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字数:4889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天地未化时,本是一片混沌。

    分不清是什么时候,这混沌渐渐分化,清者为天,浊者为地。而至于莽莽绿植,鳞虫走兽遍布于野时,早不知时间几何了。

    于这‘本真’世界,灵气充沛是必然。懵懵懂懂的初生的世界,在漫长漫长的时间中,孕育出了自己的法则,自己的‘道’,于是便有了最初的神明。

    在天地中央,古老的巨石柱镌刻着光阴的流逝。不知道是谁第一次捡起地上的石头,在这石柱上刻下第一道笔划。从此,石柱上记载了千千万万年来的历史,此地也被奉为‘最初之地’。

    在传说中,最初的神明凋谢后,诞生了四位神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镇守四方,延佑大地安宁,尊称‘帝君’。有又七十四仙诞生,统称‘上仙’,在石柱上均有名录。

    此为上上仙等,至于其它陆陆续续诸如飞虫走兽、鳞鸟植物化生的仙不计其数,地位也就没那么高。

    在这个时期,三千世界,才刚刚衍生了几个。在‘本真’里,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所谓‘天庭’也只是四位帝君六十年举行一次的,雅称为‘灵琼宴’的集会场所而已。我们所能想象的权力机构,此时还未出现,正魔之分,也未明了。

    所以,这也是难得的悠闲太平时期。

    衡光上仙很幸运,生在这个时期。身为七十二仙之一,他地位还算超然。

    上上仙的诞生,是在石柱边上枝桠绵延三千里的‘本真树’上。一个果实,便是一位上仙的胚胎。这神树自诞生了四位帝君和七十二仙之后,便不再结果生仙,浓绿的叶子愈发密了起来。

    上仙诞生之后,会被抽签分到四帝君其中一位的神殿里,接着在神殿里度过百年岁月,由帝君授予仙法秘籍,自行修炼,成年后便可请行,天地间自寻洞府。

    衡光抽签分到了青龙帝君的门下,平日里由早被分到此门稍长的上仙带着。

    也许是青龙帝君比较冷漠,丢他们做一堆便不再过问,食物不提供,想学法术自己去藏书阁翻书,大有任他们自生自灭的意思。

    衡光光着脚丫和带他的上仙们爬山打鸟猎兽、抓鱼摘果,吃这方面,真没愁过。大家自立自强,互相照顾,顺带拉拉扯扯将不断加入的上仙带大,再一起学学法术不时切磋一下,感情挺浓厚。

    后来他长大了,懂事了,陆续送别过几个带过他的期满该离去的上仙,也不再撒丫子满山乱跑。专心习法,认真待人,关照后辈,衣物得体,笑容温暖——说他是好少年他还真是好少年——虽然他有过迷茫,但总归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着。

    再后来春去秋来,冬离夏至。百年里他在青龙殿外的雪原中,目送过几位上仙友人的离去。百年到时,那片雪原上,他被几位他带过的上仙哭哭啼啼的送别。

    ……也无怪他们如此缠人,这批上仙普遍来得较晚,现在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送别相处得好的长辈,哭也难免。

    衡光离开青龙殿时,刮着大风,夜幕漆黑,一轮明月悠悠的挂在天空。

    银白的月辉洒下来,白的是雪,茫茫的一大片,看起来颇有辽阔无际的意思;黑的是岩脊,在雪原上零星散落;更远处,朦朦胧胧的,似乎笼着层烟雾。

    那几个孩子扯着他的衣袖,抽抽噎噎的跟了一路,雪里踏了一地的碎琼乱玉。

    他不嫌烦的听着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着祝福的话,感觉有些不舍,却也有些无奈有些好笑。又不是说生离死别,一个个都哭成这样做什么?

    过去仿佛跟现在重叠了,以前他哭着送别人,现在是别人哭着送他,细想来倒颇为有趣。

    有个词怎么形容来着?风水轮流转。

    衡光给了他们几道灵符,说是这灵符镌刻有他的灵息,以后要是他们飞过哪个山头,灵符烧起来了,那他住那山里无疑了。又说了什么有缘自会相见之类的高深莫测的废话,然后施了个法,一溜烟就不见了。

    等孩子们反应过来时,衡光早已御剑至了天际。

    他听到被远远抛后的孩子们愤愤的大喊:“你别再想见到你埋的那几坛酒了!”不禁莞尔。

    等到驶离了那几个孩子的眼界,又飞了一会,他才停下来,换用双脚走。

    他只是徒生的兴致,想要好好走走这片他生活了一百年的土地。

    他想起那青龙殿外的雪原,青龙殿后的郁郁葱葱的高山林木,这种分布突兀得连过渡都没有,真奇怪啊,不是吗?

