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无奈答应
字数:3660 加入书签
“一江的意思他是不愿意清平去国外的,而且是那么多年。”
苏仲庆趁停下说话的空隙伸手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丁雅敏听到他开口就说这话,认为眼前的苏仲庆也反对清平去留学。
看来,自己此番来的目的,满肚子希望他赞成清平去,而且是尽力劝说他儿子同意清平去留学的愿望已成泡影,她目睹了坐在她斜对面的刘勇一眼,意思是说:完了,想不到!”
“但这事由不得一江他个人的想法去,这事要以全局考虑,我和梅艳都赞成清平去留学。现在问题是校方能不能有清平的名额,因这是公派留学,所以,会有人利用各种手段争取,也许校方真会以择优选派。”
丁雅敏聚精会神地看苏仲庆又喝了口茶并听他接着说道。
“一般来说,学校都会考虑全面的,并非靠背景。应该说,清平在五选二里面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因她的自身条件,成绩方面和环境条件都不比其他同学差到哪去。”
李梅艳喝了口茶说道。
丁雅敏听到他俩夫妻的表态后,她刚才悬着的一颗心一下子落了下来,几乎听到落下来的声音。
她下意识地伸手拿起茶杯很很地抽了一口,并自喜地、不露声色地放下茶杯听李梅艳往下说着。
“也许雅敏你俩还不知道,一江跟我们说了后,我就跟清平通了电话,了解了她几个同学的大概情况。”
李梅艳笑笑接着说道。
“因清平这孩子跟我还是交底的。”
李梅艳看着刘勇夫妇俩又笑笑。
“原来你梅艳比我做妈妈的还要了解?这女儿也真是白养呢,现在就.....。”
丁雅敏听了李梅艳的话后,她是大跌眼镜,必想:这女儿是先做叛徒后当乖女,这好人全都让女儿给做了。
“雅敏你不也一样吗?我一江这小子也照样听你的呀,我说的,他就把话当作耳边风,而你说的,他就听得进去,你说这些孩子怎么会...。”
李梅艳当然听懂丁雅敏后半句话的大概含义,于是她就说。
李梅艳接着说道:“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要为这事做很多工作上的准备,但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校方可能已有明确哪几位学生去,可这还不是最终结果,最终还是要对方学校发出的邀请函为准,而不是新华国方面说了算,也许过段时间就会有消息。”
李梅艳接着说。
“唉!主要是现在找份理想的工作也真不是件易事呢,所以我也希她去深造。”
丁雅敏插话说。
“是的,现在好一点的单位招工,都需要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文凭,这些还是普通职员呢,接下来政府招录公务员还要国考,所以,要想找份理想的工作还真不可轻视一本渡金文凭。当我一得知清平有可能被派留洋,我讯速作出决定并打电话给她,叫她不可错过机会。”
李梅艳喝了口茶接着说。
“不好意思,我没事先跟你俩商量就自我决断,因清平是你们的女儿,倒是让我给先决定了,但我是以时不可失地作出决定。”
李梅艳测过面对着丁雅敏夫妇俩笑着说。
“那里话,你对宏观和政策的走向比我俩要懂得多,因此,你比我俩更有决定权呢,旁观者清,你说的这些是符合我夫妻俩的想法。”
一直没吭声的刘勇说道。
“如果是自费留学,那性质就两样了,可这公派公费留学,这本身的档次就完全两样了,这两者相比,一个是国家花钱陪养的,一个不在国家计划内的,将来毕业回国后,你就是坐着不动,国家也会按排重要的工作,不会让你去扫马路的。”
“当然,自己找找门道也许会有更好点的岗位按排,一般的情况下国家早就有计划的,不要自己去托关系,这些都是利好。”
李梅艳又接着说道。
丁雅敏之前所顾虑的是李梅艳夫妇俩不赞成,当她听了她的话后,感觉李梅艳不是问题,此时在她的脑子里已荡然无存,此时她才彻底了解了李梅艳的一片纯真之善心。
“梅艳,想不到你对我清平的事认知度有那么高,这是出乎我和刘勇的预料之外,我还以为你们家对于清平留洋的事不那么赞成呢,因此,我俩才特意来跟你们商量此事的,因眼下有更好的进修渠道去深造,那就要去,这对一个人的前途是有一定好处,因此,我对于此事很重视。”
于是她就诚恳地说道。
丁雅敏把头转向苏一江说道:“一江,你也不要清平远去他乡而顾虑重重,这应该是你高兴的一件好事,因清平不是那种到一处情落一处的人,这从她四年的大学就读过程就能看到她的恋旧之心!”
“所以,你要支持她去,才使她下决心去。清平也考虑过你的感受而放心不下,担心你有想法和顾虑而使她举棋不定。”
“你也要好好地上你的大学,将来如有机会,她也会支持你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你们年轻人都要有一鼓上进心的信念和决心,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这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愿望。”
“对!凡事都要从坏处打算,才不会吃眼前亏,有了一种危机感才会有不断上进的决心,才有迫使进取的动力,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很值得年轻人去思考。”
苏仲庆哈哈地笑着说道。
一直不言的苏一江看着大家说道。
“将这样说来,那等我大学毕业后,如果有机会也要去攻读研究生才行喽?”
苏一江说完,低下头,一双手撑着两边脸腮,像似思考着什么。
“好吧,那就依你们上辈的决定吧,我只能是赞同了,但我很担心清平在国外单枪匹马的,不安全,而且也很累,什么起居生活都要靠她自己料理,这让我很不放心.....。”
过了一会,他慢慢抬起头来并说道。
“是的,如果有条件就是要去读的,知识不怕深,学历不怕高,只怕没耐心。对你们年轻人来说,工作的时间很长。”
李梅艳听了儿子后,她也感到儿子的顾虑并非是多余,一个女孩远赴重洋,简极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就谁敢保证刘清平不会让西式的文化所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