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

字数:6258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见这自称蔡洪的军人盔甲带血,风尘仆仆,在场众人无不大惊失色。

    任星罗不禁唇舌发干,意识到这是有大事发生,急问他:“宫中何事?”

    “紫宸殿中秦羲欲杀圣上,已被禁军拿下。禁军数十人反水,太子中箭。圣上听闻康王尚在后宫,担忧康王安危,特令末将前来护送康王暂回紫宸殿……”

    秦羲谋反,太子受伤!

    翡乐与任星罗心如擂鼓,骤然被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吓得噤声。翡乐与他对视一眼,脸色难看至极。这等大事,却是从一禁军士兵传达,并且以皇帝口谕要带走康王,十分蹊跷。无欢殿等人一时无从得知此事真伪,脸上全是戒备不安。

    盔甲上刺眼的血红几乎晃花了任星罗的眼睛,给他兴奋含怨的眸子也染上了血色。他几乎可以想象到这个副将是刚刚杀了人,又转头冲进无欢殿来寻他的。只是谁能确定他是否在说谎呢,他杀的究竟是谋反的秦羲手下,还是太子与皇帝?

    若他撒谎,也许是秦羲派他来骗走康王灭口;若他说的是实话,皇帝口谕是为了保护康王,还是想要借机铲除他这个孽子?

    这可真是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翡乐说:“此事事关重大,康王与奴婢却全然不知。”

    蔡洪解释道:“还未传到后宫来,不过,皇后娘娘大约已经得知消息了。”

    众所周知,皇后姓秦,还是秦羲之妹。蔡洪这是婉转地又解释了为何要护送康王。

    翡乐又听任星罗说:“蔡大人我是见过的,的确是禁军中人。”

    她心下稍缓,冷笑道,“你在无欢殿外又做了什么?”

    “女兵侍卫拦着末将,事态紧急,我不得不动手了,改日再向程妃娘娘请罪。”

    “罢了。”翡乐喘了口气,“你想带走康王,我也须得一起……”

    任星罗不解道:“你去了有什么用?”

    若是这些人想要杀死或者囚禁康王,翡乐又能如何阻止?

    翡乐惨白的脸上浮起一丝绝望的笑意:“康王无事是最好,倘若殿下有个三长两短,奴婢是要自尽谢罪的。”

    任星罗半分感动也不曾有,只冷冷道:“谁稀罕你的命了?”

    他又转身与蔡洪说,“走吧,我们去紫宸殿。”

    朱色宫墙之外,女兵们与几个禁军士兵起了争执,大吼大叫。嘶鸣的马匹们焦躁地摇摆着尾巴。炙热的阳光爬进了任星罗冷汗津津的脖子。他目光停在蔡洪粗糙血迹斑斑的右手上,他又想到了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最复杂的情形,上马的动作停滞了。

    他问:“秦家起兵了吗?”

    秦家的兵权不止在秦羲一人手中。他还有外派为武官,手握地方军政的长子次子。

    任星罗心烦意乱,又说:“太子伤势如何?紫宸殿怎会发生……”

    “殿下请上马。”蔡洪避而不答,执缰绳的右手、肃然的神情纹丝未动,“事不宜迟,我必须尽快将殿下护送至陛下身边。”

    任星罗上马之后,蔡洪与他同骑。数只马匹驮着士兵们在宫道上飞奔起来,鼓动的衣襟掀起一阵腥血味的冷风,吹散了身后女兵不安的呼喊。

    “康王殿下——”这样的声音渐渐远去了。

    她们都在恐惧,恐惧这蔡洪副将将康王掳走是别有用心。康王的命运很快就将有答案了,因此他不急于在此时忧心忡忡。无欢殿到紫宸殿这半盏茶的路途上,他将时间用来忖量另一件事情。

    秦羲谋反被抓,留在京中的秦氏族人想必已经自顾不暇、被禁军围捕,或者反过来围捕禁军。

    那么作为叛贼秦羲之子的秦晟如今身在何处?他去了康王府,因此躲过一劫了吗?或者,他已经被杀害了?

