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字数:8070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

    《(魔道祖师同人)[魔道祖师][曦瑶][蓝曦臣x金光瑶]寒酒》作者:彼星

    文案:

    给我个评论可好?

    分三次更完,写三次饮酒情状。第一更写第三次,甜中带苦;第二更写第一次,苦中有甜;第三更写第二次,是一辆还未上高速就进服务区的三轮车。未尽之言,欢迎诸君脑补。

    原著向,在贴近曦瑶二人种种的同时,力求窥得未被写出的过往。虽是捏造,但情真意切,只希望还似二人一言一行。

    有错都是我的,角色是原著的。部分设定沿用原著,部分设定为私设,会在后记整理。化用借用的各种词句典故也会在后记一一整理。

    内容标签: 强强 仙侠修真 原著向

    搜索关键字:主角:蓝曦臣,金光瑶 ┃ 配角:蓝忘机,魏无羡,蓝启仁 ┃ 其它:魔道祖师,同人,曦瑶

    ==================

    ☆、寒酒-一。

    作者有话要说:  给我个评论可好?

    分三次更完,写三次饮酒情状。此为一更。第一更写第三次,甜中带苦;第二更写第一次,苦中有甜;第三更写第二次,是一辆还未上高速就进服务区的三轮车。未尽之言,欢迎诸君脑补。

    原著向,在贴近曦瑶二人种种的同时,力求窥得未被写出的过往。虽是捏造,但情真意切,只希望还似二人一言一行。

    有错都是我的,角色是原著的。部分设定沿用原著,部分设定为私设,会在后记整理。化用借用的各种词句典故也会在后记一一整理。

    蓝曦臣这一生,到现在,只喝过三次酒。

    第三次,是弟弟蓝忘机和被献舍还魂的魏无羡结为道侣之后,将他视为蓝家长辈敬的一杯酒。

    其实本来这件事也不该蓝曦臣接下,但奈何叔父蓝启仁这些年兴许是受了不少刺激,一看见魏无羡便吹胡子瞪眼好不生气,而蓝曦臣身为蓝忘机的亲兄长自然也本就该列席,是以最后的解决方案便是由蓝曦臣代劳,喝了这杯酒。

    据忘羡二人说,他们早就在云梦江氏的祠堂拜过已故去的江枫眠虞紫鸢夫妇二人,也遥祭了魏无羡的生身父母魏长泽和藏色散人,于是就只剩下姑苏蓝氏这边还未受礼。

    虽然蓝启仁早就知道他们的决定,但依然只是出现在静室门口,默默听二人亲口正式告知、默默接受二人行礼后才回房。仔细看着听着,蓝启仁大概边走还边手抚胡须絮絮叨叨,说着什么“我姑苏蓝氏向来都是以茶代酒,到了他魏婴这连规矩都改了,真是不成体统。”。但好歹这也就算首肯,于是便是蓝曦臣留下喝了二人递上的天子笑。

    虽然云深不知处禁酒多半是因为蓝家人都不胜酒力的缘故,但蓝曦臣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一杯倒。因此他虽是美酒入喉,但还是很清醒地笑眯眯地看着魏无羡给蓝忘机也灌了一杯,便抑制住想说点什么的冲动,将之后的时间留给二人,自己慢慢走回寒室。

    回去的路上蓝曦臣去龙胆小筑捎上了一坛酒,这酒被他存放在龙胆小筑内架子上的暗格里。酒的坛身在月下流转着温润的光芒,本该是鲜红的酒封却因夜色的关系显出一种锈红。这酒却不是姑苏名酒天子笑,赭石色的坛身上贴着一方洒金红笺,上面龙飞凤舞三个大字:沂水桥。

    懂酒的人就该知道,这便是产自兰陵却享誉天下的佳酿了,和姑苏天子笑比起来,入口更为辛辣,回味也比天子笑的甜香绵长还多上一分苦涩厚重。

    兰陵多产高粱,是以用高粱入酒,便把这酒酿得大马金刀。而沂水穿兰陵而过,自古便被兰陵人视为母亲河,上游多山,下游入海,中间架一座桥便是兰陵,于是就有了“沂水桥”这个看起来颇为风雅的酒名。

    蓝曦臣本是对酒之一事一窍不通,从小饮遍天下名茶的他甚至只闻到香气便可知是何茶,却在饮下一口酒之后都还不知自己饮的是酒。好在随着年纪渐长,登上家主之位后,四处走动得多了,才慢慢略知一二。但也正是因了蓝氏家训,他几乎从不饮酒,各仙门世家也是清楚知道姑苏蓝氏这一家规,是以宴席上蓝曦臣面前的永远都是清茶一杯。他关于沂水桥和各种酒的知识,还是零零散散从故人口中听来的。

