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字数:5330 加入书签
目前江苏白拟定要种植的药材有这些,何首乌、铁皮石斛和黄精这三种, 农场里唯一的劣势就是没有懂种植药材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他自个也是两眼一抹黑, 完全不懂, 要是真种成了,绝对是他手里的植物药剂的功劳。
江苏白和苗木养殖场签订了合同, 约定了数量,送达时间还有价格等等,他预付了百分之三十的定金, 把朴实汉子乐的,刚过年就来了这么个大单, 好兆头啊。
当天晚上祁臻和江苏白没回去,回到海市的时候都快十二点了, 他俩找了个酒店, 睡了一晚上, 路上的时候还说去照顾下袁老板蛋糕房的生意,结果外面排着长队呢,照这个架势,不排个一两个小时别想吃得到蛋糕, 江苏白也不愿意麻烦袁老板,两人在路边找了家小店解决了早饭。
这家小店生意还不错,可已经嘴吃刁了的江苏白和祁臻, 吃一口就发觉出这家小店的食物味道实在不怎么样。
豆浆是现磨的, 黄豆品质一般, 加了不少糖还觉得有股淡淡的苦涩,小笼包皮薄馅多,就是猪肉不太新鲜,不晓得是放了多久的冻肉,只有菜包还算新鲜,江苏白吃了两个菜包,要了一杯温开水勉强把早饭应付过去了。
祁臻面无表情地尝试了一口就放下了,和江苏白一样,重新要了两个菜包一杯温开水。
两个人回到农场,远远就看到已经建了大半的鸡棚,邓罗毅找的人做事细心,效率也高,看到喜人的成果,江苏白自然很高兴。
江苏白不是小气的人,跟邓罗毅说了,中午和晚上他出钱,在村里找个做菜手艺不错的师傅,搭鸡棚这两天的午饭和晚饭他包了。
昨天中午的菜就相当不错,红烧鸡块,咸肉大白菜汤,韭菜炒鸡蛋,三个菜加上白米饭管够。
光鸡就足足杀了三只,分到每个人头上能吃到不少鸡肉,晚上江苏白没在,但是邓罗毅给他拍照片了,也是三个菜,每人一块大排,酸辣土豆丝,和炒花甲,吃得喷香,做菜的师傅就是李婶她大姑,上次给江苏白做过皮皮虾,手艺是真的没的说。
真不愧是开过饭店的,尤其是这道炒花甲,做得尤其好,隔着屏幕江苏白都能闻到鲜香。
这里靠着大海,花甲都特别新鲜,每一颗花甲里面的肉都很饱满,开了壳之后花甲肉小小一块黏附在花甲壳内,沾染了暗色的酱汁,配合着浓郁的蒜香,就算是吃惯了海鲜的邓罗毅,也忍不住在微信上夸赞这道炒花甲确实好吃。
鸡棚很快就建起来了,三百只鸡准时准点被送了过来,荒山下的鸡棚里,顿时多了不少嫩黄色的毛茸茸。
江苏百要的鸡一部分是小鸡,一部分是已经长成了一半的,其中母鸡居多,公鸡比较少,这批鸡他主要是用来下蛋,粉粉嫩嫩的农家土鸡蛋市面上都不太能找得到正宗的,现在市面上卖的大部分都是速成鸡,鸡蛋失去了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
鸡棚修建得非常宽阔,这三百只鸡投进去之后刚开始还很拘谨,不太敢从角落里出去,适应了一会以后就开始撒欢了,跟拥挤的养殖场比起来,荒山上修建的鸡棚简直对它们来说像是天堂了。
角角落落里都放了不少稻草,母鸡会找温暖的地方下蛋,这些稻草就是它们最好的选择,到了晚上会有人过来收鸡蛋。
修建鸡棚的这些人都不错,大部分是经常在农场里干活的熟面孔,之前拔萝卜的老工都在其中,一小部分是生面孔,包括一些女性,江苏百原本就没想着招女性来修鸡棚,没想到这几天看她们做的像模像样的,和男人比起来差不了多少,心里还挺钦佩。
原本这些人还失落呢,小老板给的钱大方,吃得又好,上哪找这样的活去,没想到小老板又说了,这两天会到不少果树果苗之类的,他们搭建完鸡棚以后不用走,接着继续干,这些女人还以为轮不到她们呢,意外之喜她们也在里面。
桑树三百颗,桃树一百颗,兔眼蓝莓三万株,柿子树五十棵,大籽黑石榴两百五十颗,听起来挺多,实际上撒进荒山里面没多少。
兔眼蓝莓是准备围着荒山种一圈的,其余的都种在鸡棚外面的位置。石榴种在鸡棚外面,石榴比较矮株,邓罗毅生怕被长大后的鸡给霍霍了,特意安排人种在外面,柿子树和桃子树种在最里面。
江苏百压根就没想过用鸡饲料喂养这批鸡,联系了一家昆虫养殖场,要了一批虫过来,把昆虫撒在鸡棚里,这些小鸡公鸡母鸡的,都抢疯了,扑闪着翅膀到处啄食。昆虫被吃得干干净净,一条不剩。
江苏百今年是肯定要种植稻谷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和蔬菜对半分,鱼塘不算大,暂时就只能钓钓鱼,江苏白还没想出好办法利用这个鱼塘,除了这些农作物以外,江苏白还准备种植两亩皇竹草,这种饲草营养价值高,牛吃这个玩意特别好,想着马上还要有三十头牛进来了,不得给它们专门种点好吃的草么,到时候牛奶的质量肯定比现在还好,或许还能再涨次价。
之前住进来的那对非人类爷孙,早上一大早就出去了,晚上老晚才回来,江苏白自从上次跟那个孩子见过之后,就再也没有在白天碰到过了,神神秘秘的,江苏白还担心祁臻会对这对爷孙起疑,没想到他丝毫没表现出疑惑的地方,他转念一想,世界上又不是只有非人类才奇奇怪怪,奇装异服兴趣爱好独特的人类同样非常多。
