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云卷武德
字数:4492 加入书签
武德元年,三月的一天,山西绛州府龙门县大王庄中,薛府上空,冥冥汇聚了一片雪白的云团内里青华流转,久久不散。
长安城外,香山白云观中,大观主三元药师李靖,一挥浮尘,倏然破关,飘摇山西而去。
彼时,长安城中天策府,还是一介青衣谋士的徐茂公,骇然看向山西方向,在他眼中,那片云团之中,分明是一只年幼的白虎背负着一只更为幼小的青色雏凤。凤虎伴生,世间罕见,十余年后,大唐江山怕是要由这一虎一凤来守护了。
此一日中,薛府异像,皆因薛夫人老蚌生珠,自隋,炀帝年间生下长子后,时隔七年,再得一女。
薛员外抱着小小的女儿,看着雪玉可爱的儿子,却是一声叹息。端是何为?且听道来。
七年前,薛夫人生子之时,夫妇二人梦白虎入门,及至爱子周岁天资聪颖,却未能开口,方知稚子天疾,乃是哑儿。如今,再得一女又梦青凤入怀,又恐女儿生来体弱再存不幸。更是不知,一双儿女生有异像是凶是吉。
这年四月,薛家小女满月之日,三元药师登门相贺。
“李道长,小女尚还只有小字缇萦,素是羸弱还请高人赐名以镇。”薛员外苦求。
缇萦,三元药师眼中闪过一丝忧悯,“无量天尊,儿女名当由父母赐,贫道不可越矩。”
“还请高人垂怜这一双小儿吧。”薛员外老泪纵横。
“无量天尊,薛老先生,令郎令嫒皆与贫道有一段师徒之缘,只是缘份有深浅,若贫道赠名给令嫒,老先生可愿此日,便让令嫒随贫道前往香山呢?三年后,贫道再来收令郎为弟子。”三元药师沉默片刻,悠然开口。
看着襁褓中的爱女,薛老员外咬了咬牙,“望道长,赐名。”
“淑雅慧德,云彩清华。薛小姐,便唤淑云可好。”
“多谢,道长。”
三元药师带着女婴飘然而去,成为了大王庄上的一桩奇事。而只有七岁的薛家长子,目送着小小的妹妹,暗自握紧了拳头。
七年后,长安城外,香山白云观中。
一个青色衣衫的女童,手中执两柄玄铁重剑,一招一式,十分的专注。
“云师妹,该歇歇了。”一个艳丽的少女,端着一盘素果,款款走来。
“秀燕师姐。”利落的收招。
秀燕瞳孔微缩,她会不会是云丫头呢?容貌,性子几乎一模一样,却完全不给任何穿越者的回应。按理儿,她们是一块掉下了山崖,没道理,她不在啊。不过,这几年还是安分些吧,玄武门之变近在眼前,历史可不会因为什么穿越者而改变。
七年前,林秀燕落下山崖,便穿到了一个五岁女童身上,仍旧被唤做燕儿,却是洛阳世家林氏的旁支子弟,一家人备受主家磋磨,秀燕虽有诸般手段却越不过年纪太小。伤寒病愈后时,在街边卖花簪,恰恰遇上游历四海的红拂女,也是这白云观的三观主,因着根骨不俗,被收入门墙,做了记名弟子。就在她行拜师礼的那一天,大师伯,也是那些隋唐故事书里常提起的三元药师李靖,竟然抱回了一个刚刚满月的姑娘,收为第九位亲传弟子,还破格收为了义女,待那个姑娘长了几岁,秀燕窥她容貌,渐渐有了熟悉的感觉。可是她到底会不会是云丫头呢?
隔日,天将破晓,那个被唤做云师妹的女童,挎着一只覆了青布的竹篮,走出了弟子别院,穿过竹林,摇摇晃晃走过铁索单桥,身若鸿雁。循千阶悬石梯,来到香山后山山脚下,一处隐秘的溪边草屋。
女童掀帘入屋,床榻之上,昏睡着一个眉目如画的黑衣青年。纤纤素手覆上额头,云儿轻轻松了口气,青年持续了三日的高烧总算是消退了。云儿卷了卷自己的发梢,将竹篮中尚还温热的汤药端出,放置床边。
"咳,梁上的客人可以下来了。在我这个小地方屈尊数日,得罪了。"云儿垂眸,"三师兄的新药,不比前几日的金针渡穴,贫道,这身形如何给他服药。若是三师兄今日还醒不过来,只怕是。。。。。。"
"只怕如何!"一道黑影落下,身手利落,却恭谨的跪着,"请云姑娘务必救救公子爷!"
