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蒹葭_分节阅读_8
字数:4468 加入书签
“look at that girl!”
“wow!she is so cute!”
“of urse she is,”迎着向她靠近的那两个外国人,我走过去坐在若芷边上,将她揽过来,“but…she is e”
发现她还在专注研究着墙上的一副壁画,我蹭了蹭她的脸,亲了下她的嘴角。
白若芷顿时满脸通红。
那两个外国人一晒,说了声“sorry”后走开。
白若芷脸红归脸红,仍旧是一脸状况外。
所以那天夜里接到周于晨的电话时,我一点都不惊讶。
只是若是只有我发现白若芷的好,该有多好。
周于晨问我:“你要怎样才能放过白若芷?”
放过。
这个词用得真好。
周于晨说:“我希望你能明白,你跟若芷不一样。我能给若芷的,你给不了。”
他还说:“若芷她并不排斥我。”
“她也不喜欢你。”我接口道,电话那边明显一窒。
“但请放心,”我继续说,“你说的,我都知道。”
ayn rand说,自由的定义是“to ask nothihihg”
无所求。无所待。无所依。
当无法舍弃太多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自由。
很快我和eri一起回了美国。
邵喆通过eric联系到我。
“这又是你的新号?”
“嗯。别告诉她。”
“你这样是不是对那小姑娘太残忍了。”
“她会走出来的。”我望向蒙特雷十七里海岸线上丛丛的白色芦苇,在诗经中,它们被称作“蒹葭”,“若芷一直很坚强。”
我们的乐队开始了巡回演出,一年的时间,在纽约时代广场完成了最后的谢幕。
解散后,eric、karl决定留在纽约,而chris和brian一个选择回加州,一个回了自己的国家爱尔兰。
从此,世间再无“no na”乐队。
我翻出了当年在冰岛结识的adonis的联系方式,问他关于冰潜的具体安排。
想不到他不仅还记得我,还认出了我是“no na”的吉他手主唱。
不久后邵喆来纽约看我,并告诉我,白若芷要结婚了。
她已在一个月前和周于晨订婚,而那时的我,正在为最后一场演唱会做着准备。
“她结婚是什么时候?”
邵喆说了一个日期。
我算了算,跟他说:“把这个给她吧,那时候我大概在贝加尔湖,可能赶不上。”
……
“那你以后准备去哪?”邵喆最后问。
“去南沙群岛,或者,回华尔街吧。”
“我以为你不会回曼哈顿了。”
“嗯,我曾经也这样以为。”
就像,我也曾经以为,我不会放弃白若芷。
☆、chapter 12
陆墨说她不能跟我在一起。
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感觉。
她说,耽误了这么久,她要回美国了。
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立场,也没有资本,去挽留她。
莱昂纳德科恩说:“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站在那里担心下雨,我却早已淋得全身湿透。”
原来我一直是那个站在雨里的人。
我不知道周于晨为什么会过来,他抱住我,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能将他推开。
甚至连张口说话都不能。
他说,你忘了她吧。你们不在一个世界。
他说,请相信他,他会对我很好,会让我幸福。
我联系不到eri。
我去过沐雪很多次,每次邵喆都有事不在或不方便见我。
于是某天晚上我就等在那,直到天月将白,我才终于见着他。
他却告诉我,陆墨已经回美国很久了,希望我不要再找她。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苦恼过,痛哭过,悲伤过,流泪过。
我记着一个人,念着一个人,惦着一个人,爱着一个人。
我又回到了那些无力而又绝望的时光,而这次,没有归期。
然而生活仍要继续。
我仍旧要面对学业工作,我忙着毕业忙着实习忙着看不清的未来。
妈妈的心脏病又复发过几次,医生说,不能有情绪波动,可能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每当我在重病监护房外哭得声嘶力竭,周于晨总会在一旁轻轻拍着我的后背,告诉我,他会一直都在。
将近一年的时间,生活恢复了稀松平淡千篇一律,仿佛我的生命中从没有出现过“陆墨”这个人。
周家一直为了妈妈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和医药费用,恩重如山,我竟不知如何报答。
周于晨的妈妈说,他们一家人,尤其是小晨,都很喜欢我。
妈妈说,她很喜欢周于晨,希望她能活着看到我结婚。
我告诉周于晨,我心上还有个人,她在地球的另一半,我不能接受他。
他说,其实你只是分不清爱情和友情,没关系,他可以等,毕竟他已经等了那么多年。
我渐渐懂得,等待没有期限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件事。
母亲一次比一次更长时间的昏迷几近把我压垮。
那天,周于晨在好不容易又一次清醒过来的母亲面前跟我求婚。
我答应了他。
毕竟,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
订婚那天,顾沁说,你们俩终于修成正果了,之前说你留长发是为了周于晨,你还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