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七十六章 逆转

字数:5284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东方玠在众人的注视下,异常镇定的放下一直端着的茶杯,站起来,走到皇太后的面前。

    “母后说的是这个玉佩?”东方玠拿起玉佩。

    “是,这足以证明淑妃的身份。而且,在座的诸人应当知道,我原是南希国的后妃,南希国亡国后才随了先皇。南希国的长乐公主我是见过的,虽然过了这么些年,她的模样,却没有变化多少。”梁氏乃前南希国遗妃之事,并不是秘密,当年曹起临阵倒戈,背叛了南希国,最后,把当时身为才人的梁氏救了出来,一同献给老皇帝。两个人里应外合,才有了今日的结果。

    “事情过了这么多年,太后娘娘记错了也未可知。况且,若姐姐真是太后娘娘口中的安乐公主,你们曾经同为南希人,当互相扶持才是。“

    “哀家虽曾被迫居于南希国后宫,从我追随先皇的那一日起,便已抛却过去,一心为我朝着想。安乐公主却不同,我大夏灭了南希,她自然怀恨在心,潜伏在后宫,伺机颠覆。”

    “太后娘娘,据民妇所知,南希国皇室中人,全在当年落败时,被屠杀殆尽了。”作为曾经的南希国人,一想到此事,宋夫人就不胜唏嘘,他们也太狠毒了,一个活口都不留。即使是胜方百姓,想起当年的事,也不免感叹一番。

    梁氏冷笑,“难免有漏网之鱼。”

    “好了,不必再争论。若是母后因为认为阿谨长得像小时候的安乐公主便判定她的身份,万一母后记错了,岂不是冤枉了无辜。若是因为这个玉佩,朕倒可以解释为何会佩戴在阿谨身上。这是当年攻进南希皇宫时缴获的战利品,当年父皇将其转赠给了朕的亲生母亲,后来母后转赠给朕,朕再送给阿谨,作为我们定情的信物。”

    宋瑾瑜说:“此物正是由皇上赠送,因此意义重大,我一直贴身佩戴。”东方玠的确送给她一块定情玉佩,却不是这一块,宋瑾瑜不知道东方玠为何要这样说,正好可以消除梁氏对她的控诉。

    “哀家从前怎么没有听先皇与皇上提起过,莫不是皇上明知淑妃身份有异,却要一味包庇?”

    “若是当皇帝的,每送出一件礼物都要向人汇报,岂不是做不了正事。”

    “皇上,哀家不是这个意思。”

    “母后,朕知道,你对阿谨的身世有所怀疑,全是为了我大夏。不如这样,既然宋夫人在此,何不来个滴血验亲,验证阿谨与宋夫人是否真正的母女,这样,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宋夫人是母后找来的,总不会有问题吧。”当时没有检验dna的技术,只能滴血认亲。

    皇太后梁氏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就按皇上所说的办。”事到如今,皇帝一味偏袒宋瑾瑜,还能怎么办呢?况且这也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只要证明宋瑾瑜不是宋夫人所生,那她至少也是欺君之罪,后面就好说了。

    东方玠吩咐人去准备器具,他安抚宋夫人与宋瑾瑜,“委屈两位了,等滴血认亲证实你们是母女,便可还你们清白,再没有人敢怀疑阿谨。”

    宋瑾瑜点头:“是。”

    宋夫人十分紧张,她与眼前的宋瑾瑜并不是亲生母女,滴血认亲,岂不是露馅了吗?

    滴血认亲所需器具很快准备好,宫人端来一碗清水,先是从宋夫人的手上,用利器采血,接着用同样的手法,采集宋瑾瑜的。

    现场所有人都直直的盯着宫人手中的那碗水,静得只听得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只见,鲜红的血液,从宋瑾瑜的手中,滴落下来,落进碗里,一开始,两滴血分别在瓷碗的中央,慢慢的在水中晕开,再慢慢的融合。

    见到血液融合在一起的那一刻,东方玠释然的笑了,宋瑾瑜看了东方玠一眼,也笑了。其她为宋瑾瑜担心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宋夫人擦了擦额上的汗珠,惊魂甫定,宋家全家人的性命,总算保住了。

    皇太后与梁昭仪却是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她们怎么可能是母女?”

    东方玠说:“母后,结果你也看到了,现在安心了吧。”

    “大概是我记错了。”无功而退的皇太后说。“既然是误会一场,大家就各自回宫吧。”她需要好好的歇一歇,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扳倒宋瑾瑜。

    “太后娘娘,且慢。”

    “你还有何事?”皇太后问宋瑾瑜。

    “既然太后娘娘将将臣妾的母亲不远万里接来,让我们母女团聚,臣妾也当礼尚往来,让太后见一个故人才是。”

    “哀家久居宫中,何处来的故人?”