云儿退了半步,掩口轻笑一声,"贫道,已是出家之人,断不能唤姑娘的,既然与三师兄有同门之谊,断不会见死不救。你便先将这碗药给师兄服下。只是,师父有言在先,凡是离开了白云观的弟子,无帝命无师命不得入香山境内。三师兄,当日为何会倒在后山溪边,身边还无一人看护?"
黑影却沉默无言,只顾喂药。
"咳咳,云师妹,不必问枭六的。还是师兄自己来说吧。也免了师父日后会责问师妹。"温润的黑衣青年苏醒过来,勉强支起半身。
"师兄!"云儿眉头微蹙,"你身上可是中了八刀三箭,每一处伤,都能教人险些丧命。师父也不会不通情理的!贫道问询枭六,只是因为身为师兄的影卫,为何不曾保护好师兄罢了。"
"师妹知道枭六是影卫了呀!"被唤做三师兄的青年苦笑一下。
"秦王世子正在白云观中,治疗腿疾,他身边有同制暗卫四人。而三师兄,俗名承训。"云儿打一稽首,"贫道,见过皇长孙殿下。"
"云师妹,连你也要与师兄生分了吗?承乾阿弟,的确,行事过分了些,可到底是因着旧年宿疾,我这个做兄长的代他向师妹们求求情。"
"皇长孙殿下,自己的伤还没好全,就要顾着给隔房的堂弟求情了啊!"云儿没好气的拍了一下扶椅,"看来贫道还真不该多管闲事了。殿下这伤,怕也是,因着东宫嫡长而来的罢。秦王确实和白云观关系颇好,可这秦王世子,却不曾得师父青眼。"
"云师妹,当真是聪慧。可惜了,可惜了,若不是师兄已有贤妻美妾在家,必会空置后院,待师妹及笄,以求向师父聘娶白云郡主。"李承训带了一丝戏谑开口。
"殿下说笑了。白云郡主是师父的嫡亲女儿,先大师姐李缇萦。而不是贫道这个义女。"云儿垂眸。
"先缇萦大师姐啊!云师妹何苦提起呢,逝者已逝。师父,早已经将你当作亲生女儿了。也罢,我们师兄妹不提旧事。云师妹救了师兄一命,师兄必有回报。此物乃是虬楼令,日后师妹若是入世便亲来东宫,以此令兑现师兄一诺。如若师妹长居世外,便往巴蜀青城山走一遭,寄月观中见令自有人助师妹完愿。"李承训将一方檀木令牌放在云儿手中,"师兄既醒,不便再留了。还请师妹,代问师父安好。"
晨雾未消,枭六扶着皇长孙上了骏马,飞驰而去。草屋门前,青衣掠起,复归山林。
李承训没有想到,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回到师门,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个年纪与心性极为不符的小师妹。而这个作为回报的诺言,则在数年之后才兜兜转转的完成,彼时属于他记忆里的东宫早已面目全非。不知岁月流转几何,当这对师兄妹隔世再见,方知什么是闲观庭前,执棋落花。
在这一世纷乱还未开端之际,长安,徐府。三位公子恭恭敬敬站在他们的父亲,徐茂公面前。大公子,徐策,字轩淼,乃是早逝的原配夫人孟氏所出,占全嫡长,端容文致,正年十五。二公子,徐斐,字轩洋,乃是继室夫人柏氏所出,飞扬意气,年方十二。三公子,徐哲,字轩潜,乃是茂公掐算之后,从徐家旁支抱来的孩子,稚气年幼,刚刚五岁生辰。徐氏三子皆是五岁赐下表字不与外人及冠相同。
"不知父亲,有何训示?"徐策率先开口相询。
"近日,长安多雨汛,为父好友自香山来信,欲收几个弟子传些文武技艺。你们可愿走上一遭?"
"孩儿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