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字数:6517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他缓缓跪下来,对着东南方,双掌合十:“夫人,少爷已经找到了真心待他之人,今后有人爱他敬他,想必会快乐许多。您常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齐将军救了少爷一次,也能救他第二次。少爷的缘法,大概就是齐将军吧。若是如此,夫人您是不是可以安心了?”

    “这算什么?”启昆帝将一本奏折重重拍在桌上,又好气又好笑。

    齐之侃也太过儿戏,这上将军的官职是说辞就辞的吗!

    公子蠡将奏折拿过来看了,又揣测了一番自家父皇的心意,笑着说:“上将军武将出身,行事未免莽撞了些,况他也是忧心巫祝的伤势,一时情急了罢。”

    “寡人已经派宫中最好的医丞日夜看顾,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竟要带着巫祝辞官归隐?”

    “巫祝自从乾坤仪被毁,巫力也几乎消失殆尽,也担不起这钧天大巫的职责了。上将军这样一搅,宫中便可趁势昭告天下,绝了那些宵小之人的觊觎之心,儿臣以为这反倒是件好事。”公子蠡继续劝慰道。

    启昆帝睨了他一眼:“你自小对这个齐之侃颇为推崇,如今他这样无视朝纪,你倒还想方设法为他开脱。”

    公子蠡闻言,忙跪在启昆帝面前道:“儿臣失言,恳请父皇息怒。只是上将军战功赫赫,乃是我钧天的大功臣,被钧天的百姓视作保护神一般的人物。这样的人,父皇又怎忍心责罚?想来待齐将军认识到自己的错处,自会来向父皇请罪。”

    启昆帝其实也并未与公子蠡置气,只是有些不忿齐之侃这般作为,全然不将他和朝纲放在眼里,轻飘飘留下一张请辞,说走便走。他当这朝堂是什么?

    叹了口气,他走过去扶起公子蠡道:“你也不必再为他开脱,其实他走了也好。”

    公子蠡闻言有些不解地看向启昆帝:“父皇此话何意?”

    “蠡儿,你要知道,身为臣下,可以功绩斐然,可以声名远播,可是他所做的一切,最后让天下人感恩的,应该是他辅佐的君主,而不是他自己。”启昆帝踱步道:“我少典氏才是钧天的国主,今后或许还将成为天下的共主。一个好的君主,要的是民心所向,朝臣敬畏,而不是一个功高盖主,无法掌控的臣下。蠡儿,你明不明白?”

    “可是···齐将军生性如此,他是断不会生出什么异心的。”公子蠡依旧为他辩白道。

    “你已经年满十五,随寡人学习朝政之事的日子也不算短了。”启昆帝叹息道:“寡人岂不知那齐之侃是良将?但是他并非贤臣啊!就像过去的三大世家,他们也是以战功取得封爵,可是结局又如何呢?”

    公子蠡这才发觉比起父皇,他离成为一个好君主,差的还是太远了,遂躬身问道:“父皇,那您看,这请辞书,是许还是不许?”

    “许!怎么不许?”启昆帝勾了勾嘴角:“现在是他自请离朝,寡人允了,世人也说不出寡人的不是。现在天下已定,朝中武将也是人才辈出。只是他这一去,想要再回来便是不可能了。”

    “蠡儿,”启昆帝看向自己唯一的儿子:“传我的旨意,上将军齐之侃因母丧,悲痛成疾,允其请辞,赏金千两,以示抚恤。巫祝修炼时不慎受伤,巫力尽失,也特准其回乡修养。”

    公子蠡抬头看向启昆帝,一室灯火中,他的面色却毫无温度。这道圣旨一下,齐之侃从此便与仕途相绝了。

    可是,这样的结果,相信上将军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大概就已经预料到了。他想起齐之侃自请去北荣战场时的情形,好像竟是发生在昨日。

    上将军武艺超绝,俊美绝伦,有力拔千钧之气势和孤身潜入敌营的勇气,当今天下,竟是找不出谁可以与之比肩。只是,从来飞鸟尽良弓藏。世人常言时势造英雄,可乱世已过,现在的钧天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大英雄了,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件好事。

    公子蠡想到此,只觉心头释然,对启昆帝拱手道:“是!儿臣这就去办!”

