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五十八章

字数:6121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国公府一家子前脚刚回府,茶还未用半盏,宫里赏赐的东西就跟着来了。

    “皇上御赐月纱锦十批,皇上御赐七窍玲珑香炉一对,皇上御赐青玉净瓶六对,皇上御赐文房四宝十套,皇上御赐羊脂白玉手镯一对,皇上御赐翡翠如懿九柄……”

    只见数不清的宝物,眼花缭乱的往进抬,好不壮观,把个庭子快堆满了。

    一家老小,看着宝物喜忧参半,只得跪下谢恩。

    “皇上还赐了魏国夫人给修编夫人。”

    魏国夫人?众人跪在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什么叫魏国夫人?难不成皇上还要给府里个的爷们儿纳个小的。

    门外等候的小太监,抬进了株牡丹。可不就是今日杨氏称赞的那株薇紫。

    杨氏原以为,花也会和其他御赐的礼物一同抬进来,没想到单独御赐。

    看着诧异的一群人,传旨的公公,喜笑颜开的解释。

    “俪皇贵妃,见夫人喜欢,就给他取名——魏国夫人,也好于夫人相配。”

    没想到御赐,一盆牡丹还要这么大的架势,张氏眼睛嫉妒的通红,前边御赐只说御赐,也没特意指定是给谁的,还是得给老太君做主,可这“魏国夫人”却是指明要给杨氏的,花盆系着红绸,四个太监抬进来的,可比个真夫人,还要架子大。

    东西搬完,一家子谢恩起来,苏蕴识趣的给传旨的公公塞了个荷包。

    公公也没推辞,眼睛都快笑没了,宫里人都喜欢这种差事,有面子还又有好处,这荷包拿在手里的分量也得百两。

    底下的管家也给了每个小太监五两银子的红封。

    都得了赏,自然是一派喜气,苏蕴把公公送出了府里,一路不停的寒暄。

    公公坐上了轿子,迫不及待的打开荷包。

    眼睛差点闪掉,我了个乖乖,拿在手里这分量,原以为过百两,没想到居然是一个金元宝,这可比银子喜人多了。

    “别怪咱家没提醒你们,这以后宫里谁是主子,可长点心,别搞不清状况,掉了脑袋。”

    小太监们,都得了赏,自然个个欢喜的应承。

    老太君没有像以往,把东西都给分下去,派身边嬷嬷都拿回了自己的院子,只让杨氏把“魏国夫人”请回去。”

    “你说老太君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没把东西分一下?”张氏不满的对苏成曜抱怨。

    扭头不悦的看了张氏一眼。“老太君自然有他老人家的道理,与你何干,没事别瞎琢磨。”说完甩袖不理张氏走了。

    “哎你这是什么话,我问问还不成了?你别走……”

    不光是张氏疑惑,府里的其他主子都挺疑惑的,这可不是老太太的作风。

    老太君看着一地的宝物,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老夫人怎么不把东西,给主子们分了呢?”

    张嬷嬷是老太君刚进府里的陪嫁,身份自然不同,备受尊重,就连苏蕴也得唤一声嬷嬷。

    “你说可怎么分?”

    “这……就和以往一般。”

    “以往……以往所有宝物都是按照嫡庶来分,现在有俪皇贵妃,还怎么按嫡庶来。”

    “那就平分好了。”

    “阿曜夫妻俩到底是嫡出,这样不是打他夫妻的脸,那张氏又是个不省油的,肯定要在阿曜耳边挑唆。”

    “老太君说的是,是老奴考虑不周,老太君接下来打算如何?”

    “把赐下来的那些个绫罗绸缎,先给各院子里的女眷一人两批,就说让他们添置点儿新衣裳,记着是女眷都要有。”

    “是。”

    老太君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府里该嫁的女主子,都嫁了出去,不过几位,老太君意思是,淑姐哪儿也要有。

    这么做,既安了世子爷的面子,也不会让俪皇贵妃疑心。

    “文房四宝给几位爷们儿都送过去,小公子也要,蝴蝶惜花翡翠钗送给大夫人,羊脂白玉镯送给孙姨娘,你再看几样小东西,给韬哥儿,安哥儿,淑姐儿送去。剩下的都列出单子,放进库里。”

    张氏有点不满老太君的赏赐,那么大一推东西,就分给自己几批绸缎。不过听说二房也没有多少。不过自己儿女还比他们赏赐的多,这么一想,老太君还是看重他们大房,得意的把东西给给韬哥儿,淑姐儿。

    “东西都分下去了吗?”

    “分下去了,老太君放心。”

    “可有什么问题不曾?”

