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046章

字数:5207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此为防盗章  农业队和渔业队尽管平时往来不多, 可每到紧要关头却是同心协力一齐度过难关的。

    像如今, 国家提倡买卖自由了。农业队那边除了公家的地不能动外, 自留地出产的蔬果还可以卖给城里人换点儿零花钱, 养的鸡鸭生的禽蛋也能卖出去。渔业队也可以卖些小鱼小虾, 或是自家做些腌货,拿坛子装了卖给外头的人。

    唯一麻烦的是, 他们住的地方要去想进城, 就得坐摆渡船去。可眼下各个队都只有渔船, 根本就没有专用的摆渡船。这要是去其他岛上走亲访友,还能蹭渔船走, 住几天再搭顺路的渔船回来。可要是去了城里,吃住都要花钱,就为了卖这点儿东西,着实划不来。

    好在,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就有那脑子好使的鱼贩子,借着来渔村收鱼的机会, 再廉价收点儿别的东西, 也不一定是花钱收购的, 多是拿外头的日用品来换,像脸盆、茶缸子、热水瓶等等, 都是极为受欢迎的东西。

    赚钱的路子还是有的, 却没一样适合如今的刘秀红。

    想想俩儿子, 五岁的大儿子还丢得开手, 随他上哪儿玩都成,只等再过两年就给他送到小学里头去。可一岁的小儿子,却是时时离不得人,要带着孩子的话,也就只能想法子加快速度织网了。

    正盘算着,家里又来人了。

    “秀红你没事儿吧?我听人说,你家那老婆婆又来闹事了。”刘帅红家离这儿还是有段路的,她一听说就赶忙跑过来了,这会儿还有些气喘吁吁的。

    “能有什么事儿?她最多也就是在门口骂两声,不会怎样的。”刘秀红起身倒了碗凉白开给娘家大姐,她家倒是一直晾着开水,只要是小儿子年岁太小了,要是直接喝凉水,容易闹肚子,别家可没这般讲究。

    “她是不会怎样,可也绝不会给你搭把手的。”刘帅红呼噜噜的喝下去半碗水,把碗一撂,又说起了已经讲了八百回的车轱辘话。

    刘秀红听了一会儿,瞧了瞧外头的天色,忍不住说:“大姐你赶紧回家去吧,我还要出门去找豪豪,那孩子一见他奶就躲出去了。”

    “真是大人造孽小孩遭罪!就你那老婆婆,见天就上门吵吵,瞧把个孩子吓成啥样儿了?算了算了,你赶紧去吧。”

    “嗯,那你记得下回别忘了给我带航航的旧衣服啊!”

    已经出门的刘帅红听了这话,差点儿就叫门槛给绊了一脚,刚要说什么,就看到大外甥在拐角处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看,当下忙扯着嗓子喊:“豪豪过来,你奶早就走了。”

    听说奶走了,豪豪才耷拉着脑袋蔫巴巴的走过来:“大姨好。大姨你放心,等我爹回来了,我奶就不会再来吵吵了。”

    本来嘛,刘帅红还想跟大外甥说几句话的,结果被他这话一噎,索性不说了,只摆摆手叫他进屋,又站在外头对妹子:“明个儿早上别急着走,我给你拿点儿东西来。”

    刘帅红的丈夫也是渔业队的,还在船上混了个大副当当,这趟他们那艘船的收获不错,往家里拎了好几斤鱼,本来刚才刘帅红就要拎过来的,结果一听说许家那死老太婆又去找妹子麻烦了,气得她赶紧跑过来,鱼啊旧衣服啊,全都被她抛到了脑后。

    等第二天一早,刘帅红又往妹子家跑了一趟,拎了两斤鱼,还提了半包旧衣服,顺便还带了个消息回来:“我刚看到主任大娘拽着大队长上了小舢板,好像是往峡口那头去了。”

    小舢板就是那种一人撑的木板小船,走不远,不过也够走近路去别的地儿了。巧合的是,峡口那头正好是刘家姐妹的娘家。

    “去就去呗,主任大娘会提前安排好今个儿的活计。”刘秀红接过了鱼和衣服,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

    鱼是刘帅红昨晚就简单腌制过的,毕竟这天气,不做任何处理的话,一晚上鱼就发臭了。衣服是刘帅红儿子航航穿不了的旧衣服,航航今年七岁了,他的旧衣服给自家大儿穿刚合适,这年头什么东西都缺,像孩子的旧衣服,若不是关系亲近的,人家还不愿意给呢。

    见妹子忙着,刘帅红也急着去做活,没多做停留就匆匆离开了。她就是可惜先前不知道主任大娘今个儿要去峡口,不然她也能写个信托人带给娘家爹妈了,好叫爹妈想想法子劝服了这个倔脾气的小妹子。

    刘帅红是没能送的了信,可傍晚主任大娘倒是拿了封信来刘秀红这儿。

    信是刘秀红娘家大哥写的,她爹妈可不识字。里头写的内容也简单,前后三句话,写的就是同一个事儿,全是劝她回娘家,说爹妈都很担心她,说哥嫂都在等着她,家里的房间收拾出来了,侄儿们也在念叨小姑姑啥时候回来。