    “太后娘娘见了就知道了。皇上也看看,此人你也认识。”

    东方玠挑眉:“哦,朕与母后都认识?”

    “皇上见了就知道了。”宋瑾瑜叫心儿将人带上来。

    上来的是一位极其落魄的妇人,穿的是粗布衣服,骨瘦如柴,面色蜡黄,下巴的右下角有一颗黑痣。

    宫中诸人见了这么一个人,不知道宋瑾瑜在玩什么把戏。

    皇太后不能置信的问:“你所说的故人就是这个老乞婆。”已然十分生气,堂堂的一国太后,竟然被拿来与这样的人相提并论。

    “太后娘娘切勿动怒。”

    “曾蕊,还不快拜见太后娘娘与皇上。”

    听见曾蕊两个字,东方玠已然明白了大概。宋瑾瑜的话刚落,那妇人便急急忙忙的跪下来,将自己缩成一小团,十分卑微,“奴婢该死,奴婢拜见皇上、太后娘娘,与诸位娘娘。”

    “你是何人?你来此处所为何事?”皇太后充满威严的说。

    “太后娘娘难道不记得她了吗?”宋瑾瑜吃惊的说,“她是恭顺皇太后生前的侍婢曾蕊啊,您再看看,您真的不记得了吗?”

    还不等梁氏说话,东方玠拍案而起,“大胆曾氏,你当年陷害恭顺皇太后,后潜逃出宫,竟有脸回来。”

    曾蕊对东方玠磕头,“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奴婢不是有意的。”

    这回,皇太后终于想起这人是谁了。她不该是个死人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梁氏对东方玠说:“既然此人曾经陷害过姐姐,当立即将其拉下去斩首才是。”

    “太后娘娘不要心急,不如听听她当年陷害恭顺皇太后的经过。”

    “这样背信主子的奴婢,还有什么好听她说的?”

    “朕想知道当年的事情。”东方玠说。

    “听见皇上的话了,还不从实召来?”宋瑾瑜说。

    “是,皇上。当年奴婢鬼迷心窍,听信奸人的话,以为只要陷害了娘娘,便能够被引荐给先皇,飞上枝头变凤凰,于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布偶放在娘娘的床头,叫先皇发现,以为娘娘有嫉妒之心,行巫蛊之术,不再宠幸娘娘。”

    “果然是鬼迷了心窍,你也不看看自己的长相,先皇怎么会看上你?”林倩然讥诮道。

    “你说你听信了奸人的话,那么是有人指使你?指使你的人是谁?可还存活于世?”宋瑾瑜问。

    曾蕊环顾四周,最后将眼神定格在皇太后身上。

    梁氏呵斥道:“你休要含血喷人,哀家对曾姐姐素来敬重,怎会陷害她?况且当年哀家亦是受害人。”

    宋瑾瑜也用方才梁氏的语气:“她还什么话都没有说,太后娘娘怎么就这么着急将罪责往自己身上揽,莫不是心虚?”

    “哀家行事光明磊落,怎会心虚?淑妃,这人莫不是你专门找来陷害哀家的?”

    “臣妾未曾有过害人之心,只想为死去的皇太后查明事情的真相而已。曾蕊,你快说,当年指使你的,究竟是何人?”

    “回淑妃娘娘,指使奴婢的,就是当年的淑妃娘娘,当今的太后。”

    皇太后不怒反笑,“皇帝,你看到了吧?这果然是淑妃的阴谋,随便找个人指证哀家,便以为皇上会相信,你未免过于天真。”

    这时,东方玠说:“朕信。”

    “皇上?”皇太后难以置信道,“虽说你不是我亲生,可这些年来,你何不将你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爱护,你又何不将我当成亲生母亲一个尊敬。”

    “朕只记得,当年,你未进宫之前,母后与父王十分恩爱,你来了之后,父皇将母后打入冷宫。”虽然这些都是事实,可是,一直以来梁氏与皇帝扮演的都是母慈子孝的角色,不想今日东方玠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不过,朕不是昏庸的皇帝,若是曾蕊的一面之辞,朕也不会相信。曾蕊,你指控皇太后,可有证据?”

    “回皇上,奴婢有证据。”

    “那拿出来吧。”

    众人都看呆了,这是什么情况?不是皇太后将众人叫过来指控宋瑾瑜的吗?现在怎么变成了宋瑾瑜与一个她们不认识的粗鄙之人控诉皇太后,皇上还站在宋瑾瑜她们这边。这逆转未免太大。不知这人拿出的证据,是否有力,能叫皇太后倒台?

    作者有话要说:越来越接近尾声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