过完年之后很快二月份就过去了,农场里比起过年前可以说是大变样,荒山虽然还是挺荒凉的,但是这么多果树种下去,好歹也能看出点绿意了,尤其是一圈兔眼蓝莓,长得那叫一个生机盎然。
江苏白当时怕蓝莓这玩意娇贵,撒了很多植物药剂下去,现在看出成果来了,一个个特别粗壮有力。蚕豆、西蓝花和番茄这三种是之前就种下的,江苏白过完年就不种小白菜了,小白菜虽然卖得也好,但是没有萝卜的销量好,他决定放弃小白菜,白萝卜还是保留种植。
农场地方这么大,单单种白萝卜是不可能的,他拟定还要种的是黄豆,草莓,茄子,西瓜,苜蓿草、冬瓜、玉米、地瓜和黄瓜,到时候再根据销量再定种植计划。
农场里种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盘算着等年中的时候在海市开一家生鲜专卖,就卖农场生产的蔬菜瓜果和肉蛋。
随着幼儿园开学,祈臻恢复了送奶工的工作,没事的时候他就和周德善一起照顾六十头牛。
新来的三十头牛到了以后,周德善的工作也不轻松,幸好安格斯牛性情温顺,饿了也不怎么叫唤,就算有几头刺头的公牛,都在祈臻手里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刚来的时候还敢蹦跶呢,现在大声叫都不敢了。
江苏白和邓罗毅商量了下,再从村里找几个可靠的人过来,这么大的农场就靠着两三个人肯定是不够的,邓罗毅列了个名单给江苏白,上面是他觉得还不错的一些人的信息和家里的大致情况,拍板用哪些人还是得江苏白来。
这天下午,他就拿着邓罗毅的名单中他觉得可以来农场工作的人选去找李婶唠嗑了,李婶开着小卖部,这里人来人往的,能打听到的消息会比邓罗毅简单列出来的要多得多。
一号候选人,张彩霞,40岁,家里有两个娃娃,丈夫前年出车祸没了两条腿,生怕连累家里人,去年自己喝农药走了,她一直没有再嫁,就守着两个娃娃,平时大都是干点手工活维持生计,丈夫出车祸的赔偿金她一直存着,说将来给娃娃长大了上学和买房用,其实得到的赔偿金没多少,海市这么高的房价,连个首付都付不了。
二号候选人赵金贵,43岁,他老婆有糖尿病,每个月需要担负的医疗费用比较多,家里的孩子也不争气,从小就在社会上混,还是个女孩子呢,从小不爱读书,到现在二十岁了,中专毕业以后就赖在家里不出去工作,没钱了就问老父亲要,村里人说起这个孩子就一脸惋惜。
三号候选人潘芳芳,年纪不大,才26,就是智力有点受损,做事情慢半拍不太灵光,但是人很听话,干活也不错,她爸妈很疼她,家里的哥哥也疼她,奈何有个嫂子很厉害,不太待见小姑子,26岁的大姑娘了,家里留不了多少年,家里就考虑着找个稳妥的人嫁出去。
附近的人家都知道这姑娘的情况,有心帮忙,但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她家里就想着能让闺女自食其力最好,农场规模大,干活也不重,福利待遇在这附近算是顶尖的了,要是进农场上班,至少最近几年家里完全就不用发愁这姑娘的生计问题。
四号候选人黄大生和他老婆沈香兰,两个人都是老实巴交的人,都三十出头,之前去外面打过工,结果打了一年工两个人就拿了一万多块钱。
幸好那家黑心厂包吃包住,不然两个人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这一次之后,两个人就坚决不去外面打工了,拾掇拾掇家里的田地,日子过得挺艰苦,这年头靠种地是赚不了多少钱的,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
现在的小孩不像以前的小孩,生个四五个只要给双筷子就行,现在的孩子都得细养。
江苏白跟李婶唠了会磕,对几个人的具体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邓罗毅其实说的的这几个人都不错,人选确定以后,他就跟邓罗毅说了,这几个人通知他们下午要是有时间就来农场。
这几个人一接到消息就高兴坏了,哪有不愿意的。
张彩霞和赵金贵、黄大生这几个人负责菜地和稻田麦田,沈香兰带着潘芳芳拾掇鸡棚和果树,农忙的时候邓罗毅会找村里面打零工的汉子帮忙,平时就是这些人做一些常规工作,多了三十头牛奶,赵琴可能会忙不过来,张彩霞和沈香兰要是活不多的时候就帮着赵琴挤牛奶或者帮着周德善照顾牛群。
这三个女人都是干活得一把好手,挤奶机上手用了几下就学会了,潘芳芳虽然智力不如成年人,但是她照顾鸡有经验,家里的鸡都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她对照顾小鸡非常有耐心。
江苏白观察了一会,不得不承认,他在照顾鸡这方面可能真的连潘芳芳都比不过。
这几个新来的人工资都差不多,潘芳芳稍微少点,但也足以让她家里人惊喜了。
邓罗毅周德善还有赵琴这几个,年后涨了一次工资,其中邓罗毅是工资最高的,他办事尽心尽力,做事又妥帖仔细,伺候了几十年庄稼的老把式了,对天地里那些事是门清,江苏白不少事都放手让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