    寒室一如往常寂静,静到仿佛能听见天地间的空旷与辽阔。微风将绿竹吹得沙沙作响,好似从亘古洪荒起这里就已是如此。偶尔蓝曦臣会想起姑苏蓝氏开宗家主蓝安际遇,为遇一人而入红尘,人去我亦重返空门。当初的蓝安在道侣身殒后是否也曾驻足寒室,感到灭顶一般的虚无与落寞。

    他推开门,扑面而来清冷的檀香气,在空气中悠悠旋转,终是寥落而下。月色将房内物什一一勾勒,皆是泛着凉意的微光。蓝曦臣便在此刻突兀想起他曾去过的一个地方。姑苏城外有一千年古刹,香火鼎盛,远近闻名,许多善男信女都会前往参拜。仙门之人虽不礼佛也未修道,但古寺毕竟是钟灵毓秀之地,蓝曦臣也曾陪故人前往。

    古刹因云游诗人曾夜泊此处作诗一首而扬名,而本身也因过往高僧仙缘的传说而颇得人心。彼时黄墙照壁、翠柏石桥,浓郁檀香伴着袅袅青烟,身畔皆是于红尘中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却因有了信仰而在脸庞带上一丝慈悲与善意。蓝曦臣也是敛襟肃容,同住持问好后便与故人并肩而行。故人面上微微若有所思,在浮动的烟尘中仿佛明明灭灭。

    临走前,故人去请了一盏长明灯供上。回云深不知处的船上,蓝曦臣开口问道:“仙门中人本不必结善缘,怎的想起奉灯一盏?”。故人听后微微笑着回答:“可我也非出身仙门,本就凡夫俗子一个,自然还是心怀敬畏的。因果轮回、报应不爽,一桩桩一件件做下的事,都有人记着。但至少这世上我还能盼着一人平安喜乐,便也足够了。”

    恰似一语成谶,如今想来,字字句句竟皆是偈语。远处模模糊糊传来古刹夜半钟声,悠扬醇和、余音渺渺。顷刻间好似醍醐灌顶,明了一切执念犹是虚妄,却如跗骨之蛆,道破一半的话终是沉默不曾出口,此刻也无需再提。生怕所求太多,惊动何方野佛,贪嗔痴走一遭,就再不复往日清明。然而又有什么用呢。

    那坛酒被蓝曦臣拍开封泥,他却没有喝,只斟出一盏置于一旁。本该是大喜的日子,却不知怎么忆起前尘旧事。这酒应盛在瓷杯中送上祝福,却好似助长了怎么也浇不熄的愁绪。他不知还要往里兑上多少漫长的岁月,才能淡了这酒的苦涩。他默默敛眉,将那酒洒在月色之下,星星点点如同银汉,又如同泪光。他仿佛是要逃离这样的境况,匆匆了结眼下一切,用漆黑掩去所有不堪的痕迹。

    这样寒又这样深的夜,此后只怕便是无穷无尽、再无可期了。

    ☆、寒酒-二。

    作者有话要说:  给我个评论可好?

    分三次更完,写三次饮酒情状。此为二更。第一更写第三次,甜中带苦;第二更写第一次,苦中有甜;第三更写第二次,是一辆还未上高速就进服务区的三轮车。未尽之言,欢迎诸君脑补。

    原著向,在贴近曦瑶二人种种的同时,力求窥得未被写出的过往。虽是捏造,但情真意切,只希望还似二人一言一行。

    有错都是我的,角色是原著的。部分设定沿用原著,部分设定为私设,会在后记整理。化用借用的各种词句典故也会在后记一一整理。

    第二次和第一次饮酒,他对面的都是同一人。

    只是第二次,那人已叫金光瑶;而第一次,那人还叫孟瑶。

    第一次,蓝曦臣一开始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喝的是酒。

    从云深不知处带着典籍曲谱离开,一路仓皇奔逃,终是在一处大雨滂沱的山道上,他偶遇路过的孟瑶搭救。那时孟瑶虽只是个账房先生,但也已是个立志出人头地的小小少年,面上常带七分笑意,眼中也总俱是光芒。

    孟瑶虽无自己住处,但看到蓝曦臣及家仆身心俱疲的样子,也知事关重大,便求了熟人,寻到一处已废弃的旧宅邸。虽然久无人居住,一片破败狭小,但是对那时的蓝曦臣来说,能有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已是十分万幸了。

