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场梦

字数:2559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京郊的官道上,一位驼背老翁跳着早集未卖完的的蘑菇缓慢地走着。

    “大爷,你快让让!”背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和车轮的咕噜声,老翁赶紧往路边靠了靠。

    很快,一辆精美的马车不急不慢的奔过。老翁眯着眼瞧了瞧,叹了口气嘀咕道:“唉,这富家太太小姐真是好命啊,一天到晚闲的烧香拜佛的有啥用啊。”

    半个时辰后,

    沈如画放下手中琴谱,神色古怪的凝视着自家妹妹,而沈如字并没有发现姐姐的目光,依旧如痴如醉的捧着手中的《周易》读得入神。

    沈如画不禁有些担忧,前些日子婠婠得了场风寒,大夫说是心有郁结又沾了凉所致,她日夜仔细陪伴照顾。

    大概是佛祖保佑,婠婠这病痊愈后竟仿佛一夜长成了大人。从前母亲对她们姐妹俩既疼爱又严厉,琴棋书画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婠婠自幼便活泼好动,只这练字她还算勤勉,旁的便糊弄过去。

    但因着那年外祖父回京时夸赞婠婠的字颇有灵性,外祖是当代大儒,母亲便也默许了婠婠的偷懒,日后只紧着婠婠练字。

    说来婠婠在书这一艺上,到真是天赋异禀,不过十二岁的女孩,手下挥毫的笔墨,虽腕力不足,却已彰显几分外祖的风骨。

    这练字是日日不落的,可今日却看起了书,可见是母亲的离去对婠婠打击不小,总是孩子般的人儿也懂事了。

    看书是好事,官宦人家的姑娘多多少少都读书,常见的有《女训》、《孝经》,清贵人家的小姐也读诗词琴谱一类的,再不济的也是偷偷摸摸的看着时下流行的话本,她就好几次发现院里的丫鬟看,但自家妹妹津津有味的读着《周易》是怎么回事?

    沈如画不明白,却也没有多想,既是没有坏处的事,便随婠婠的心思去吧。

    “六小姐,还有一炷香的功夫就到宝华寺了。”锦蓝说道。

    沈如画略一颔首,示意自己知晓,她手腕微沉,放下手中的书,柔声细语的唤:“婠婠,婠婠。”

    “嗯?姐姐,到宝华寺了吗?”沈如字迷糊的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人。

    “还有一小会便到了,你把书给我,姐姐替你收着。青梦,替你加小姐理一理发钗袖口。”沈如画有条有理的一一吩咐道。

    沈如字乖乖的把从爹爹书法顺来的书递到姐姐手中,心中既兴奋又紧张。若是好运的话,今日便可见到那人了,也不知他那心思是否此时一寸?

    马车很快停了下来,沈氏姐妹俩一前一后地由丫鬟扶下了车。

    入目是一条高不见顶的长阶,据说有两百零八个台阶。宝华寺从前朝便一直繁盛至今,是官家男子与女眷常去的庙宇,这不可坐轿,必须徒步走完所有台阶的规矩也一直未变过。

    所幸今日既不是节日也不是休沐,两人临行前去青松院给祖母请安时也得了嘱咐:你们姐妹俩在外不可急躁专横,一举一动皆要端庄有礼,切不可失了侯府的颜面。也无需担忧,在晚膳前归家便可。

    于是沈如画牵着妹妹的手,慢慢的踩着石阶而上,两百零八阶后,已至平地,古老的青石板路为熟悉的宝华寺渲染出庄严的味道。

    高大的木门旁正在扫地的小沙弥看见走来的一行人,放下手中的扫帚,双手合十,颔首认真道:“阿弥陀佛,二位施主我们又见面了,让小僧为你们领路吧。”

    姐妹俩也双手合十一拜:“有劳小师父。”

    就这样,跟着灰布麻衣的小和尚弯弯绕绕的走了一会,终于见了供奉母亲牌位的偏殿,锦蓝、青梦二人便守在殿外,沈如画领着沈如字缓缓走进。

    沈如画把姐妹俩三月以来抄的佛经供在佛前,拉着妹妹跪在干净的蒲团上,各地手持一炷香,郑重的三叩首。

    一直以来,念着妹妹年纪还小,父亲又受母亲离世的打击外调为官,自己便是婠婠唯一的依靠了,沈如画一直秉持长姐风范,未曾外漏情绪,除了那一日…

    而今日,在母亲的牌位前,她才红了眼眶,泣不成声。

    阿娘,暖暖好想你啊。暖暖有好好听话照顾好婠婠,可是,阿娘是没有办法代替的!今日暖暖给婠婠梳发,她突然大哭起来,说是又念起往昔阿娘为她梳发的场景,我没有办法,只能抱着婠婠一起哭,因为暖暖也好想阿娘。

    如玉般低泣的人儿旁,是目光坚定的沈如字。她同样跪于佛前,心中唯有一句话反反复复的祈求:愿前世种种黑暗恶孽,皆泯灭臣服于光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