    第51章 杀死太子(十一)

    麻沸散的作用起得有些慢了,太子在剧痛中察觉胸膛被刀具切开的时候,意识尚且十分清晰。他甚至能联想到这决然是太医院某一位擅长处理外伤的医师的手笔。大约在五六年前,他在京城猎场里也受过类似的伤,只不过那年刺客□□射出去的长箭上没有淬毒。

    医师的声音是断断续续的,太子听得不真切。

    “臣无能为力……”

    “剧毒……”

    “陛下……”

    伴随着喉咙愈来愈严重的肿胀窒息感,皮肤被拉扯的触感也渐渐模糊了,太子意识到,自己很快就要死去了。

    在双眼彻底闭合之前,太子眼中倒溯的最后一幕却是他父亲的影子。

    是的,他临死前回忆的是庆丰皇帝的影子。

    就在约莫一个时辰之前,紫宸殿中太监侍女们一一点燃了精致镂空金器里的蜡烛,这些烛灯来自西域,有市无价,它们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皇帝书台后的墙壁上,做了壁灯的代替物。不久之后这些崭新的壁灯拉扯出了皇帝醉酒摇晃的身影。太子与秦羲背过身去谈那些时政事务时,皇帝就站在背对着他的太子与秦羲的身后,他的影子被映在了太子脚边。

    太子听着秦羲报述西南饥荒近况,偶然与皇帝父亲心有灵犀了一瞬,他瞥下眼,意外见到了脚边的、他父亲的影子。

    一个扭曲的、高大的、举着什么尖利东西的影子。

    像一个怪物。太子下意识地想。

    就在他走神的这一刻,皇帝劈下了刀——朝着秦羲的脖子砍过去。

    “陛下喝醉了。”

    天色渐渐暗了,不知何时闻讯赶来的乌云吞没了太阳,大风无雨无雷。想必史官会将它归类在五行志中的异象一类,笔述为这次永平十九年,权臣大司马秦羲紫宸殿行刺被捕、京师动乱的征兆。长长的宫道上,树下烛灯已经灭了大半,偶尔几个兢兢业业的灯火承担起了照明的责任,令飞跑的马匹不至于踩踏到地上横躺的几具血淋淋男尸。

    原本应当在此时点灯的太监侍女已不知何处去了,从尸体上看,大约此处也经历了一次血战,强作镇定的幸存者也不敢驻留在宫道上,以至于他们一行人几乎看不清路了。

    话虽如此,蔡洪却并不慌张。他甚至还为迷茫的康王讲述起了紫宸殿事件的始末。

    “陛下饮了不少酒,下令召秦羲、秦晟与太子殿下入紫宸殿商议国事。”蔡洪说,“陛下不知为何又遣走了秦晟。陛下这些年常常……酒后糊涂,秦羲与太子都习惯了。因此殿中在讨论西南饥荒的,只有秦羲与太子二人。侍女太监们说陛下坐在椅子上休息。陛下又遣散了殿中宫女太监,有个侍女说看到皇帝困倦不已,好像是要打瞌睡了。

    “再后来的事情是太子殿下说的。太子与秦羲都没有注意到,皇帝藏了一把刀。醉酒的陛下从秦羲背后砍了下去。”

    秦羲的惨叫令太子立即回了神。他循声一看,原本坐在他右手边,手捧西南刺史所写的饥荒案的男人半肩鲜血,紫罗色官服被染成了古怪的紫黑色。他捂着被砍了一刀的肩膀,佝偻着背部,面目扭曲。那双鹰鹫般的眼睛瞪住了皇帝,“你疯了!”

    屋外的太监不男不女的尖声喊着:“陛下!殿下!秦大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砰砰地敲着门。太子见状如梦初醒,他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喊:“快来人,秦羲行刺圣上了!”