    孟瑶白日出工,晚上便到旧宅帮衬着蓝曦臣一起整顿打点。姑苏蓝氏典籍数量庞大,虽外人不可借阅,但清算录入的工作外人却可以做。况且孟瑶本就对账房的工作颇为上心,因此整理典籍有他帮助自然事半功倍。一来二去,不光蓝曦臣与孟瑶亲近了许多,连带着蓝氏族人也对这位热心又聪颖的少年人青眼有加。

    只是蓝曦臣眉间总有忧色,很少展颜。孟瑶知他遭受家门巨变,父亲生死不明、亲弟被迫离家,昔日仙门名府姑苏蓝氏,竟一夜之间便破败凋零、摇摇欲坠。日久天长,不得纾解,蓝曦臣也好似着了病,面上的笑意总带着一丝郁郁寡欢,看起来仿佛是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孟瑶明白那是心病,他解不开,只能用鲁莽的法子撞开。

    是以这天孟瑶一副笑脸回到家,那时的他眉眼还带点稚气,便显得格外神采飞扬。蓝曦臣一见他,心底也不知怎的就跟着雀跃起来,开口问道:“阿瑶今日遇到什么好事?这么开心。”孟瑶却不说话,卖关子似的把手里提着的小瓷瓶放下,寻了个杯子将瓶中东西倒出来,递给蓝曦臣,这才说:“曦臣兄,尝尝这个,我今天得的好东西。”

    “是什么?”蓝曦臣面露不解,却仍是凑近闻了闻。杯中飘出一股醇香,却是未曾闻过的味道。“我自然不会害曦臣兄的,尝尝便知。”孟瑶笑着眨了眨眼睛,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当先喝了下去。蓝曦臣见他有心消除芥蒂,却是会错了意,当下便生出一丝抱歉,于是不再犹豫也将杯中液体徐徐饮下。

    甫一入口,便是一股奇特味道。甜中带苦,厚重中又带点清新,辣丝丝的爽利劲过去之后,便是回味无穷的甘。蓝曦臣在脑海中思索了一下,和以往接触过的任何一种东西都不同,并不知是什么,感觉却不坏。此时孟瑶又倒了点什么递给他,他便似得了糖的孩子,想再尝尝鲜,于是直接仰头喝了下去。

    谁知这一杯下肚,蓝曦臣却一怔。无尽的苦涩铺天盖地而来,顺着食管暖了身体,却也激起一阵难捱的痛。这口感他却是知道的,分明是一碗药。气息霎时间变了,从丹田升起一股大力,将他五脏六腑生生一撞。蓝曦臣眉头一皱,一口暗红的血便从唇边喷出,洋洋洒洒落在身上。洁白的蓝氏家袍上点点血迹,如同寒冬中盛放的朵朵红梅。

    孟瑶再没了先前悠然自得的样子,赶忙过来扶住了蓝曦臣。未等蓝曦臣开口,他就急切说道:“曦臣兄千万勿怪,我看你郁结许久,这口淤血再不吐出来,怕是会侵入肺腑,伤及心脉,又不好明言,只得出此下策。”他帮蓝曦臣擦掉唇边血渍,又说道,“这药虽猛,却是个十足十的好方子。需以黄酒为引,方能激发全部药性。淤血吐出来就好了,休养些时日,身子就该爽利了。”蓝曦臣一听这话,愣怔当场,有些不敢置信似的抓住孟瑶手臂,问道:“你方才说……黄酒?”

    孟瑶不明所以,略一点头,就看到蓝曦臣面色变幻几许,终是站了起来。他看到蓝曦臣这般反应,心下惊慌,却也不敢再开口询问。两相沉默了一会,蓝曦臣才深吸一口气道:“蓝氏家训有言,云深不知处禁酒。这是自先祖时便定下的规矩。”

    孟瑶一听这话,心里猛地一沉。他虽是知道蓝曦臣出身大名鼎鼎的姑苏蓝氏,但是蓝氏禁酒这件事,他却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知道的。他本就身份低微,平日里想多了解一些仙门逸事,都会被旁人嘲笑痴心妄想,费尽心思打听到的也往往是路人道听途说的边角料。是以犯了这么大的忌讳,他却还沾沾自喜,实在是教人羞耻又惭愧。

    谁知蓝曦臣静了一会,复又说道:“然我知你不是为作弄,况且,一是喝酒实为药引,并非故意为之,二是此处非云深不知处,家训并未规定在外也不许饮酒。”说完,蓝曦臣似是又想到云深此时惨状,便闭口不言了。

