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突袭
字数:3166 加入书签
同年八月,京城正是丰收的金秋时节,辽东边境却已经刮起了有些刺骨的冷风。
就在这冷风乍起之时,辽东总兵镇北侯穆渊江先是借中秋之名大肆劳军,之后便是一声令下,言道去年八月一次突袭已将鞑虏驱逐至边境北三百里,今年务必要趁胜追击,再将鞑虏赶出去五百里。
“鞑虏一不敢碰镇守西北三边多年、英勇无敌的苗家军,二不敢啃宣大梅家军这块硬骨头,却欺我辽东军不过驻扎六十年、是个人见人捏的软柿子,屡屡犯我辽东边境,我们是不是该叫那些鞑虏知道,我们穆家军更能崩掉他们满嘴牙!叫他们知道欺软怕硬是最愚蠢不过的!”
既是鞑虏欺人,总喜欢突袭辽东边境,小股人马便屡屡搅得边疆不宁,百姓深受其苦,穆渊江索性听了穆桓的提议、也不再做守株待兔之事,而是改为主动攻击。要知道辽东军如今已有三十万之众,只要他愿意主动偷袭,随时能将喀尔喀人赶进一千里外的那条江……
听得主帅将苗家军与梅家军夸得天上难找地上难寻,辽东守军又哪里愿意自己认输,说辽东军的确比不上梅家军善战,更不比苗家军勇猛?立刻振臂齐应主帅,誓将鞑虏驱除。
穆渊江便趁机宣布,只留十万大军依旧随穆振海驻扎山海关,另十万由他穆渊江亲率以作增援,其余十万大军便于八月十七这日凌晨出发,由镇北侯世子、五品龙骧将军穆桓率领,务必势如破竹主动出击,一步步逼近喀尔喀人的营地。
喀尔喀人的新王答卓尔汗得报,顿时便掀翻了摆满肥羊与美酒的矮桌,声嘶力竭的喝道,这次定要与穆渊江决一死战,否则难报这屡次突袭、搅人雅兴之仇。
“八月的羊羔何等肥美,八月的美酒何等醇香,这穆渊江是疯了不成,不好好留在辽东城吃喝玩乐就罢了,还来毁我清净!”答卓尔汗气得满脸油汗滋滋直冒。
“巴图多尔济,你速速给我放响箭召集六大部落所有骑兵,咱们打穆家军一个有来无回!”
汉人不是最最重视中秋什么的传统节日么,为何屡屡都不老老实实守在辽东城过节,倒跑到他答卓尔汗的大草原上来撒野,他若是不好好给穆家军个颜色看看,他的牛羊,他的女人,不是转头就得换了姓氏!
只是答卓尔汗盛怒之下却是忘了,其实穆渊江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声不响搞突袭这种事,穆渊江父子俩的师父便是喀尔喀人;正是他的族人屡次骚扰辽东清净,才招致了这次灭顶之灾。
因为若是细论,最最狡猾的并不是大晟朝哪支军队,而是莫过于喀尔喀人。
穆渊江说的没错,这些鞑虏游荡于大晟朝九边重镇之外很多年,早就成了精。大晟朝立国百年以来,他们既是在苗家军与梅家军手上吃了无数苦头,可不就改而对辽东这个新边境下手了么?!
只是喀尔喀人到底是游牧出身,就算再狡猾,也不过是游牧生涯中练出来的、与恶劣天气和狼群对抗的小本事,换句话说,也算是天性。纵是犯边,也从不曾大军压境,他们最最喜欢的便是小股人马呼啸而来,呼啸而去,还美其名曰这叫来无影去无踪,打了草谷就回营。
而就是这种小股骚扰,虽然不那么痛,却因为频繁而最最叫人烦躁。就像再怎么高大强壮的男子汉,也敌不过夏夜嗡嗡绕在身边的小蚊子,一叮一口血,一挠一个包,叫人烦不胜烦,瘙痒难耐。
因此上驻扎辽东许多年的穆渊江便听取了穆桓的建议,改扎营镇守变为主动出击。喀尔喀人的突袭若是叫人瘙痒难耐的小蚊子,那么他的穆家军就不妨做个杀气腾腾的下山虎,保准打喀尔喀人一个大大的措手不及,叫这些鞑虏几十年后回忆起来还浑身发抖。
而穆桓早些日子派出的探子回报,这新汗王答卓尔汗又最最多疑,虽被推举出来做了汗王,却对不是自己出身的另外五大部落严加防范,主营帐依然扎在答卓尔汗出身的卓台部落。
如今大晟朝辽东军大兵突袭而来,即便巴图多尔济速速放出召集骑兵的响箭,远水到底解不了近渴,响箭才一上天,答卓尔汗已经能听得到自己部落牛羊四处逃窜的声音,而部落草原的最南端,更有轰隆隆的马蹄与战车声传来……
五天后,捷报又一次摆到了当今圣上的龙书案前,与捷报一同摆上来的,还有喀尔喀的汗王答卓尔汗亲书降表。只是这准备降表的过程不知到底出了什么毛病,竟然一个汉字都没有,圣上略一翻弄,便面色不快。
好在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苏世祥熟知喀尔喀文,立刻跪请升圣上下令,由他权充通译。
“微臣也是从去年八月才开始研习喀尔喀文字,不过是个半瓶子醋,若是只能瞧出大概意思,还请圣上恕罪。”苏阁老惶恐道。
穆家军常年驻守辽东,若无通译如何打探情报?只是穆渊江竭力藏拙,战功卓著的同时却不想叫皇帝多疑,他苏世祥既已全抛旧嫌,又打定主意要与穆家做儿女亲家了,穆家趁机送给他这么一个大人情,他何乐不为。
“苏阁老实乃我朝英才啊。”圣上大喜,高呼身边内侍给苏阁老赐座。
听罢苏阁老的翻译,得知降表中表示,喀尔喀六大部落甘愿从此退居辽东边境八百里外,对大晟朝俯首称臣,另每年奉上骏马五千,牛羊两万,并且心甘情愿将已被穆桓小将军擒获的巴图多尔济献给朝廷做质子,当今圣上龙颜大悦,直呼龙骧将军穆桓真是朕的一员福将,又对苏阁老道,爱卿的举荐果然大善。
苏阁老既为阁臣,哪里是居功自傲之人,听得皇帝高兴,立刻伏身高呼微臣惶恐,一切全仗我主英明,此乃大晟朝的大善。
当今圣上立刻笑得见眉毛不见眼,先将苏阁老唤了平身,便与他商议起了封赏之事:“……前年已经叫穆家那小子献俘出了一次风头了,苏爱卿你说,这献俘还要不要再来一回呀?还是只做个封赏便罢了?”
殊不知苏阁老却最是圆滑不过,笑眯眯回道:“那巴图多尔济到底是俘虏还是质子,还得吾皇说了算,微臣不敢轻易置喙。”
网上直接搜索: "" 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