    “咳咳咳。”公子蠡退出去后,启昆帝抑制不住的咳了起来,他近来染上了咳疾,吃了些药剂,却总不见好。但未免太后和公子蠡担心,也并未告知他们。

    “陛下,药煎好了,您趁热喝了吧。”裘振走进殿来,吩咐内侍将药碗呈上。

    启昆帝端起药碗一饮而尽,被这药苦的皱了皱眉。

    裘振忙倒了一杯温水与他漱口,担忧道:“陛下国事繁重,日夜操劳,还是要保重圣体才是。”

    “爱卿,坐下吧。”启昆帝指了指下首的座位。

    待裘振坐下后,启昆帝才说:“这些年寡人多亏了爱卿照顾。”

    “属下不敢,属下是陛下的近身侍卫,保护陛下是属下的职责。”裘振握拳道。

    “爱卿,你看,太子如何?”启昆帝忽然问道。

    裘振不知启昆帝所说何事,有些疑惑地看了过来。

    “寡人是问,爱卿认为太子现在可否当得起帝王之任?”

    裘振闻言心中一动,忙站起身来道:“属下不敢妄加评判。”

    启昆帝摇了摇头,起身走到裘振身前,伸手覆在他双手之上,道:“你与我相伴数载,几经生死,这样的情分,你又何必如此生疏。”

    裘振抬起头,启昆的面庞近在咫尺。他的眉间有深深的纹路,面色因为生病有些蜡黄,实在是说不上多好看。可是他却觉得这个人是天底下最好看的人。

    想到自己初入宫时,被启昆帝看重,成了他的近身侍卫。一晃四五年的时光,早已从最初的敬畏变成如今的熟稔,到了现在甚至常常生出怜惜之意。

    作者有话要说:

    齐蹇线完

    放上签文:

    齐之侃:少年将军,金甲玄绫,赤心用尽酬知己, 白衣霜剑战八荒。

    蹇宾:星盘梦转,深宫苦寒,不如神仙眷侣,百年江湖。

    第222章 莫问归处24

    世人只知道启昆帝是位有道明君,平定内忧外患,治下国富民强,可以说是钧天立国以来最为出色的君主。可是只有身边的人才知道,这些世人眼中的功绩,是用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历了多少次环生险象才得来的?他终究也是一个人啊,也是会生病,会脆弱的人,可是这天下的重担却压的他连抱怨苦累的资格也没有。

    想到此,裘振不知不觉已经紧握住了启昆帝的手。

    启昆觉察到裘振的动作,不由身子一颤。裘振反应过来,心下大骇,怎么就忽然间做出此等逾越举动!忙准备跪下请罪,启昆却先他一步,牢牢的抓住了他的手。他的唇角边溢出笑意,坚毅有神的双目中溢满了情愫。

    “裘振,我累了,你陪我去寝殿继续详谈吧。”启昆帝的声音里也带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是。”裘振只觉得自己像被蛊惑了一般,虽然明知这样于理不合,若是被朝臣知晓,定要参他一个大不敬的罪状。只是他现在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只随着启昆一步一步向寝殿深处走去。

    “孙儿给太后请安。”

    魏太后招手道:“太子不必多礼,来皇祖母这边坐。”

    公子蠡走上前去,发现魏太后身边站着一个年轻的坤性。

    好奇地打量了这人一眼,便开口问道:“你是何人?”

    “这是哀家的侄孙,也是魏丞相的嫡孙,你们小时候还见过,怎么现在倒不认识了?”魏太后笑眯眯地看了看二人说:“燕桦,快拜见太子殿下。”

    魏燕桦也一直在打量这位太子,此刻听到太后吩咐,便款款行了一个大礼:“在下魏燕桦,参见太子殿下。”

    公子蠡虚扶了一把,有些好奇的看着太后道:“皇祖母,您说我曾经见过魏公子,为何我全无印象?”