    “没有,各房都是喜笑颜开。”……“老奴瞅着,二少爷和少夫人,是个明理的,不争不抢,应该不会计较的。”

    “他们俩夫妻我是放心的,可还有个孙氏,那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现在我还在,她不敢造次,以后我这把老骨头一走,还不得给阿曜夫妻俩穿小鞋。”

    “老奴瞧孙姨娘,是个柔善的,因该不会吧!”

    “后宅妇人,哪有真柔善的,不然老爷也不会宠她这么多年。”

    “东西都赐下去了?”画奴问前来复旨的公公。

    “回娘娘的话,赐下去了。”

    “你差事办的不错,一会去柳嬷嬷哪儿领赏。”

    老太监忙跪下身子。“老奴给娘娘办差是老奴的福气,哪敢要娘娘的赏赐。”

    “是个懂事的,本宫让你去,你就去吧!”

    “是。”

    老太监一走,不一会儿就进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宫女。

    “府里怎么样?”

    “老太君只是赏了几样东西给各房,没有刻意偏袒哪一方,都是适合谁的赏给谁,剩下的都收进了库房。”

    “祖母是个明白人,这是既给了大哥面子,又不落本宫话柄。”

    “娘娘如何打算。”

    “祖母明显防着本宫,让国公府里的人都谨慎些。本宫累了,阿庄你下去吧!”

    这个叫阿庄的宫女,是慕铅华赐给保护画奴的暗卫,平时打扫景仁宫的院子。

    宫里的贵人疑心病太重,画奴就是一个,高处不胜寒,别看她平时受宠,看着飞扬跋扈,手底下可是有不少能人异士,每个宫里都有自己的眼线,也包括自己的娘家。

    不是自己不信任娘家,可毕竟是庶出,就算当了皇贵妃,还是改变不了出身,祖母,父亲都不个昏庸的,心里拎的清着呢!

    “来人。”

    “娘娘有何吩咐?”

    “你去打听打听,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皇上还不来用膳,是不是又有那个小妖精在兴风作浪?”

    “奴婢听御书房当差的宫人们说,皇上不知怎地,急招了户部,工部,和礼部尚书在议事。”

    “没事招见什么户部,工部,和礼部,宫里最近可有什么大事?”

    “没有,最近的事应该就是娘娘的生辰快到了。”

    “本宫寿诞还有将近两个月,现在也不应该商议,就算是,也是户部,礼部的事,工部去是为何?”

    “那奴婢就不知了。”

    “你先派人去御书房请皇上过来用膳,捎带打听一下,到底出了何事?”

    “是,奴婢这就去。”

    此时的御书房,慕铅华正满脸阴黑的训斥三位尚书大人。

    “不知皇上为何要建瞻辰台?”说话的是工部尚书。

    下朝没过几个时辰,皇上又急宣他进宫,还遇到了户部和礼部的两位大人,原本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没想到皇上居然心血来潮要建一座瞻辰楼。

    “朕做什么决定,还要向你等汇报不成?”

    “微臣们不敢,只是问一下御意,知道作用,看看该以怎样的章程去办。”礼部尚书向来圆滑,这么一说也到安抚了慕铅华的怒意。

    “再过两月朕要在这瞻辰楼设宴为皇贵妃过生辰。”

    “这……”三个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为难,哪有单一为了某个妃子要建一座瞻辰楼的。

    当今皇上的脾气他们也知道,要是惹恼了,还不得脑袋搬家。

    “不知皇上,要以什么分位来办,走得是什么规矩,大约花费多少?”

    “就按后位来办,工艺要精要壮丽你们看着办吧!银子不需节省,怎么好怎么来。”

    “是,微臣遵旨。”

    “皇上,俪皇贵妃请皇上,移驾景仁宫用膳。”

    回头看一了眼耳边的王公公。“你让人先去复命,朕稍刻过去。”

    绿芝和御书房伺候的宫人交好,打听什么事也到好打听。后宫里现在谁是主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御书房伺候的宫人也愿意和绿芝走动。

    “皇上呢?”

    “皇上稍后就到,让奴婢先回来复命。”

    “打听清楚皇上为何同时招见三部了没有?”

    “御书房内伺候的只有王公公,其他宫人都被打发了出啦,没有探听到为何招见三位尚书,不过听小勇子说,皇上好似要在宫里修建一座宫殿,不拘金银的用。”

    “怪了,皇上至来节俭,从不贪求享奢,无缘无故怎么要建宫殿?”

    怎么样算是个好奴才,那就得懂主子的意思,揣测主子的心理,绿芝是柳嬷嬷一手培养出的心腹,怎么样服侍主子,得心应手的很。

    “娘娘,会不会是……”绿芝欲言又止,十分为难的看了一眼画奴,又将后面的话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