉价收点儿别的东西,也不一定是花钱收购的,多是拿外头的日用品来换,像脸盆、茶缸子、热水瓶等等,都是极为受欢迎的东西。
赚钱的路子还是有的,却没一样适合如今的刘秀红。
想想俩儿子,五岁的大儿子还丢得开手,随他上哪儿玩都成,只等再过两年就给他送到小学里头去。可一岁的小儿子,却是时时离不得人,要带着孩子的话,也就只能想法子加快速度织网了。
正盘算着,家里又来人了。
“秀红你没事儿吧?我听人说,你家那老婆婆又来闹事了。”刘帅红家离这儿还是有段路的,她一听说就赶忙跑过来了,这会儿还有些气喘吁吁的。
“能有什么事儿?她最多也就是在门口骂两声,不会怎样的。”刘秀红起身倒了碗凉白开给娘家大姐,她家倒是一直晾着开水,只要是小儿子年岁太小了,要是直接喝凉水,容易闹肚子,别家可没这般讲究。
“她是不会怎样,可也绝不会给你搭把手的。”刘帅红呼噜噜的喝下去半碗水,把碗一撂,又说起了已经讲了八百回的车轱辘话。
刘秀红听了一会儿,瞧了瞧外头的天色,忍不住说:“大姐你赶紧回家去吧,我还要出门去找豪豪,那孩子一见他奶就躲出去了。”
“真是大人造孽小孩遭罪!就你那老婆婆,见天就上门吵吵,瞧把个孩子吓成啥样儿了?算了算了,你赶紧去吧。”
“嗯,那你记得下回别忘了给我带航航的旧衣服啊!”
已经出门的刘帅红听了这话,差点儿就叫门槛给绊了一脚,刚要说什么,就看到大外甥在拐角处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看,当下忙扯着嗓子喊:“豪豪过来,你奶早就走了。”
听说奶走了,豪豪才耷拉着脑袋蔫巴巴的走过来:“大姨好。大姨你放心,等我爹回来了,我奶就不会再来吵吵了。”
本来嘛,刘帅红还想跟大外甥说几句话的,结果被他这话一噎,索性不说了,只摆摆手叫他进屋,又站在外头对妹子:“明个儿早上别急着走,我给你拿点儿东西来。”
刘帅红的丈夫也是渔业队的,还在船上混了个大副当当,这趟他们那艘船的收获不错,往家里拎了好几斤鱼,本来刚才刘帅红就要拎过来的,结果一听说许家那死老太婆又去找妹子麻烦了,气得她赶紧跑过来,鱼啊旧衣服啊,全都被她抛到了脑后。
等第二天一早,刘帅红又往妹子家跑了一趟,拎了两斤鱼,还提了半包旧衣服,顺便还带了个消息回来:“我刚看到主任大娘拽着大队长上了小舢板,好像是往峡口那头去了。”
小舢板就是那种一人撑的木板小船,走不远,不过也够走近路去别的地儿了。巧合的是,峡口那头正好是刘家姐妹的娘家。
“去就去呗,主任大娘会提前安排好今个儿的活计。”刘秀红接过了鱼和衣服,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
鱼是刘帅红昨晚就简单腌制过的,毕竟这天气,不做任何处理的话,一晚上鱼就发臭了。衣服是刘帅红儿子航航穿不了的旧衣服,航航今年七岁了,他的旧衣服给自家大儿穿刚合适,这年头什么东西都缺,像孩子的旧衣服,若不是关系亲近的,人家还不愿意给呢。
见妹子忙着,刘帅红也急着去做活,没多做停留就匆匆离开了。她就是可惜先前不知道主任大娘今个儿要去峡口,不然她也能写个信托人带给娘家爹妈了,好叫爹妈想想法子劝服了这个倔脾气的小妹子。
刘帅红是没能送的了信,可傍晚主任大娘倒是拿了封信来刘秀红这儿。
信是刘秀红娘家大哥写的,她爹妈可不识字。里头写的内容也简单,前后三句话,写的就是同一个事儿,全是劝她回娘家,说爹妈都很担心她,说哥嫂都在等着她,家里的房间收拾出来了,侄儿们也在念叨小姑姑啥时候回来。
她丈夫出事的消息传开后,娘家那头也是来了人的。当时,她娘家爹和俩哥哥都出海去了,来的是她妈和俩嫂子。
因着那会儿人才刚没,家里为了办丧事也是人来人往的,有些话就不大好当人家的面说,尤其是许家人的面。可她妈还是想法子背着人叮嘱了她好些话,基本上就是她大姐同她说的那些。
刘秀红当然明白,娘家人这么做都是为了她好,可她实在是舍不得放弃孩子。偏生,想要带着孩子改嫁是绝对不可能的。且不说老许家能不能答应,就算答应好了,也没人会愿意娶个带俩儿子的女人,她也不愿意叫孩子们过寄人篱下的日子,被人指着鼻子骂是累赘是拖油瓶。
草草的看完了信,又诚恳的谢过了主任大娘,刘秀红还是坚持自己原先的想法。
主任大娘摇了摇头:“谢倒不必了,就是这事儿吧,你自己想清楚了别后悔就成。”顿了顿,她又高兴起来,“跟你说个好事儿,咱们队要来新船了,是大船,不光要比原先的大好多,还给配了俩小渔艇,说是什么……围网作业。”
刘秀红早以前还跟着娘家爹上过渔船,不过峡口渔业队比他们这儿要穷一些,渔船小不说,数量也不多。像东海渔业队的大船能出海十天才回来,峡口那边的差不多三五天就算一趟了。走不远是一回事,主要是捕获的鱼多了,他们既装不下也拖不动。
