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八章】菜单

字数:3545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已是十天。

    十天来,她每天都掐着手指。

    时间在这里异常漫长,像是过了十年。

    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一定也会感同身受。

    离开熟悉的地方,造访一个陌生的环境,强逼着自己去适应新的一切。

    明明还是学生的年纪,却如温室花朵被人摘了塑料棚子,独自面对风吹雨打。

    所有的工作尚未上手,却被人推着顶上,硬着头皮。

    她很恐慌。

    恐慌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恐慌于自己的每一个小错误,恐慌这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恐慌别人的眼神。

    每天的心神都在绷着,像是拉紧的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断掉。

    她在这里是食物链的最底层,每个人都可以对她呼呼喝喝,挥来使去。

    嗯,毕竟只是一个杂役。

    况且,如果没有下个月的比试,她连杂役都当不上的。

    她平静地接受了现状。这就是工作啊,这就是现实的世界。

    有时候她也会生笑。一个现代人,经历过高考的准大学生,自诩有点想法读过几本书的新时代女青年,穿越到几百年前,竟只是每天跑跑腿做苦力,被人呼来喝去。

    “我是不是给现代人丢脸了。”她笑。

    苦涩的。

    生活在每个时代都是一样,古代人又不是傻子,她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倾国倾城貌,没有多愁多病身,无大才,无大志,只想安安稳稳活着而已。哪里有什么奇迹。谁还不是人了。

    玉满楼总体来说是个类似四合院的结构,三层的方形方孔,中央是个戏台子。平时说书先生常驻讲书,每逢初一十五便请戏班子来唱戏,月底更是有名伎登台献舞唱曲。一言以蔽之,精神文化活动十分丰富。

    然而这些对于陈怡来说也是有了和没有差不多,她一个小杂役天天跑腿都跑不过来累死累活,哪里还有闲工夫听说书,只是经过回廊的时候脚步慢些,忙里偷闲听一耳朵罢了。

    其实陈怡起先也并不是杂役,只是她记性太差记不住那些菜名,站包厢又欠缺点反应,于是就只好归了后厨,传菜收拾跑腿,成了彻头彻尾的杂役。这份活虽然苦些累些,适应了之后,陈怡反倒觉得轻松。不需要太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又不需要太好的反应力,不需要察言观色委曲逢迎,只要勤勤恳恳把工作做好就行,反正也不难。她的心平静下来了。

    平静下来之后,陈怡就发现问题了:没有菜单。这么大个酒楼,有什么菜居然都是靠跑堂的报菜名,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不过想想她也就明白了:成本太高,又不方便。

    虽然教科书上说,早在北宋就有了活字印刷,还被列入了四大发明,各种厉害怎样怎样,但其实,古代人民根本就不怎么用它。

    汉字和西方的字母文字不同,人家只有几十个字母,用活字刻好后排列组合,印刷效率会很高,成本还低。而我们有几千个常用字,光是做活字就要做一堆出来,排盘的时候找字都是一个大问题,更别说活字怎样保存了。胶泥的容易开裂,金属的成本又巨高,万一临时哪个字坏了还得重新烧,麻不麻烦。况且古代卖书刻字的多半都是小作坊,再大也大不到哪去,哪有那个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去搞活字印刷,又不是傻,人家不想赚钱呐。

    于是还是雕版。砍树刻字,成本低,耗时少,连贯性好,一块板可以印无数本书,万一坏了大不了再刻一块板。但是问题又来了:雕版只适应于大规模,至少也是中等规模印刷,如果玉满楼真的搞菜单,每桌一本哪怕每个员工人手一本,一共也没多少本,搞雕版大材小用,何必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菜单真的做出来了,也还是只有字,没有图片,除非搞彩色套印,把菜色都印刷上去。但这么一来,那成本,我的天,简直不忍直视――得花多少钱啊!

    再退一万步说,假设真的做出来了,就凭古代那宣纸,又轻又软的,站又站不起来,又不好随身携带,还只能单面印刷,刷完了还得折一下防坏……这么算下来,要是真印刷完了,那得是多少本啊!陈怡默默在心里脑补了一下店小二腰间挂着个筐子像个袋鼠似的跟客人点头哈腰介绍菜品的情景,不禁噗嗤一笑。

    咧开的嘴还没收回去,旁边小厨子就注意到了,问她:“你笑什么呢?”一脸好奇。

    小厨子叫啥陈怡也不知道,第一次聊天的时候忘了问,后来就再也没好意思开这个口。小厨子十七岁的年纪,虽说这么年轻就在这么大一酒楼里当厨子听起来实在很了不起,但陈怡知道,大点的菜他都是没机会碰的,只能小打小闹似的做些小点的菜,顺便摆摆盘――小厨子摆盘还是很好看的,她等着上菜的时候就在旁边看他摆盘,看了好多次了。

    “我在想菜单呢~”陈怡回答。

    “想菜单做什么?”

    “你不觉得玉满楼那么多菜很难背吗?”

    “难背吗?”小厨子歪着头,一脸疑惑。

    “…………”

    你从小做菜每天都是菜菜菜当然不觉得难背甚至根本不需要背,可是我呢,我长这么大就没怎么背过书啊!我特么连高考政治都不背的人我搁这里背菜单你逗我呢!陈怡默默在心里腹诽。

    “你是厨师啊当然不觉得,我就觉得很难背”,陈怡道,“你说如果有个菜单多方便啊,可是好像不大现实。”

    “哪里不现实了,不是有菜单吗?”

    “……我是说人手一本啦!”陈怡泄气。

    “人手一本……要人手一本干什么?”小厨子摆出一个“你是弱智吗”的表情。

    “…………”

    陈怡突然觉得没法交流了,耸耸肩端菜去了。

    其实就算有菜单,该背的还是得背啊~~招牌菜热门菜什么的。如果要一块印到菜单上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万一出新菜了呢?这里也没有圆珠笔,客人点了什么也不可能揣着毛笔记――不要蘸墨啊!不是现代,一个小东西要涉及这么多,纸啊笔啊墨啊印刷啊,忒麻烦。这是一个体系,不是随便发明点什么就发明点什么的。啊,现代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啊!陈怡这么感叹着,送她的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