    魏太后失笑道:“让哀家想想,你们同岁,若说见过,大概是十几年前,你们两三岁的时候了。”

    “怪不得。”公子蠡也笑着摇摇头。

    原本在三大世家的逼迫下,魏太后不得不隐居西山礼佛。现在平定世家之乱后,朝堂中牵连甚众,多有职位空悬。而魏家无论是在平定内乱中还是在驱除外患中,皆立下不小的功劳,又是太后母族,自然受到启昆帝的重用。

    公孙晋辞官后,便由魏家家主魏玹辰继任了丞相之位。魏玹辰生性谨慎,清正刚直,也是一位贤相。

    公子蠡是启昆唯一的儿子,又是先皇后所出,是下任天子的不二之选。如今他已到了志学之年,皇室也该着手为他挑选太子正君了。

    一时间朝中大臣家中有适龄坤性子侄的,都不由蠢蠢欲动。

    魏家向启昆帝和太后推荐了魏燕桦,他是魏家嫡孙,又自幼由魏玹辰的正君亲自教导,无论才学品貌,都很出众。将来作为皇后,也是上佳人选。

    启昆帝也觉得魏燕桦不错,只是公子蠡毕竟年龄还小,况他也不想与儿子的婚事上过于独断,因此便召魏燕桦入宫,想让二人相处来看看。

    “蠡儿,春光尚好,御花园中的花都开了,你们也不要陪我这老人家了,带着燕桦去逛逛吧。”魏太后吩咐道。

    二人一道去了花园。春日的花园中万紫千红,蜂蝶齐舞,好一派喧嚣之景。

    “你可曾读过什么书?”一边走着,公子蠡一边出声问道。

    “在下不才,只读过□□和导学之书。”魏燕桦恭敬道。

    “那不如我们来作诗。”公子蠡见园中景致这般好,倒来了兴致。

    说罢出口诵了几首,魏燕桦也附了几首,不过言辞工整,字里行间却没什么意趣。

    “算了算了。”公子蠡觉得没趣儿,挥了挥手压低声音问道:“你可曾看过点苍先生的书?”

    “点苍先生?”魏燕桦从未听过这个名字,便问道:“是哪位名家大儒?”

    “那倒不是。”公子蠡难得见到同龄人,一时来了兴致,便为他科普道:“点苍先生是如今京中最有名的作家,他写的话本子你们坤性不都爱看吗?”

    “他写了什么书?”

    “我想想啊。”公子蠡回忆起点苍先生书中的内容:“他最新一本是写一位大臣家的公子喜欢上一位落魄书生,家中阻挠,便为他甘愿放弃荣华富贵,当沽卖酒。后来书生高中,入朝为官,夫夫二人琴瑟和鸣的故事···”

    公子蠡还未说完,魏燕桦便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向他:“这样伤风败俗的故事···殿下您怎么看这种书?”

    “这有什么不好么?”公子蠡不解道:“二人先苦后甜,忠贞不渝,宫中好些儿宫侍读罢都被感动哭了呢。”

    魏燕桦捂着胸口,气道:“不说这位公子不自重,未经父母同意,便与那外人苟且。就说他这样的身份,却爱上平民,不是自甘堕落吗!想必写这样书的作者,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公子蠡本人虽对点苍先生书中的故事不怎么感兴趣,但也极爱他的文笔,听到魏燕桦竟这样说他,顿时心里也有点不痛快,便道:“你也太迂腐了,如今坤性也能入学,追求真爱又有什么不对,文里的这位公子的勇气,孤倒是很佩服呢!”

    二人话不投机,辩论半晌,公子蠡弄了一肚子火气,推说头疼先行离开了。

    启昆帝和仲堃仪议完正事,启昆帝想起孟章,便问道:“仲夫人身体如何了?现在巫祝大人不在了,你也该早些带他回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