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字数:6146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老乞丐也算得挺准,他果然只活了并不长久的两年。

    两年间,老乞丐带着两个孩子四处奔波,想找到一个足以容身之处,一个可以被称为“家”的地方。

    最终能接纳他们的,还是只有这样一个破庙。他们走过许多地方,最后还是回到原点,回到那起始之地。

    而这一圈绕下来,也着实费了老乞丐不小的劲,终于在回到破庙后的第三日离世。

    小哑巴不知道老乞丐是怎么了,忽然的就这样悄无声息。

    小哑巴用手去推老乞丐,老乞丐的身体晃了几晃,再没有其他动静。

    小哑巴只以为老乞丐是贪睡,一遍又一遍的拍打老乞丐,试图叫醒他。

    小哑巴直到最后也没能成功。他不知道老乞丐是怎么了,他不知道这叫做死。

    小哑巴不知道没了老乞丐他应该怎么办,他只能守候。

    他守在老乞丐的尸体旁,等过了一个时辰……等过了一个昼夜。

    老乞丐依旧没有睁开他那苍老迷蒙的眼睛。他纹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只剩平静。

    小哑巴和女娃娃靠着前几日乞来的东西勉强又熬过了三日,已是强弩之末。

    逼不得已,小哑巴只能学着往日老乞丐那样到热闹的地方去,带着他那只破碗,坐在某个角落里,等着有人施舍。

    也许是小哑巴太过木然,几乎没有人看到他,同情他的更是少之又少。一日下来,也不过两文钱。

    小哑巴不知道如今他最应该做什么。没有了老乞丐,便是没有了坚定的支柱,小哑巴有些迷惘。

    女娃娃的哭声,将他神游天外的灵魂找回。

    小哑巴抱起女娃娃,轻轻拍打她的后背,动作温柔、娴熟。

    女娃娃许是被安慰好了,许是苦累了,没过多久便停止哭泣。

    小哑巴看着怀中小小的软软的小可爱,好像又找到了坚强下去的理由。

    小哑巴还是个孩子,女娃娃是个比他还小上许多的孩子。

    两个孩子一个天生残疾,一个懵懂无知。他们之间的缘分,是划破一切界限的神奇。

    小哑巴是夏日里出生的,捡到女娃娃时三岁未到。

    小哑巴三岁才学会走路。那时人们对孩子是否聪明大多看小时学步和说话。

    小哑巴这辈子都不可能开口说一句话了,但就这走路来说,也算得上愚笨的了。

    老天的不公平,不仅让他天生比别人少一些东西,连思考事物的方式也与绝大多数人不同。

    这是他的温柔,也是他的罪恶。

    女娃娃直至如今也不过两岁半,小哑巴长她三年。

    女娃娃已经会直着背坐起来,但也仅限于此。这些被抛弃的孩子,再如何聪颖,没有人教导,也是什么都不会。

    小哑巴在老乞丐走后,用营养不良的瘦小身子去守护女娃娃,竭尽所能的爱护她。

    即使现在还这么小,从她哭起来从不嫌累就能看出女娃娃是个活泼的性子,小哑巴希望他能用自己的力量留住女娃娃的这份活泼。

    只是转眼沧海桑田,曾经相依为命的他们已是陌路人。这当然是后话。

    ————————————————————————————————

    让我们回到开头。老树胡同,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早些年,这地方是没有名字的。就像平常的小村子一样,生活着一些平庸的人们。

    后来村里极有威信的一位老人说,咱们的村子小是小,可不能没有名字啊。

    于是村里人便根据村里的一棵古树,以及村子窄似一条胡同定下了名。就叫老树胡同。

    老树胡同这个名字很简单,一点吸引人的细节都没有。谁让整个村里会写着四个字的人也没几个呢。一群没文化的人能想出什么好名字。

    就这样定下似乎很草率,但这草率的几个字对起名的人来说,是绝对的重要。

    因为这是他们的家,他们在这里生活,他们的根在这儿。就像那老树的根,数不清的纠缠,割不断的羁绊。

    小哑巴也是在这样的地方长大。他对这片土地也是有感情的。

    然而就在他即将六岁那年,发生了这样一件让他颠覆对世界认知的事:

    这年寒冬里,有一位青年人从外地来到老树胡同,说是要在这里生活一段时日。

    那青年人因为识的字不少,村里人对他都很友好,常常问他有没有要帮忙的。

    后来,他开了一间私塾,简陋的屋子里只有几个村里人的孩子和这青年人,书声琅琅充斥整间屋子。

    能去读书的,也只有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这是许多孩子都羡慕的。因此,尽管身处穷酸陋室,这些孩子也高兴得很。

