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

字数:9106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馆陶公主收到楚云的回信后,心里不免一阵失落。但看到那几味药材后,心里又重燃起希望。

    唤来府医,让他看看这几味药材府里是否有?府医捏捏了长长的羊须胡,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你的意思是府中没有了?”

    “回公主,这些都是珍稀药材,生长之地极为恶劣,而且还是百年才长出这么几棵的。”府医老老实实回答道,看着馆陶公主一点一点阴沉下的脸色。遂知道自己要遭殃了,不如老老实实全说完算了。就再补充道“即便采摘来,药方上的量也凑不够啊。”

    “当真这么难寻?”馆陶公主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就这么命苦。有了药方,却没有药材。

    “例如这天山雪莲,虽是活血通络,祛寒暖宫,能助皇后得子的奇药。可是却生长在西南高山苦寒之地,周围布满碎石。搞不好还会出人命啊。”

    馆陶公主脸色阴郁,声音冷彻狠厉“本宫就先进宫讨要,若是宫内也没有这些。本宫就要派人去寻了,你先下去吧。”为了自己的女儿,她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你先下去吧。”

    “诺。”府医也在内心感叹,自己也算看皇后从小长大的人,怎么会有着怪症。

    馆陶公主忧心忡忡,内心焦灼心疼。在屋内不停的踱步,叹气。

    一会儿,唤来贴身丫鬟翠竹,给自己梳妆,然后陪她进宫一趟,她就不信偌大个国库就没有她想要的药材。

    :“公主,可还是为了小姐?”翠竹从小跟陈娇一起长大,喊惯了小姐。

    馆陶公主点了点头,摸了摸梳好的发髻,金珠玉饰也无法遮两鬓的丝丝缕缕的白发。

    翠竹贴心的把馆陶公主两鬓间的白发给藏了起来。

    馆陶公主整了下衣服,出门上马车行色匆匆的进宫。

    一进宫门,就直接赶到太医所,求问这里医术最高明的郑太医。

    “郑太医,你看看宫内有着几味药么?”

    郑太医一看是馆陶公主,弯下腰恭恭敬敬的接下药方。看了眼上面的药材,就紧紧的锁住眉头。

    馆陶公主看见郑太医的紧锁的眉头,就知道宫内是没有了,心陡然凉了一片。

    “回公主,宫内就有这深山灵芝还有着三斤二两的人参。”

    :“有几味是几味,那其余国库也没有?”

    “没有。要不老臣给公主盯着,看地方诸侯进贡有没有这些药材。”然后拿笔抄写下药方。

    “好,这些你就给本宫全部包走。”

    “公主,这灵芝不能全给啊,太后最近身子弱,还要给她熬制补药。”郑太医面露难为之色,这一方是太后,一方是馆陶公主,两方都是惹不起的人物。

    王娡?馆陶公主心里冷笑,没自己她何德何能能做到太后这个位置:“无妨,到时你就直接说是本宫身体不适拿走了。”

    :“诺。”郑太医亲手取出这两味药材,给馆陶公主包好。

    翠竹上前,小心翼翼的从郑太医手中接过包好的药材。随馆陶公主离开,一起到太皇太后的长信殿。

    :“母后。”馆陶公主声音甜甜腻腻的,没有对外人的尖声利气。

    太皇太后正在殿内软塌上小憩,听到馆陶公主的声音,慢悠悠的起来,被孙婆婆扶着到达前殿。

    : “馆陶,找哀家何事?”

    馆陶公主亲切的揽住太皇太后,“没事儿就不能来看看母后了?”

    太皇太后轻点馆陶公主眉心: “就你会说。”看似责备,其实充满浓浓的母爱。

    “母后,今儿儿臣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娇儿在南阳郡遇到位神医,给娇儿开了个能诞子嗣的方子。”

    太皇太后一听,声音都爽朗了好多“哦,那可是好事儿啊。这么说哀家可就快要抱曾孙子了。”

    馆陶公主有些幽怨: “可就是药材不够啊,就这儿臣将太后要服用的,给拿过来了。不知道太后会不会生气?”