至于围网作业什么的,她完全听不懂。
可不管怎么说,有新的渔船,还是大船,那肯定是件好事儿。大船意味着能去更远的海域,自然也就能捕获更多的大鱼,尤其在附近海域捕捞的渔船特别多,避开这些竞争者,想也知道下一趟必是收获满满的。
“就是上回说的事儿落实了吧?国强他以前……”刘秀红忽的住了嘴,原本听了好消息微微上扬的嘴角,再一次耷拉了下来。
来新渔船这种事情,肯定不是上头突发奇想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国家造船厂完工后,分配给乡镇公社的,然后再依着往年的捕获量分配给各个渔业队。也因此,多半都是老早以前就有传闻了,只不过等真正落到实处上时,都是两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刘秀红先前听丈夫提过,那会儿他还兴冲冲的盘算着会来几艘新渔船,掰着手指头算各个队员的能耐和资历,琢磨着自己是不是有机会被选到新船上去。
谁能想到,船来了,人却没了。
在场部那头受了一肚子的气的许婆子刚回到家里,她肯定不敢跟妇女主任对着干,只想着有啥法子能逼着儿媳刘秀红自个儿主动改嫁。正寻思着呢,猛然间她就听到了这么一通大吼。
许婆子:……!!!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许婆子一阵风般的冲出了院门。前后也就这么两三秒工夫,她已经杀到了路边,二话不说,直接举起她那蒲扇般的巴掌,一下就给糊到了亲闺女许秋燕的脸上。
快,狠,准。
许秋燕根本就没反应过来,只感觉到一股子大力从自己的右脸处袭来,紧接着她整个人就被掀翻,重重的砸到了地上。
这档口,附近的几户人家也都陆续出门看情况,毕竟许秋燕方才那骂声是既高亢又嘹亮,配上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几乎可以轻轻松松的脑补出一场大戏。
结果,等人家捧着饭菜走出家门时,却正好直面这铁血的一幕,心理素质稍微差点儿的,一个没稳住,手里的碗就咣当一声落了地。
没等那倒霉蛋心疼自家的碗,许婆子就扯着嗓门骂了起来。
怎么说呢?许婆子一开口,当即就用事实表明了许秋燕确实是她亲生的,同时也用实力证明你妈还是你妈。
“许秋燕你个没良心的狗东西!”
“你说谁死了?你才死了啊!”
“那是你哥,打小最最疼你的亲大哥啊!”
“我打死你个狗日的白眼狼!!”
骂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许婆子每一声骂都配上了相对应的动作,那可真的是巴掌接巴掌,哪儿疼往哪儿扇,能用多大力就用多大力。
几巴掌下去,秋天的燕儿啊,差不多已经成了冬天的母猪了,还是快出栏的那种。
“妈,妈!妈……”许秋燕被这铺天盖地般的巴掌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别说反抗了,那是连躲都躲不了,除了哭着喊妈外,甚至连句讨饶的话都说不全乎了。
围观群众已经惊呆了,皆是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同时也因为剧情发展得太迅猛,震惊之下连个上来劝架的人没有。
“你别叫我妈!长本事了啊,你这么能耐,还管我叫妈干啥?你管别人喊妈去,我没你这种闺女!滚!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我老许家没你这种祸害!!”
“不是的……妈,妈!”
“你哥多好一人呢,又能耐又孝顺,对你这个迟早要嫁出去的妹子都掏心掏肺的。可你是咋对他的?你的良心都叫狗给吃了吗?真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许秋燕!你说说看,为啥死的不是你呢?”
“妈!!”
不光是许秋燕哭得气噎声堵,许婆子边骂边打,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她的大儿子啊!
她那孝顺能耐的儿子啊!
她老许家的根啊!
整个队上都知道她许婆子是个心眼偏到咯吱窝里的人,可问题在于,她偏心的一贯都是大儿子许国强。别看许国强比大队长韩远征还小了两岁,可事实上许婆子却比韩远征那当妇女主任的妈大了足足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