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027章 故人 二更
字数:6152 加入书签
文化宫位于江南市中心城区, 政府大楼,百货商店, 电报大楼等, 都在这里聚集一处。如果说, 江北是由一片重工业厂区组成,是江城得以运行的心脏。那么江南就是江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算是江城的大脑。
林蔓搭乘的轮渡在吴兴码头靠岸。
码头正对乌冲街。街上有转车去市中心的行人, 有往来运送货物的车辆, 一辆从市中心驶来的公共汽车停进站点又开出去。忙忙碌碌的人们往来奔走,挤得乌冲街水泄不通。
但出了乌冲街, 一切就没这么热闹了。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荒凉。道路宽阔,楼房稀落。到底是近十年新兴起来的城市, 很多基础建设都还没有成熟。
林蔓搭上一辆老式的“绿罐子”有轨电车。
这种电车比不得上海的车子舒适。车壳是锈迹斑斑的铁壳子,弥漫着一股子柴油味,座位硬得硌人, 窗子无法关严,只能大敞着。车子每次停下开起, 都会颠得乘客人仰马翻。
林蔓上车时,留意到一个怀抱包袱的庄稼汉。因为她曾在轮渡上见过这人,就不免多看了两眼。
庄稼汉头扎白毛巾, 一身短打, 外罩一件粗布藏蓝褂子。褂子的肘部有块粗针脚的棕色补丁。
林蔓站在车尾, 庄稼汉也站在车尾。
突然, 一辆马拉板车慢悠悠地横穿马路。
司机眼见就要撞上马头,吓得猛踩刹车。车上的人们顿时被晃得东倒西歪。
庄稼汉立得不稳,栽向林蔓。林蔓抬手扶他,猝不防地看见他怀里包袱中的东西。
剧烈的颠簸之下,庄稼汉怀里的包袱开了个口。从这口中,林蔓见到了一只乌亮的小眼,正滴溜溜地转。
“呀!这该不会是只/鸡/吧?”林蔓惊讶地暗叹。
自从肉联厂发生猪瘟后,整个江城市可就没有活鸡供应了。因为上面的指示说了,要不惜一切代价先保证省城的肉类供应。
林蔓疑惑,眼前这庄稼汉的鸡是哪里来的?莫不是自家偷偷养的鸡,想拿到城里来卖?
庄稼汉到站下车,林蔓紧随其后。
站牌挨着一个广场。一伙儿衣着五颜六色的秧歌队正在上面排练。锣鼓齐鸣,喧嚷喜庆的音乐震得天响。
庄稼汉一下车,就钻进了衣着花花绿绿的舞者中。舞者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欢喜。林蔓眼见庄稼汉就要消失在舞者中,赶忙加快了脚步跟上。
出广场,庄稼汉穿过马路,走进了一群红砖墙青铜瓦的平房里。
平房群里的路盘根错节,迷宫一样得乱。
林蔓紧盯着庄稼汉的背影,时快时慢地跟着。人多的时候她会跟得近些,人少的时候她就跟得远些。
终于,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出了平房区。
林蔓的眼前豁然开朗,一座七层楼高的灰砖大楼赫然屹立于面前。大楼顶上有大字牌,上书“江南市第一工人文化宫”。
庄稼汉没有在文化宫前多做停留。一溜烟,他嗖地绕到了文化宫的后面。
文化宫后有一片小树林。
庄稼汉进小树林前,先警惕地回身张望。
林蔓侧身躲在一棵树后。
庄稼汉确定没有人看见,才放心地走进小树林。
小树林的深处有一个石洞,庄稼汉径直走进洞里。
站在石洞前,林蔓依稀听见里面不但有吆喝声,还有讨价还价的争执声。
林蔓心想:“这大概就是赵德说的黑市了吧!”
石洞里黑漆漆一片,为了照明自己卖的货物,每个小贩都在摊子边点了一盏煤油灯。
煤油灯光线微弱,勉强只能照亮自家摊子上的玩意。
走进石洞,林蔓略扫了一眼。
在这里,有人卖石磨的糙米,有人卖地里摘的瓜叶,还有人卖不知哪里逮来的王八……
“这鸡怎么卖?”林蔓指着庄稼汉面前的母鸡问道。这母鸡花羽黄嘴,被缚了双爪,正安安静静地瘫坐在地上。
庄稼汉抬眼看林曼,抬手比划了四根手指。
林蔓摇头:“太贵了,便宜点吧!”
庄稼汉不悦:“俺这可是下蛋的母鸡,要不是赶着给家里几个娃儿交学费,俺才不卖呐!”