    “拿就拿了,子嗣重要。谅她也不敢说些,哼!”太皇太后现在也是不喜这平阳母女俩,狐假虎威,装腔作势。

    “母后,若是宫内有这些药材就一定要留着啊。”说着将药方递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收下转交给孙婆婆看管。

    “好,为了娇儿哀家一定留着。”

    “多谢母后。”馆陶公主喜笑颜开,陪太皇太后说话拉家常,嘴都没有合拢过。又在宫里陪太皇太后用膳,在御花园散步。直到夜幕降临才离开,还吩咐孙婆婆定要好好照顾太皇太后。

    平阳侯府,平阳公主正和平阳侯曹时一起下棋打发时间。

    “公主,今馆陶公主进宫拿了些药材。然后又陪太皇太后用膳,逛御花园。”刚打探到消息的丫鬟,第一时间就来向平阳公主汇报。

    “哦?”平阳公主着实好奇,自己这个姑母府中要什么有什么,竟会还缺几味药材?这令她非常想不通,棋也没心思下了。

    平阳侯曹时纯属妻管严,见平阳公主心思不在棋盘上。就老老实实的收起棋盘,帮她分忧,揣测道:“会不会是身体不好,强身健体?”

    平阳公主摇了摇头,自信肯定的说道:“本宫这个姑母一直很强健,她府中没有的肯定是些大补珍稀的。她要这些到底有何用?”

    : “给皇后的。”平阳公主的贴身丫鬟,心腹如意猜测。然后又摆摆手示意来报消息的丫鬟可以离开了。

    “有可能。”平阳公主心里思忖,看来得早日将子夫送进宫中,以免后患无穷。

    随后让自己的夫君平阳侯,找人帮卫子夫稍微修改家世背景。卫子夫家世不仅贫贱卑微,而且还算不上清白。宫中女子不怕出身不好,就怕的是家世不清白万一进宫被人查出来,被姑母等人抓住把柄怕是日后插人入宫就难上加难。

    “本宫要去找子夫谈谈心,夫君你先去忙吧。”平阳公主被如意搀扶着离开,信步走向卫子夫所住的庭院。

    今夜月色极美,挥洒这皎洁的月光。庭院附近的花也全开了,凉爽微风吹过,夹杂伴随着百花的香气,沁人心脾。

    “卫青?”平阳公主看到院中坐着一个熟悉男子的身影,探寻的问道。

    卫子夫的亲弟弟卫青,平定匈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如今和卫子夫一样都是一介平民,居住在一个庭院,为平阳侯府做事。

    “卫青拜见公主殿下。”卫青看到是平阳公主,赶忙抱拳跪地行礼。

    平阳公主慢悠悠的走进来,轻轻挥挥衣袖,淡淡的说道“平身吧。”

    “谢公主。”

    “怎么还不睡?你姐姐呢?”

    “姐姐在屋里绣东西。”

    “哦,那本宫去瞧瞧。”平阳公主熟悉的走进屋内,屋内灯火通明。

    卫子夫正坐在床边,仔仔细细一针一线的绣着鞋样儿,过于认真都没有发觉有人进来。

    眼尖的平阳公主看到卫子夫手中的鞋样儿,和竹筐里的鞋底儿是男子的大小脚型。

    便直接坐在卫子夫另一侧,说道“子夫,又在给卫青做鞋?”