    小哑巴一直就在与私塾相邻的破庙里,静静地听他们读书。虽然他什么也听不懂,但听着这些声音,不觉间心生向往。他喜欢这种让人安心的声音。

    他常常在私塾的窗外偷偷望着里面捧着书的学生和教书先生。

    终于有一天,青年人注意到了他。那夫子走到他身旁,和他搭起话来。

    可是让先生很奇怪的是,不管他说什么,那孩子都从不回答。只是用乌黑的眼睛看着他。

    和这个小男孩接触一些之后,才发觉他是个哑巴。

    青年人觉得这孩子很可怜。于是他常常踏足隔壁的破庙,带一些便宜的吃食去看看小哑巴。

    偶尔他还会教小哑巴识几个字,甚至给女娃娃起了个名字,叫“小柳”。

    小哑巴并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只是觉得从先生口中念出的音,很好听、很好听。

    小哑巴受了先生许多的照顾,他知道这是“好”。先生是个好人。

    偶尔小哑巴回到先生家去,有时就会看见街上医馆的年轻掌柜,他和夫子经常在一块儿。

    年轻掌柜很和善,对于脏兮兮的小哑巴没有半点儿厌恶,还对他笑。

    掌柜的笑让人看了就觉得很轻松,那是发自内心的笑。得体而亲切。

    小哑巴还撞见几次先生和掌柜抱在一起,嘴唇贴着嘴唇,看得出掌柜比先生矮几寸。小哑巴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只当这是二人感情深厚。

    小哑巴对于感恩的概念还是很明白的。他知道先生和掌柜都是好人,他很想报答他们却无能为力。

    有的时候,小哑巴会摘些树叶来,在上面画一些不知是什么的东西送给他们,这是他力所能及的感谢。先生和掌柜也欣然接受。

    很快,春天就来到了,小哑巴特别喜欢这个温暖的时节。

    可是有一天,一切都显得冰冷。

    那天,小哑巴手里拿着自己用新发芽的柳树枝做的叶环跑到先生家去,想把这个送给他。

    偏偏就看见了令他不解的一幕:

    平日里对先生无比和气的同村人此时正在先生的家门前,将先生围在中间,嘴里边说着小哑巴听不懂的话,一边责打先生。

    小哑巴跑过去,听见有人在骂“……死断袖!竟然跑到这里来教书!是想把我儿子教的和你一样吗!……”都是差不多的话。

    他们对先生拳打脚踢,甚至有人用

    虽然小哑巴不知道先生做了什么要被这样对待,也不明白这些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小哑巴不觉得会是先生的错。

    小哑巴想上去阻止他们,可是他知道他没有办法。他没有救出先生的能力。他只能这样看着。

    终于等到人群散去,小哑巴跑到先生的身旁,却连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了。

    先生平时衣冠楚楚,现在却披头散发,连脸上都青一块紫一块。他似乎已经昏过去了。

    小哑巴忽然发现先生抱着什么。先生昏过去了也不忘死死护住怀里的掌柜,宁可自己遍体鳞伤也要保护他。

    小哑巴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他知道,像先生这样好的人,一定不会是他的错。

    年轻掌柜慌忙的将先生扶起来,把先生搀进了屋,小哑巴也急急忙忙的跟了进去。

    掌柜一句话也没有说,平时总是面带微笑的脸,此时却纠结得很,看得出他的难过。

    掌柜用湿毛巾擦去先生脸上的污物,动作轻柔。掌柜的目光从未离开先生,眉头紧紧地拧着,几乎就要落下泪来。

    小哑巴拉了一拉掌柜的衣袖,将手中的叶环递到他面前。

    掌柜看着他,伸手接过绿色的叶环,他轻轻地说:“这是你做的吗?”

    小哑巴点头。掌柜似乎有些勉强的笑了:“谢谢你。”面上的表情苦涩的不可思议。

    小哑巴又摇头。意思是不用谢。他转身,跑回了破庙。

    小哑巴差一点就忘记了还在破庙中熟睡的妹妹。这时先生还没有告诉小哑巴”小柳“二字是如何写的。

    很快的,天色暗沉下来。

    那之后,小哑巴再也没有在村里见过掌柜和先生。他们离开了。

    小哑巴不知道他们那么好的人为什么要被驱逐。他开始厌恶世俗。

    小哑巴觉得,只是因为人们太过分,才会逼得这两个心善的人离开的。

    小哑巴为他们可惜,也为自己可惜。

    因为他还没来得及让先生教会他“小柳”是如何写的。

    小哑巴的可惜是值得的。他直到最后,也没能告诉女孩,她有一个名字,叫做“小柳”。他也没能叫一声她的名字。至少他自己能够记得,有一个名叫小柳的姑娘,曾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

    许多的遗憾,是弥补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