林蔓有些犹豫,虽然她很想吃肉,但一考虑到会花掉大半个月工资,她还是感到了些许舍不得。到底不比过往了,当空间用的棺材一时半会儿没法用,所有的一切,都要精打细算才行。
“黑猫来了!黑猫来了!”
猝不防的,洞口有人高声大喊。紧接着,洞里所有人都骚动起来,纷纷收摊跑路。
“黑猫?”林蔓不解。
“就是工商管理委员会,专抓投机倒把哒!”庄稼汉连地上的布包都来不及拿,径直拎起鸡腿,朝石洞的另一个出口奔去。
“什么人在那里?”
林蔓还来不及跑,就被一声大喝叫住,紧接着,一道刺眼的白光耀痛了她的眼。
林蔓本能地挡眼遮住强光。
“你不是小林同志吗?”猝不防地,有个男人冲林蔓喊道。
林蔓听声音耳熟,定睛一看,认出了男人:“呀,您是小军的爷爷?”
左根生忙对同事耳语了几句。他们本想把林蔓当成投机倒把的坏分子抓回去。现在一看大家是熟人,便就算了。到底,谁还没两个亲戚朋友,今天于人方便了,将来才能于己方便。
左根生一直记着林蔓照顾左小军的事,非要请林蔓吃饭。
林蔓百般推脱不过去,只好跟着左根生回家。
左根生家住的筒子楼是政府单位的家属楼,挨近“工人文化宫”,面积不大,只有35平,但要挤下老左家5口人。除了左根生夫妇外,这里还住着他们年迈的父母,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左小军。
“小林同志,千万别客气,当自己家一样。”
林蔓被左根生热情地迎进门。左根生的妻子一听林蔓是送左小军来的人,赶忙去隔壁的公用厨房准备好饭好菜。
左母和左父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眼睛花了,耳朵半聋。左根生对他们喊了半天,两人才明白过来的林蔓是谁,纷纷感激地握住了林蔓的手。
左妻动作麻利,三下五下,即有菜下锅。“渍啦啦”的一声油响,香气飘进了屋。
就在林蔓和左根生闲谈的当儿,一道道色香俱全的小菜,陆续上桌。
芹菜炒猪肝、辣椒炒鸡丁、猪肉炖粉条……
“你这肉?”林蔓目瞪口呆地看着满桌荤菜。
左根生得意地笑,卖了个关子:“你猜哪里来的?”
“黑市?”这是林蔓仅能想到的渠道,但一想黑市的价钱,她又觉得左根生未必负担得起。
左根生摇头:“咱江城附近有个松河镇。镇上逢星期天有集市。集市上,光明公社的人会拿土产出来卖。这猪肉鸡肉,就是从那上面来的。”
“这不是投机倒把么,国家不抓?”林蔓不解。
左根生摇头:“现在算是定点试点,也不大张旗鼓地搞,上头让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蔓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松河镇,逢星期天有集市,这可比黑市强!
一顿饭吃完,左根生又留林蔓喝茶。
林蔓推脱时间不早,向左根生一家告辞。
左根生和妻子送林蔓到门栋口。望着林蔓离去的背影,他们连喊了好嗓:“有空就来坐坐。”
林蔓朝身后挥了挥手,凭着来时的记忆,走进了文化宫另一边的平房群里。
乌云蔽月,星光黯淡,平房群里的路错综复杂,比白天还难辨认。
林蔓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产生了一种错觉。她错觉周遭的平房似曾相识,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蓦地,林蔓听见身后有人说话。
“同志,请问南区48号怎么走?”娇滴滴的女人声音传来。
“是严英子!”林蔓眼前一亮,恍然记起这原是《春田》的一幕场景。
严英子和秦峰在火车上相遇后,又在站台上匆匆分别,因为种种意外,两人都忘了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彼此的印象渐渐淡去了。
直到这一次,严英子到这里来找人,偶然向秦峰问路,他们才再度有了交集。
林蔓总算明白为什么看周围的房子眼熟了。
以东西南北做分区,清一色的红砖房,房子与房子之间道路狭窄,道上铺的是高低不平的小碎石。
这儿分明就是她所写的秦峰住的地方嘛!
“英子!”林蔓快步走向严英子。
严英子刚刚向人问路无果,正在沮丧,猛地看见林蔓,又惊又喜:“呀!是你!”
林蔓轻笑地问:“上次我醒来,怎么不见你了?”
严英子回道:“我碰到个熟人,换坐到别的车厢了。”
“你要去南区48号?”林蔓的想法很简单,代替秦峰给严英子带路,总之,怎么都不能让他们有认识的机会。
严英子点头:“是啊,我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不知道。”
“这里我熟,我带你去吧!”林蔓亲昵地挽起严英子胳膊,大步流星的朝与秦峰家相反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