    然而孟瑶听了这番话,只道蓝曦臣是为开解他。他觉得蓝曦臣谪仙一般,本该是个从不沾染凡尘俗世的性子,却被他稀里糊涂地用一杯黄酒玷污了,虽然那黄酒是兑了水的,但也依然大为不妥。于是他愣愣地站在院中石桌旁,心中充满不安,仿佛一个犯了错被罚站的孩子,双手都不知放在哪里比较妥当。

    蓝曦臣也没有离开,站在孟瑶对面,默然不语。就这么站了一会,孟瑶思来想去要如何道歉,却在眼光移上去的时候,看到蓝曦臣衣襟上刺目的点点猩红。他便仿佛猛然惊醒,走上前去握住蓝曦臣外袍,说道:“曦臣兄,我去洗衣服吧。你还需多休息。”蓝曦臣微微一滞,看他一眼,却没说什么,只让他把脏了的外袍脱下拿走了。

    孟瑶走了两步,脚下一顿,却没有回过头来,而是侧身说道:“曦臣兄,你只需记得,我永远不会害你便是了。”说完,他好像有点窘迫,抓紧蓝曦臣的衣服便走远了。

    第一次喝酒的经历有些啼笑皆非,还混着痛苦的往事。只在那些细微处,却也能品出一点甜来。就像那杯不够纯的黄酒,虽是漫漫寒夜,喝下去却是暖人心脾。就如同当初在山道上,蓝曦臣第一次见到孟瑶时那样。孟瑶收起纸伞,对他伸出手来,微笑说道:“这位公子,一路辛苦了。”

    便好似一切艰难都不必再说出口,自有人懂,自有人慰藉,自有人从尽头处向他走来。

    ☆、寒酒-三。

    作者有话要说:  给我个评论可好?

    分三次更完,写三次饮酒情状。此为三更。第一更写第三次,甜中带苦;第二更写第一次,苦中有甜;第三更写第二次,是一辆还未上高速就进服务区的三轮车。未尽之言,欢迎诸君脑补。

    原著向,在贴近曦瑶二人种种的同时,力求窥得未被写出的过往。虽是捏造,但情真意切,只希望还似二人一言一行。

    有错都是我的,角色是原著的。部分设定沿用原著,部分设定为私设,会在后记整理。化用借用的各种词句典故也会在后记一一整理。

    第三次,是在一个小寒。

    蓝曦臣受邀上金麟台,和金光瑶于绽园商讨新一年各项计划。诸般事宜已尽,左右无事,难得闲暇,两人便对坐手谈,间或聊聊近来见闻。

    兰陵冬夜已是十分寒冷,虽然仙门不受四时影响,仙门中人也并不惧骄阳似火或冰冻三尺,但时节天序,自当循而遵守,总该抱有敬畏之心。于是一局结束,金光瑶命人备上一应物什,从窗边棋盘旁坐回到方桌旁。两人面前俱是白瓷小盏一只,只是蓝曦臣还有一壶清茶,金光瑶则是一壶酒。

    “二哥,我前几日读到一首诗,写‘寒夜客来茶当酒’,觉今时此景倒是十分合适,便自作主张准备了这些,你别见怪。”金光瑶为蓝曦臣倒了一杯茶,又为自己倒了杯酒,缓缓解释道。蓝曦臣心下明了,金光瑶平日里从不当着他的面饮酒,自然是因为知道他不饮酒的习惯。而宴席上若有旁人给他敬酒,也都会被金光瑶或明或暗地挡回去。是以此刻端酒出来,金光瑶便特意解释了一番。

    蓝曦臣温和地笑着,摇了摇头。他拿过金光瑶面前那杯酒,仔细端详片刻,便问:“沂水桥?”金光瑶颔首:“二哥果真好眼力。小寒夜贵客在侧,就算只是我自斟自饮,也必须取兰陵最好的酒来。”蓝曦臣闻言,更是笑意盈然:“非是我眼力有多好,只是这沂水桥的馥郁香气,怕是绽园外的人都能闻到。”

    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蓝曦臣又好似想到什么有趣的旧事,笑意在眼底盈满,仿佛很快便要漫溢流淌。金光瑶瞧着,福至心灵,脱口而出:“二哥可是想到初次饮酒情状?”蓝曦臣面上笑意不停,缓缓点头。

    “那次原是我莽撞了,也就是二哥从不怪我,总想着为我开脱。”金光瑶忆起过往,那乌帽下的容颜也好似沾染年少气息,瞬间狡黠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