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字数:4501 加入书签
“今日之事,子明切不可向他人提起。”
病来如山倒。虽早便知道患此病必是年命不永,却没想到一发作,竟如此的猛烈。
胸中如堵,如被某物撕裂。
两天前。那人离去时的眼神,好像烙在了他心里。生生的疼。
那夜,周瑜便在坟前,一直枯坐到了孙瑜来寻他。
孙瑜戌时前来周府,却找不见人,闻吕蒙说了他在此处,策马而来。
隔的老远,便见他跪坐在碑前的身影,夜色中显得愈发孤单。
他无暇思考周瑜为何会来此,却只是不忍见他这番样子。
他便过去拉那人起身。
却被周瑜挣开。
“将军。”平静的声音,却带着拒人千里的陌生。
“请自重。”
虽然预感到有些什么不对,他却还是生生扯出一丝笑,只是他自己也知道,这笑容有多么僵硬。
“公瑾……这大半夜的来吊唁,对亡者不敬罢。”
周瑜却霍然抬首看他,眼神锋利的如能断物。
“将军假死者之身与瑜交,岂不是更不敬?”
孙瑜连脸上好容易维持出的一丝笑容都消失了。
他松了手,俯视那人,冷冷道——
“公瑾何意?”
那人却站起来,不期然的躬身一拜。
“何意将军清楚。说到底是瑜的不是。自欺欺人……夜深,便请将军回府吧。”说罢,他竟真摆出一个送客的手势。
孙瑜没有动。他只轻轻道——“公瑾与伯符才是家人。我本为客。对否?”
周瑜不再看他,转过身,面对着孙策的坟茔。
“可知瑜为何从不直呼将军表字?”他不待身后的人回答,却自己接了下去。
“瑜一直骗自己,你是伯符。如今方如黄粱初醒。”
“什么蠢话!”孙瑜冲上去,捏住那人的肩,强硬的将他转过来,正对着自己。
“周……公……瑾。”他眼神逼视着对方,一字一顿。
“你对我有情,是也不是?”
周瑜却忽然笑了。那笑,却蕴含着说不出的凄凉。
“将军,当断则断。”
他住了口,连眼俱都阖上。
“你!”孙瑜有那么一瞬间,举起了拳头。
他想打他。
他想打醒眼前人。赤壁时的血肉交融,多少夜的悱恻缠绵,竟都不值一提么。
他是谁,又有何分别。
公瑾。你究竟……要我怎样。
周瑜再睁开眼时,深蓝色的天幕下,又只剩他一人了。只有问他话时那眼神,那燃烧着不信,怒火,和深情的眼神,深深刻在了他的心底。
他倚靠着墓碑,缓缓坐下。他的手,滑过墓碑上雕琢的字。
他用只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
“伯符,对不起。”
第33章 夷陵
南郡打的竟比想象中要艰难。
曹仁死守不出,他们便只能与曹军对江而峙,大有一拖到底的架势。
周瑜跨在马上,望着城前遍布的尸首,那曾经俱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而如今,他们却全无生气的躺在地上,任风沙掩埋。
“大都督……”
正叹息间,却忽见吕蒙紧皱着眉催马而上。他尚未来的及问,吕蒙却已经开口。
“曹仁分兵击夷陵甘兴霸,甘将军请援。”
周瑜短暂的迟疑了一会儿。
屯兵与曹仁相对之前,他便命甘宁前去占据夷陵,以打通荆蜀之道。成两面夹击之势。如今曹仁发兵围之,倒也是意料之中。甘宁受困,不可不救。只是……
吕蒙见他许久未曾言语,便抱拳道——
“大都督,末将愿往。可责凌公绩代蒙事。”
周瑜却缓缓摇了摇头。
“夷陵不得有失。我亲率兵与你同往。”说罢又摆了摆手,接着便以手覆面,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
接着他便开口。语气决绝坚定。
“通知程公共往。拨一半兵。”
“一半?”吕蒙瞪大了眼睛,未加思索便问道——“程公那处……”
“无妨。”周瑜笑了笑,想起了赤壁之战前夕他去寻程普时,那人烧起的满面红霞。
“程公会应的。”
他在弄险。吕蒙心下清楚的很。虽然,周瑜的战术,向来无差。
见吕蒙不语,周瑜又补了一句。
“着凌公绩代都督职。告诉他,我信任他。”
信任。江东的军士中,没有什么,比他的信任更有效,更能激励人心。
吕蒙却依然迟疑。
“不如我与程公共去,都督留在此地罢。公绩……末将担心他守不住。”吕蒙面有为难之色,
但他的担忧其实却并非他所言之事。
他们在此屯兵月余,有好几夜路过周瑜行帐时,都听到帐内传出的咳嗽一声紧似一声。他知道,那人的病,绝非简简单单一句“无事”。
周瑜却看穿了他的真实想法。
“不可。”他举首望着吕蒙,说道——
“夷陵乃关隘重地,不能身临,我也不放心。更何况……”他复又笑了笑。
“兴霸那小子是个兵痞子,你们未必镇得住他。”
吕蒙也笑了。但他清楚,现在再多的笑,也遮不住面前人的苍白。
他能明明白白的看到,那人眼里的那团火已熄灭,而且,他变得很急,很急。凡遇战事,都恨不得亲历亲为才好,不给自己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
孙策走后那五年,他便是这样。如今更是变本加厉。
“末将遵命。”
可他到了末了,也只能回了这一句。
五更天,他们便又马不停蹄的奔赴夷陵。吕蒙紧随在周瑜身后,只见那一袭披风在风中飘扬。却看不清他的表情。
夷陵城下,已经是战火纷飞。
甘宁便站在城墙上督战,说是督战,却不如说是在亲身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