    她丈夫出事的消息传开后,娘家那头也是来了人的。当时,她娘家爹和俩哥哥都出海去了,来的是她妈和俩嫂子。

    因着那会儿人才刚没,家里为了办丧事也是人来人往的,有些话就不大好当人家的面说,尤其是许家人的面。可她妈还是想法子背着人叮嘱了她好些话,基本上就是她大姐同她说的那些。

    刘秀红当然明白,娘家人这么做都是为了她好,可她实在是舍不得放弃孩子。偏生,想要带着孩子改嫁是绝对不可能的。且不说老许家能不能答应,就算答应好了,也没人会愿意娶个带俩儿子的女人,她也不愿意叫孩子们过寄人篱下的日子,被人指着鼻子骂是累赘是拖油瓶。

    草草的看完了信,又诚恳的谢过了主任大娘,刘秀红还是坚持自己原先的想法。

    主任大娘摇了摇头:“谢倒不必了,就是这事儿吧,你自己想清楚了别后悔就成。”顿了顿,她又高兴起来,“跟你说个好事儿,咱们队要来新船了,是大船,不光要比原先的大好多,还给配了俩小渔艇,说是什么……围网作业。”

    刘秀红早以前还跟着娘家爹上过渔船,不过峡口渔业队比他们这儿要穷一些,渔船小不说,数量也不多。像东海渔业队的大船能出海十天才回来,峡口那边的差不多三五天就算一趟了。走不远是一回事,主要是捕获的鱼多了,他们既装不下也拖不动。

    至于围网作业什么的,她完全听不懂。

    可不管怎么说,有新的渔船,还是大船,那肯定是件好事儿。大船意味着能去更远的海域,自然也就能捕获更多的大鱼,尤其在附近海域捕捞的渔船特别多,避开这些竞争者,想也知道下一趟必是收获满满的。

    “就是上回说的事儿落实了吧?国强他以前……”刘秀红忽的住了嘴,原本听了好消息微微上扬的嘴角,再一次耷拉了下来。

    来新渔船这种事情,肯定不是上头突发奇想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国家造船厂完工后,分配给乡镇公社的,然后再依着往年的捕获量分配给各个渔业队。也因此,多半都是老早以前就有传闻了,只不过等真正落到实处上时,都是两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刘秀红先前听丈夫提过,那会儿他还兴冲冲的盘算着会来几艘新渔船,掰着手指头算各个队员的能耐和资历,琢磨着自己是不是有机会被选到新船上去。

    谁能想到,船来了,人却没了。

    这许婆子是淡定了,可妇女主任这心里却是难受得紧。

    正难受着呢,就听路过的人同她说,码头那头有渔船回港了。主任大娘一听,忙往滩涂边去,还没等她走到呢,就远远的看到她家大儿子提着大竹篓子往这边来了。

    “韩远征你个小兔崽子!你还知道回家啊?”

    妇女主任压根就没给亲儿子任何辩驳的机会,张嘴就是噼里啪啦一大堆:“别家小子十六七岁就开始相看了,过个一年就给家里添个大胖小子。你呢?你呢!眼瞅着都快二十五岁了,你告诉我,我的儿媳妇我的大孙子在哪儿呢?你自个儿不学好,还带着你弟弟一块儿不学好,你说说你,你你你……”

    韩远征:……

    隔了一天工夫,他堂堂东海渔业队大队长就感受到了昨个儿回来队员的懵圈和绝望。

    这话要怎么说呢?总感觉今个儿上岸的姿势不太对。

    “妈,你又打哪儿受了气?”韩远征一脸的无可奈何,空着的手拉过他妈,“先回家吧,有话回去再说。”

    “说什么?我跟你没话好说。”话是这么说的,但妇女主任也没打算真不给儿子留半点儿颜面,到底还是先往家里去了。

    不过,她还是抓紧一切机会,先将事情说了个大概。等回到家时,她已经吐露了个痛快,而韩远征也终于了解了前因后果。

    “计划生育啊,这事儿我听说过。老首长早就说了,男女平等,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将来,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孩子,男孩女孩没啥区别。”韩远征随口说着,边说边把竹篓子里还活蹦乱跳的鱼放到了灶屋门口的大水缸里,快死的两条鱼则拿出来,直接开杀。

    结果,鱼还没杀呢,他妈差点儿把他灭了。

    “对呀!老首长是说了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可你生了吗?你就是不听我的话,也该将老首长的话听进去吧?我的儿媳妇呢?我的大孙……大孙女呢?”

    平心而论,妇女主任肯定还是想要大胖孙子的。可这人嘛,有时候贪心得很,有时候又很容易得到满足。她从大儿子十六七岁起就开始操心婚事,到如今也有七八年过去了,别说大孙子了,那是连儿媳都没娶进门。也因此,她的标准是一降再降,只求儿子先娶媳妇再说其他的。

    见儿子不吭声,她又道:“前次带你去看的峡口渔业队老张家那姑娘咋样啊?你倒是说话啊,觉得好,我就准备份彩礼,把这事儿先定下来。你真要是不喜欢,我再张罗着帮你另外选一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