    门立刻开了,与此同时,满身酒气、狰狞嘶吼的皇帝又一刀砍了下去。滚烫的鲜血溅了太子一脸。

    屋内乱成一团,侍女、太监恐惧地尖叫着。有人高喊着“护驾”。秦羲被砍偏了两刀,抓起了白玉镇纸石也朝皇帝砸了过去,两人扭打成一团。

    太子脑海里嗡嗡作响,血液上涌,他哪里见过这等场面,飞溅的血吓得他头昏眼花几乎要当场晕过去,好在太子忍住了,勉强扶着桌子边强作镇定地指挥着侍卫:“秦羲要杀陛下!护驾!”侍卫之一忙挡在他身旁,将他扶到另一边。

    门再次被撞开,几个士兵手持□□站在台阶上,其中一个瞄准的是混乱中被搀扶着离开的太子。

    后来禁军是如何赶到的,太子也不清楚了。似乎是新任的副将蔡洪闯殿拿下了秦羲,叛乱的□□手被乱剑杀死,皇帝歇斯底里地喊太医救太子……

    蔡洪说:“我走之前,陛下下令封闭消息、逮捕秦氏一族,姻亲连坐。”

    马停了脚步,雨却来了。瓢泼的雨点落在静止的紫宸殿上,落在漆黑的盔甲血迹上,落在任星罗阴郁的眼里。乌黑墨色的云层里滚出一道银龙般的闪电,刹那间将照亮了下马的任星罗惨白的脸,他脸上几乎没有一丝血色。蔡洪看在眼中,扶住他的手臂,低声道:“紫宸殿内是安全的,殿下不必担忧。”

    任星罗扯了一下嘴角,想笑,“是吗?”

    整个紫宸殿被重重士兵围住,蔡洪数人朝紫宸殿走去,立刻有人跑来喝住:“可是蔡副将与康王殿下?”

    蔡洪应诺。来人是个身材高大的军官。他一手提剑,一手捏着一盏昏暗的玻璃油灯。他将灯举到二人脸前,警惕的双眼仔细地打量着任星罗半晌,才略微露出松了一口气的神情,“殿下无事便好,圣上已等候多时。”

    说罢他立刻领着蔡洪与任星罗朝紫宸殿内走去,一排排士兵无声地让开了一条窄道。

    “太子伤势如何?”任星罗忍不住问,“燕京秦家现在又怎样了?”

    军官面色沉痛,“殿下……太子伤重不治,刚刚薨了!”

    “什么?”

    任星罗愣住了,骤然提高的声调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惧。

    太子死了!他怎么会死了呢?

    他若是做皇帝,一定是个仁君……

    “殿下节哀。”蔡洪说。

    任星罗摇了摇头。他眼前阵阵发黑,扶着蔡洪的手臂哆嗦着跨过台阶。门被推开了,太监尖声道:“康王殿下来了。”灰暗的室内,摇晃的烛影一闪而过,端坐在屏风之后一身黼黻玄衣的皇帝抬起头。他面色苍白,双目清明毫无醉态,不过只有几分疲惫罢了。

    “你来了。太子死了,是你的幸运。”

    皇帝说着,语气平静。

    他哪里像个醉汉呢?

    任星罗跪了下去,这个动作抽空了他所有力气,眼前一阵天旋地转。倒下前他模糊地想到皇帝只有两个儿子……不,准确来说只有一个了。太子去世了,皇帝必定要发疯。

    轰隆沉闷的雷声从远方传来,盖住了蔡洪惊恐的呼喊。

    永平十九年十一月,大司马秦羲行刺皇帝,未果伏诛;太子星治重伤,薨,追为献怀太子;程妃吞金自尽;康王星罗一病不起。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皇帝收回了部分军权,第一件事就是出兵镇压蔚、应州秦昊、秦明的反叛军队,一时十六州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