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

字数:4301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只是……

    这虽不是第一次失去战友,却是第一次难以化解空虚。

    日子一天天过去,心里像空了一块,总无法恢复。

    袁朗后知后觉地发现,观察那个二茬南瓜早已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然而此时放眼望去,再见不到那个倔强的背影,靶场上一听就知出自谁手的枪声,也永远地在耳畔消失。

    偶尔出了神,再回首只余怅惘。

    毕竟已养成习惯,要改变的话,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吧。

    只要活着,伤口总会愈合,袁朗这么相信着,但这个突然消失的南瓜,也必然会在心口留下疤痕。

    ……

    观察了他那么久,却依然无法彻底看透。

    那浅浅的笑容之下,还隐藏着什么……

    三中队回归基地之后,存放着信件的箱子打开,一封一封地还给每个人,仅留箱底的最后一只信封。

    撕开后,里面是厚薄不同的两封信,厚的那封写给家人,薄的那封标明:致战友。

    每个人传看过一遍后,这张已沾上泪水的信纸回到了袁朗手中,后来就一直锁在他的柜子里。

    约莫是因为字不多,也或许是看了很多遍,此时想起来,发觉自己已能背过。

    致战友:

    你们是我最亲密的亲人,是我最信赖的朋友。

    有你们在,这里就是我的家。

    当兵六年,摔倒过,疑惑过,但从不后悔。谢谢你们,让我得到真正想要的生活。

    如果我在战场牺牲,请不要为我难过。

    我已死而无憾。

    请将我葬在基地旁的公墓,和所有离去的伙伴们一起,能与大家常相守。

    请在我的墓碑刻上:我好好活过。

    我确实好好活过,与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快乐。

    三多,如果没有你,我不会走到今天,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锄头,在老a最棒的一件事,就是成为你的室友,我想不出来还能有谁,会像我们这样一见如故;

    队长,对不起,我曾违抗您的命令,也谢谢您,从一开始,就愿意相信我。

    再见。

    请好好活着。

    此致敬礼。

    成才

    20年3月24日

    end

    后记:

    其实没啥后记可写,就是关于本文的一些小破事儿,嗯。

    如果全文结束还愿意对我手下留情,那也可以随便看看。

    请让我使用队长开会体:

    1、 本来只是想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来着,一两万字,泛滥着文艺的忧伤那种。

    2、 不知道该给文章起啥名,莲(沙发君)说反正是爱情故事干脆就叫《爱情故事》好了……第一章写完就觉得要叫这名儿回头会被扔西红柿的……实在没啥可用,就用了循环的时间,《4时》的名字就这么来的。

    3、 我是很喜欢科幻的,但我确实不知道自己也能写科幻……捂脸。写到五分之一处已觉得给自己找了大麻烦,但自己开的坑自己含泪也要填完……

    4、 思考最多的部分其实是故事整体逻辑以及物理学部分假装的够不够像……至于小花和队长和锄头,他们说什么都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我只是替他们记下来。

    5、 球场的裁判叫大刘,我实在是真的很喜欢刘慈欣啊!

    6、 丁教授的名字叫丁仁义,是因为大刘书里那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丁仪,而教授的父母又是唐人街开中餐馆的,我觉得是该起个这样的名字吧……不过后来沙发君说她觉得更像华人黑帮……捂脸。

    7、 一直写亲妈文写了那么久,但是依然无法达成我全面苏成才的愿望,于是就有了这一篇。虽然结局伤感,但每个人的决定都是温暖而积极的。成小花的成长过程够苏了吧?而且也得到了身边的人们(包括丁教授)对他的认同与喜爱,还有,爱。

    8、 这回打破了我以往不写be的原则,但依然不想写纯粹的坏人。

    9、 看到完结有什么感想都请告诉我嘛,感想多了说不定就有灵感写个番外……【无节操求评哈哈哈

    10、世界多美好,祝大家看文愉快。

    夜空中最亮的星

    真的是伪番外,伪的。

    这篇不适合有真番外……

    春日晴朗的夜晚。

    375的坡顶,永远都是看星星的绝佳地点。

    即使基地里有些建筑已显得陈旧,有些地方又翻修扩建了崭新的设施,景物与当年已大有不同……但375的天空,依然是那么透明。

    漫天繁星,也永远是当年的模样。

    “看这北斗星!在这儿才是真的一眼就能找到,一颗不落”,吴哲仰天感叹,然后他伸出手指,指向东方,北斗七星的斗柄继续延伸出弧线,在天顶附近的夜空,一颗闪着橘红色光芒的星星格外明亮,“牧夫座的大角星,这颗零等星是北半天球最亮的恒星,不过只有在春天的375,它才是最美的!”

    “很怀念啊?”袁朗叼着烟笑道,“难得吴处长大驾光临,饭局都推了,非要跑这儿来看星星。”

    “饭哪儿都能吃,酒咱俩又都不爱喝,可星星嘛,只有这儿的最好看”,吴哲也笑道,“队长,谢谢你陪我爬到这儿来。”

    “嗬,这称呼还真是让人怀念……”,挑了挑眉毛,“只是现在大家平级,不敢当咯。”

    “不叫队长叫什么?烂人吗?”

    哈哈哈……

    两人便一起笑起来。

    吴哲在三十岁那年离开a大队的技术组,调动至国防部直属的超现代战争科研处,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此时正任处长职务。半文职的工作有成果就升得快,现在妥妥算是技术专家的他,已是大校军衔。

    此次带着任务重回老a,当年的战友们差不多都离开了,除了后勤口基本上见不到几个,所幸袁朗的大队长职务还有一年才算届满,于是得以旧友重逢。

    “队长,你老了”,看着袁朗已斑白的鬓角,吴哲毫不掩饰观感。

    “嘿,按今年算,咱俩可是一代人啊”,48和40都是4打头嘛,袁朗揶揄。

    “那是,我闺女和你儿子还真是一样大”,吴哲反嘲讽。