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董卓进京
字数:3394 加入书签
“参见皇上,参见太后”朝堂之上,看着坐立在龙椅上的少年和在一旁垂帘听政的何太后,众臣行礼道
“众卿家免礼”看着懦弱的刘辩,何太后只好自己出言
“谢陛下,谢太后”
就这样,刘辩开始了他短暂统治大汉的皇帝
“太后,陛下已登基为皇,应当册封其弟刘协为王,以彰吾皇之恩”何进站了出来,毕竟夺了人家皇位,给一点好处还是有必要的
“嗯,大将军所言极是,那就封为陈留王吧”听到何进的话,何太后皱了皱眉,但还是顺着何进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张让等人也许是危机过了,又开始出来嚣张了,连何进杀了董太后的事都不小心泄露了出来,还各种指责何进,简直是作死啊
“大将军,张让、段珪等人在宫里到处传播流言,说大将军你杀了董太后,图谋不轨,此时不借此机会除掉他们,以后会后患无穷的,昔日窦武想要诛杀宦官而泄露消息,反遭其殃。今大将军部曲将士无数,皆勇士也,若全力一击,定能彻底铲除宦官,如此大好机会,不可错失良机啊”袁绍急切的冲进大将军府就是一顿噼里啪啦的说道
“且待某入宫与太后商量一下再行事”听到袁绍说张让泄露他杀董太后的消息,何进脸色难看,不过还是要进宫与何太后商量商量
听到何进又要去找何太后,袁绍一脸蛋疼,智障啊,猪队友,竖子,心里把何进一顿乱骂
“大哥,不知何事找哀家”何太后看着来找自己何进问道
何进道明了来意
“不可,大哥,你糊涂啊,十常侍是我等恩人,今服侍辩儿,先皇刚去,不可斩杀旧臣”
何进本来就是个犹豫不决的人,这下听了何太后之言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回去
看着回来的何进,袁绍一脸希冀“大将军,太后如何回答?答应了否?”
“太后不许,这该怎么办啊?”何进一脸无奈
听了何进的话,袁绍真想冲上去给他一刀,尼玛你还是不是大将军了,这样的大将军我上我也行啊。这货完全不知道他以后会成为大将军,也根何进一样犹豫不决,为此还输了自己的一切
眼睛一转,袁绍又有了计策“大将军,我们可以秘密召各地英雄进京啊,让他们带兵进京铲除宦官,这样一来容不得太后不答应了”袁绍一脸阴险
“好主意啊,此计甚妙”何进满意点了点头
“不可”唱反调的出来了,主簿陈琳凝重道“掩目而捕燕雀,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今洛阳兵马尽在将军手中,若要除掉宦官,可雷霆一击,定能斩杀他们。可若是各地兵马进京,难免鱼龙混杂,各怀异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这是懦夫的行为见识”何进不屑的笑了笑,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勇气说陈琳
“不可,除阉人之事何其简单,没必要召外军入京,如此消息泄露,功亏一篑啊”曹操站了出来
“孟德,你也不同意某?吾意已决,休要多言”何进看着站出来的曹操,一脸愤怒
随即何进命人暗地去各地传令,曹操走出大将军府,一脸茫然“唉,乱天下者,何进也”
西凉刺史董卓,原是河东太守,后来贿赂张让等人,被灵帝封为西凉刺史,带兵20万,且常年与外族战斗,论战力比叶天的幽州军还要更胜一筹,再加上挥下飞熊骑兵,堪称大汉第一骑兵了
“文优,你怎么看”拿着那封密报,董卓看向了他的首席智谋……李儒
“岳父大人,此乃好机会啊,岳父大人当点齐兵马,先各地诸侯一步入京”李儒长相为人普通,完全没有阴险之相,只有双眼泛精的眼光和不时出现的狠辣让人知道他的不简单
“为何”这时候的董卓还不是后来的肥胖样子,反而精壮异常,年轻时的董卓不仅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鞋弓箭,左右驰射。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当地人们都畏他三分。不仅乡里人不敢惹他,周边羌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羌族首领豪帅为了保全自己,极力迎合趋附董卓,并且与他结为友好,以求暂时相安无事。地方豪帅们经常带着大量的牲畜和财物前来拜望,与董卓称兄道弟。他十分熟悉那里的情况,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寻思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他们,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罗亲信,为自己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于是,在野心趋使下,董卓丝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家产,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以取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
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面感于董卓的“豪爽”,所以都归附他,愿意听候他调遣。一次,一个羌人豪帅见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无几,便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上千头牛,赠给董卓。由此可见,董卓当时在羌人中的影响之大。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注意保持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凭着他非凡的才武,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他经常扮演游侠豪杰的角色,在当地享有“健侠”的美名。同时,董卓还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后来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董卓自领兵征讨羌胡、镇压黄巾军以来,因战功显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断升迁,尤其是击败韩遂等人的进攻后,他的势力日趋壮大,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朝廷虽然对董卓加以抑制,但羽翼日趋丰满的董卓自恃战功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就连现在的凉州牧都被他架空了,可见他的野心之大。这时候的董卓还是英明无比的,要是他一直这样说不定就不会有什么十八路诸位共讨,三分天下什么的了。可惜啊,他再牛掰还是抵不过京城的繁华,被磨软了骨头,整天只知道酒池肉林,曾经的凌天壮志都烟消云散了
当然李儒也没料到董卓最后会变成那样,要是知道了,估计机会再好他也不会让董卓进京,乖乖待在凉州就好
他不知道,所以他给出了董卓答案
“挟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