    “嗯,啊。公主,你怎么来了?”卫子夫大惊,慌乱中银针扎入细长的手指。

    看着手指指尖冒血,下意识的放到嘴里。

    平阳公主见状,假意生气嗔怪道“你看看,这么不小心!这么漂亮的手伤住了多可惜。”

    “公主莫怪,子夫以后会小心的。”

    “以后这些活儿让府里的绣娘做就可以了。”

    “不用劳烦绣娘的,子夫又不是不会。卫青是子夫的亲弟弟,子夫为他做些什么在正常不过。”

    “你对卫青真好。”

    “其实就怕进宫了以后,再想为他做些什么也做不了了,他穿鞋费,想着多给他做几双备着。”

    “子夫,若是你能飞黄腾达。卫青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说不定会封个大夫当当。”

    卫子夫羞涩的笑笑,小小的酒窝甜美可爱。“其实子夫是希望卫青一辈子能平平安安的就够了。”

    “子夫,你可知本宫让你进宫的目的?”

    “帮助公主了解宫中情况,得到陛下宠爱,稳固平阳侯府的地位。”

    “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往高处走。甚至得到皇后的位置?”

    “当今皇后身份尊贵,怎是子夫这种人能觊觎的。”卫子夫说的时候一脸与世无争的样子,云淡风轻,不像是装出来的。

    平阳公主看到急了,卫子夫如此出众的一个妙人而且心思缜密,聪慧伶俐。但竟然毫无竞取之心,只想平平安安的过。

    经过一番思忖以后,随意寒暄了几句,便让卫子夫早点睡,自己和如意离开。

    院中,起风了。深夜里的寒风渗入骨髓,平阳公主就穿着一件单衣,不禁哆嗦了一下。

    卫青还没有去休息睡觉,一个人坐在大树底下,喝酒赏月。身上还是刚刚的淡绿色麻布单衣,月光的余晖洒在卫青单薄的身上,喝酒的动作优雅,面容清秀,宛如谪仙。

    “夜深了,小心凉。”

    “无事儿。这酒热过,可以暖身。公主还是赶快回去吧,生病了君侯会担心的。”

    平阳公主又扭头看了看,屋内依旧是灯火通明。想到以后卫子夫和卫青要分开,自己心里也着实不好受。毕竟这对姐弟从小相依为命,再苦再累也没有分开过。如今是因为自己的私欲,送卫子夫进宫。自己是不是太过于自私,内心开始动摇。

    回去的路上,平阳公主又想了很多。抓紧如意的手,停在一棵大树旁。问道“本宫送子夫进宫是不是太自私了,没有想过子夫舍不得卫青。”

    “公主,依奴婢看来您做的没错。我们这些做奴婢的本应该为主子效犬马之劳,卫子夫她再怎么舍不得卫青,她迟早也是要嫁人的,卫青也是要娶妻的,所以分开是迟早的事儿,只是时间问题。与其让卫子夫她草草嫁给一个山野村夫,还不如送进宫里,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意字字珠玑,分析得理。

    平阳公主动摇的内心开始渐渐稳定,坚决。

    “如意,你回头替本宫问问子夫的真实想法。本宫也乏了,扶本宫回去吧。”平阳公主慵懒的打个呵欠,一脸困意。

    “诺。”

    与其他府邸相比,今日宫内暗流涌动。似是一根绷紧的弦,轻轻一拨,便会波谲云诡,翻天覆地。

    今日,太皇太后选景帝小女去匈奴和亲。遭到了众大臣的反对,如今她正襟危坐,满脸怒气的看着长信殿下方跪倒的一群大臣。

    “窦婴啊,亏你还是哀家的侄子!你是想把哀家给活活气死!还有你,田蚡!别以为你姐姐是王娡,哀家就不敢收拾你!”太皇太后声音锐利,怒不可揭。满眼冒着杀气看着底下跪着的以窦婴田蚡为代表的群臣。

    窦婴出列站起来,依旧义正言辞的说道“太皇太后,这和亲有损我大汉国威。更何况先帝就三个女儿,还请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太皇太后声音又变得低沉,缓缓说道“好啊好啊,天下百姓安稳这还不够吗?诸侯们不肯献女,哀家朝宫内选女有错么?”

