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失踪
字数:2181 加入书签
盛夏总是伴着不时的暴雨,苏俣只好到小亭中避雨,正巧,易琬从屋中拿着伞出来,路过莲池。“姑娘,你看,那可是苏将军?”侍女染艺眼尖,一眼便瞧见亭中的苏俣。“是他。”“看那样子,他应该是没带伞,姑娘,要送一把过去吗,不过姑娘,你说这苏将军平日里很少主动与人交谈,他这般几次与姑娘交谈,会不会是有什么别的打算?”易琬,顿了顿,她倒是从未想过这点。“应该不会吧,苏俣是这种人吗?他没那么世故吧。”染艺点了点头,“那,姑娘的打算?”“过去吧。”亭子里的苏俣和长徐也看了过来,苏俣站了起来,易琬也微微颔首,“苏将军,这把伞你先用着吧。”染艺将伞递了过去,“那便多谢姑娘。”长徐在苏俣的示意下接过了伞。“雨下得大,倒是这天要让我怠慢了将军,将军见谅。”易琬伸手请苏俣坐下,自己也坐于一旁。“无妨,早听说姑娘不仅擅武,还饱读诗书,苏某才疏学浅,不知能否向姑娘请教一二?”易琬被这么一说,倒是难得不好意思地笑了,“将军说笑了,是小女子该向将军请教。”远处弘安刚好路过,看见这一幕,站了一会,若有所思,又急急走了。
“将军,平日你不是不爱与他人交谈吗,今日开窍了?”走出侯府,长徐打趣着苏俣。“我平日太放任你了?这么同本将军讲话?”苏俣装作板着脸。“末将不敢,末将只是好奇。”“你同阿姐不是整日叫我多结交些朝臣吗,易家的大姑娘是朝臣之女,而且算是个可结交之人,交谈几句不算坏事。”长徐摇了摇头,看来还是他想多了。
易家的事已告一段落,拓跋的和亲使催得愈发的急。“皇儿,这万万不可啊,安阳可是你亲妹妹!”“那母后觉得,这宫中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朕的女儿还只是孩子,朕的姊妹除了安阳哪个不是嫁了人?母后这般,不是让朕为难吗?”宣帝看着太后,语气不容反驳。“拓跋那地方是什么样子你比哀家清楚,拓跋人什么目的你难道不知道吗,你就这么把你妹妹推入虎口!”太后也发了火,从座上站了起来。“朝堂之事,母后还是少管些吧。儿臣告退。”宣帝转身便离开。“皇帝!你眼里还有哀家吗!”太后怒喝道,旁边的侍女忙伸手扶住她。宣帝笑了笑,“母后,儿臣平日里就是太把您放在眼里了。”太后气得发抖,坐于座上,“来人,快,传王相!”
淡清宫中,总是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小皇子正咿咿呀呀地在苏沁的怀里扭来扭去,忽听的一声“皇上驾到”吓得埋在苏沁手臂中,只探出个头来,眨着眼盯着宣帝。“臣妾参见皇上。”“免礼,来稷儿,父皇抱。”刘稷想了想,没有伸出手去,反而更往苏沁怀里躲了躲。“稷儿怎如此怕朕?”苏沁抚着刘稷的头发,将他递给宣帝,“许是有几日没见着皇上了,稷儿乖,父皇来看稷儿了,让父皇抱抱。”宣帝从苏沁手中接过刘稷,但眉头还是皱着,“皇上可是遇着什么烦心事了?”苏沁伸手抚平宣帝的眉。“无妨,在你这,不谈什么烦心事,朕要好好陪陪我的稷儿。”刘稷很快也就和宣帝玩了起来,一双小手凭空抓着,时不时抬头看看宣帝,又咿咿呀呀地说些什么。“朕想着,常把稷儿带到朕身边,也好让朕教导他,如何?”苏沁笑了笑,道:“皇上是太心急了,稷儿现在连话都说不完整,能学些什么呢,而且臣妾觉得,让他过早到皇上身边,臣妾怕会对他不利。”宣帝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道:“这个你大可放心,有朕在呢,不过倒确实是朕心急了,那让朕陪他玩玩也好。”苏沁刚要回答,却见宦官急急跑了进来,“禀皇上,长公主,长公主失踪了!”宦官低垂着头,宣帝脸色一变,喝道:“找!把整个长安翻了也要把她找回来!”宣帝怀里的刘稷异常安静地看着勃然大怒的宣帝,竟没有哭,也没有闹。
易琬自那日婚礼后便没再见着墨定,看着院子中的夹竹桃越想越来气,于是叫人都砍了去,众人皆不解此举,却也没多问。易琬看着光秃秃的院子,又看着被她放在石桌上的佩剑,起身拔出剑来,静静看着。墨定人没来,但白鸽却是来了,易琬抽出信纸,展开一看:小琬,我近日要出趟远门,勿挂。”易琬将信纸拍在桌上,将剑一甩,刺向砍下来的树干。易琬刚要转身进入屋子,却听见弘安爽朗的笑声传了进来,“难得为兄来访,这便是我们易姑娘的待客之道?”“那真是难为哥哥了,新婚不久不陪着夫人,来我这还要吃碗闭门羹了。”弘安眼尖,看见石桌上的纸条,便拿起来看,这一看便明了许多。“我说怎么发这么大火呢,待墨定回来,我去同他说说,早些把你嫁出去为好,省得你成天在这闹心。”易琬不悦,把茶杯狠狠地摔在弘安面前。“闭嘴!”弘安看着妹妹像是动了真格的,问道:“来真的啊,怎么了这是,把你气成这样?还是说,你想嫁的不是墨定?难不成,是苏俣?”易琬瞪大了眼,显然,她很惊讶弘安的问题。“你这是什么表情,那日你们不是…”“别欲言又止的,有话直说。”易琬深吸了口气,坐了下来。“我大婚那日,见你和苏俣谈得挺好的。你和墨定莫不是因为这事闹矛盾了?”“没有,与苏俣无关,我的事我自己解决,你还是多担心担心你自己,我先进屋了,不送。”“小琬,你当真没事?”“没事,劳大哥费心了,染艺,请小侯爷回去歇着吧。”“是,大公子,请吧。”弘安摇了摇头,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