    他在雪原中走着,青布靴踏在雪地上有吱吱呀呀的细响,青袍宽袖被风吹得呼啦作响。

    四野愈寂静,雪原的苍茫便愈发清晰。

    不知何时,乌云遮住了月亮,天开始落下雪来,稀稀疏疏的。他捻了几片雪,在手中幻化成一盏灯笼一柄伞。后来雪渐渐大了起来,扑打在伞上身上,他调动起体内的灵气暖身护体,因而伞下的方寸之地,雪便再也不能入侵了。

    他看着漫天的雪,忽然想起青龙殿里,端坐在正座上的的青龙帝君的眼神。

    黑黑的,深邃的,冷冷冽冽的,让人看不清里面有些什么。

    彼时青龙帝君一身青色华服,容颜俊美,贵气逼人。而他在殿上低头叩首,行谢恩之礼,心中斟酌词句,想着告退之词。

    说起来,他见过的帝君只有青龙帝君。这青龙帝君他也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刚被分来的时候,再一次就是这次离开例行告辞的时候。刚分来那时候他印象不是很深,只记得这位帝君随手将案上的书翻了翻,然后就对他说:“便叫‘衡光’吧。”

    “嗯?”

    “你的名字。”

    “……”

    于是他就这么随意的被人取了名字,并且这个随意的名字将伴随他一生。

    其实说起来,青龙帝君起名的品味也算高了,什么‘衡光’‘朗星’‘瑜生’,其实还能琢磨琢磨。

    听传闻说,白虎帝君给人起名都叫什么‘吞天’‘弑魔’‘灭邪’,杀伐之气毕现;玄武帝君给人起名都叫什么‘忘情’‘无念’‘断缘’,好像被什么人欺骗了感情一样;而朱雀帝君,唉,他座下的都叫什么‘铁柱’‘二狗’‘驴蛋’,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什么奇怪的书才起名起成这样……

    他也没有验证过这传闻的真实性。虽说四位帝君的宫殿都在本真树附近,彼此也互相走动,但上仙们未满百岁都不能出殿域,没参加过灵琼宴,自然没接触过其它帝君座下的上仙,也就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如今他得出殿域,似乎一切的事情都有可能了,他可以去验证传闻的真实性,可以去游山玩水,可以去结交四方朋友,可以去寻个好点的灵山自己盖个殿宇,不必担心邻居的上仙施法时意外烧到他的衣服。

    可是他才没走多远就开始回忆起以前的生活。像这样的风雪之夜,那帮死孩子会挤到他的小茅屋里闹腾,烧上肉汤,温上不烈的酒,各自带来的果子摆满了一桌,一群人吃吃笑笑,在暖澄澄的火光里闹上一夜。

    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干什么。也许已经挖出了他埋的那几坛酒,聚集在某人屋里,就着炭火温了,入喉下肚。

    一个人出来才知道,天大地大,没有归所,是多么茫然。

    风雪愈发大了。

    衡光御剑低飞,寻了一个山洞便入。洞很大,里头火光灼灼,一头金黄色的巨蟒盘踞在火堆旁。见他入内,只是懒懒的睨了他一眼,复又枕头睡去。

    衡光有些尴尬,但风雪太大,一时间也找不到其它山洞,就只能厚脸皮的在洞里呆着,挑了个离巨蟒较远的角落倚着岩壁坐了下来。

    “要去青龙殿?”

    有个声音懒懒说道。

    衡光望去,看见巨蟒睁开了眼晴看着他。他注意到那双眼睛是金色的,澄澈的,在火光中好像流动着精芒。

    “不是。”

    “那就是刚刚从青龙殿出来?”

    “嗯。”

    “上仙?”巨蟒眯了眯眼睛。

    “嗯。”

    巨蟒不再多言,闭上眼睛,似乎又睡了过去。

    衡光等了一会,寂静中只听见焰火轻微的爆裂声和洞外呼啸的风声。

    他给自己画了个法阵,然后也闭了眼。

    一夜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