    “我泱泱大汉,岂会怕一个小小的匈奴?和亲公主一个接一个,虽说是诸侯的女儿,可哪个公主得到善终了?匈奴如此蛮横,欺辱我大汉!难道就不应该出兵讨伐?”窦婴并没有因为太皇太后态度好转,也跟着好转。语气直接,丝毫没有给太皇太后留半分颜面。

    “那容哀家考虑考虑。”太皇太后说完,并没有让他们离开。而且一个人在反复磨搓旁边桌子上的玉制茶杯,刚刚凶狠暴戾的样子,渐渐柔和起来。又想了一会儿,她彻底平复了心情,对着窦婴和田蚡说道“哀家可以不让公主和亲,但是得要一个条件。是关于你们的。”

    窦婴也淡定坦然的回道“太皇太后请讲,臣一定答应!”

    跪在那里的田蚡,心里依旧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怕太皇太后所谓的条件是斩了他,不过想到自己的姐姐是太后,太皇太后不管怎么惩处,想必都会顾及自己姐姐颜面。想到这个心里顿时安稳了许多,也跟着同意。

    “就是你们二人革去官职,老老实实做你们的魏其侯,武安侯。”

    田蚡瞬间呆愣住,自己老不容易爬上来,官居太尉,手中握有一定权势,如今又恢复那个普普通通的侯爷。自己跟着窦婴反对太皇太后,是因为自己的姐姐舍不得小女儿,让他在太皇太后面前劝阻。如今是用他的官职来换取自己这个外甥女的平安。

    窦婴当即领旨,没有半分不悦后悔。田蚡又看了看窦婴,心里不是个滋味儿。

    正在长秋殿焦虑不安的太后,听到自己弟弟田蚡被罢官的消息。心里很是愧疚,若是自己没有让弟弟去求情劝阻说不定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看到自己的女儿破涕为笑,自己半蹲下来,轻轻拥住她,在她耳边说道“莹儿啊,你之所以不用去和亲全是你舅舅的功劳,将来一定要帮你舅舅。”

    小公主刘莹擦干眼泪,郑重的点了点头。

    “来人,给本宫更衣。”她要去长信殿附近接田蚡,告诉她自己目前的想法。

    太后一路行色匆匆,到长信殿附近,就看到大臣陆陆续续的从长信殿大门出来。

    眼尖的大臣看到她,纷纷向她行礼,也都知道她来次的目的。

    窦婴和田蚡是最后出来的,窦婴脸上充满无奈,无奈大权被外戚掌握的。而田蚡脸上挂满愁苦,愁苦自己好不容易爬上来,一夕之间恢复曾经。

    田蚡看到太后在远处站着,立马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大喘着粗气。

    太后看到田蚡这幅模样,心里更加愧疚心疼。

    窦婴见到太后,也是恭恭敬敬的行礼,还向太后夸赞田蚡的英勇忠诚,为国为民。

    等窦婴走远后,太后握住田蚡的手,含泪说道“弟弟,这次是姐姐对不起你。姐姐一定会为你筹谋规划,帮你官复原职的。这段日子你一定要忍,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姐姐,麻烦你了。”

    “麻烦什么,你我姐弟俩提这个多见外。想当年,我刚入宫的时候,是你在我身上陪我帮着我,没有你就没有姐姐的今天啊。”

    “姐,我先走了。这宫中太皇太后耳目众多,你要小心。”田蚡只有和自己的姐姐在一起,才能够推心置腹,说心里话。

    看着田蚡失意的背影,在太后身边的公主刘莹,朝着田蚡背影大喊“舅舅,莹儿也会帮你的。”

    田蚡听到刘莹清脆的童音,转过头对她笑了笑,没有说话。

    此事事关重大,自然瞒不过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这两大敌对。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在阁楼上看着皇宫的方向,叹了口气。

    “公主,经历了这件事,卫子夫是一定要进宫的。太后在宫中地位本就不稳,现在连田蚡大人都被罢官了,宫中再不树立自己的人,恐怕只能认人鱼肉宰割。”

    “如意,明日陪本宫进宫看看母后。”平阳公主并没有立即点头同意,绕过这个话题。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